为什么有的抑郁症好治,而有的却难治?

文摘   2024-08-19 18:13   山西  

中西汇通心理学 

心理状态

8月7日



主讲人

吴雄志



《中西汇通心理学》为太湖学堂——心身医学部,最新推出的一门公益课,旨在汇通儒、释、道心学、中西医学、心理学来认识生命实相,了解心身疾病的根源。此为《心理状态》内容的课后答疑。




01


线上 • 课后问答





 

我遇到一个重度抑郁症病人,经过针灸治疗,他的神志、思维比发病时改善很多,可是他的躯体症状开始加重,比如知觉减退,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在治疗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患者的心理上都有“心结”,那个“结”压迫他的心,所以治疗的前提是找到那个“结”,这也是我们在治疗抑郁症时用的四板斧:

第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不是给患者说你不要悲伤、不要愤怒,而是要找到他的“心结”,并解开这个“结”。找“心结”的方法需要训练,不然很难找到。

寻找患者的“心结”,需要在两种状态下进行:意识与潜意识。在患者的意识状态下能够找到他的“心结”的医生是很高明,其实很多医生只能在患者的潜意识里才能找到,比如西方的催眠,道家的观元辰宫,释家的忏悔。

第二,针刺治疗。《灵枢》讲的就是针刺治疗,针刺能够打开患者心灵的枢机。当针刺打开患者心灵枢机的时候,正是他的潜意识显化的时候,刚好可以解开他“心结”。比如针刺四木开井针阵(侠溪、足临泣、太冲、行间)能使患者号啕大哭,这就解开了他的“心结”。

很多心理医生也不会针刺,而我们中医师、针灸师可以在给患者针刺的时候把握时机,解开他的“心结”,这就是《灵枢》讲的“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患者嚎啕大哭,把情绪垃圾和精神垃圾倾倒了,心理压力舒缓了。

第三,中药。

第四,三因为病。从“因”上着力,可以读《华阳经》里的三因为病去品如何让从“因”上着力。

吴老师好,想请老师指导一下如何点醒别人?



答:心理学的困境就是知易行难,即改变自己很难,改变别人更难。正如《地藏经》云:父子歧路,不能代受。
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都有两个问题:
第一,主观上不想走出来,因为他走出来就要面对这个世界,这需要勇气,所以比较难治。

第二,客观上不知道如何走出来。这个相对治疗效果好,因为我们给患者指明方法,他就会走出来。比如:有的人上终南山,借茅庐住几个月后心理疾病就痊愈了。

主观上不想走出来的人,他的自我认知是缺失的,他比客观上不知道如何走出来的人病得更重,这种人往往都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只有把他的心结解开,才能真正帮助到他。
主观上不想走出来的绝大多数患者的潜意识需要显化,这就要靠医生的水平,同时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吴老师好,我想知道患得患失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答:你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比如:您觉得现在的妻子是非常令您满意的,可是还有更令您满意的人选,只是你不知道。按照国家法律一夫一妻制,您选择了现在的妻子,那些更令您满意的潜在的妻子,您就失去了资格。不愿意付出机会成本,你只能孤独终老。


患得患失的本质就是不愿意付出机会成本。这样的人甚至会出现鸡飞蛋打的局面







02


课程信息





本课程直播免费开放

可连麦答疑

想听课的老师请扫码

按提示进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中西汇通心理学》 的课后答疑,主讲老师:吴雄志 教授。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吴门心身 为 太湖学堂  心身医学部  官方公微,致力于汇通医儒释道、传播吴门中医心身医学,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247557838)开白。


编辑:课程整理小组

排版:薛喜梅

审核:邢秀华、李小君


推荐阅读

答疑||40%多北大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文科生为什么不能报考中医?

放不下去世的亲人,是放不下自己吗?

新书现售 II 《庄子新解》










吴门心身
儒释道医汇通认识心理健康与疾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