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招人了

职场   职场   2024-03-21 07:45   广东  
这篇文章是ASG周年庆典《把公司做小,把生意做大》的演讲原稿,全文近1万字,阅读需时10~15分钟。但从演讲现场的反馈看,假如你是创业者或管理者,本文应该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开场之前跟大家分享几个数据。2023年,我公司的营业额是2022年的237%。2024年第一季度尚未结束,订单量已经达到了去年的一半。大家猜,我的员工人数是之前的百分之多少呢?

疫情前,我顺德团队人员最多时候差不多有15人。但是现在,只有不到之前的40%。这也意味着,生意更大了,利润更多了,而且团队更小了。

这个也是我今天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把公司做小,把生意做大。

分享一句话给大家:创业最大的成本不是房租、人工或水电,而是决策失误、方向错误所浪费的钱。

这句话是我自2011年SOHO创业以来,12年历程最深刻的感悟,因为我曾经走过的弯路,浪费的钱实在太多太多了。

而在这么多的弯路里,最让我痛苦万分的,就是组建团队。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组建团队怎么可能是弯路?没有团队,咱们也做不了那么多事情啊?没有团队,谁来帮我们挣钱?

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刚刚创业那段时间,我一直觉得SOHO是没有前景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即使我们不吃不喝不睡觉,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当我们不得不将80%的力气花在客户维护和订单跟进,甚至是没有价值含量的单据制作、美工修图上时,哪来的精力做更高价值的工作?

而且客户天然有甩开中间商的需求。即使他不想,即使我和他关系再好,作为没有工厂的贸易公司,尤其是一人公司,市场也会逼他做出选择:brother,you are my best friend in China,but sorry......

所以当时我觉得SOHO属于无解的死局,干不了一辈子,必须上团队,必须上规模,甚至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必须上工厂。

所以,在创业第2年,当我搬离地处小学隔壁,每到上学放学时间都吵得不行,以及整个空间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张会议桌的临街地铺,正式入驻商住一体的写字楼办公室时,我开始招人了。

细数了一下,这些年曾经在我公司任职的正式员工超过了40人,但他们现在都去哪儿呢?

往好听点说,公司就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列车,员工则是列车上的乘客,每到一个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可是,有谁理会过列车的感受?好不容易招来一个人,好不容易培养对方上手工作,结果还没等对方产出业绩,他跟你说“因为个人原因不得不选择离开”然后拍拍屁股走了。然后你又得继续招人,继续培训,继续教导......你会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进入了一个永远也跳不出去的漩涡。每当你雄心壮志想要干一番新事业,啪一声一个人辞职了,然后你又得苦逼得干回原本那些箱单发票的活。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害怕员工找我,无论是当面找我,给我发邮件,给我发钉钉......尤其每年的春节过后。因为每次他们找我,我都会害怕他们跟我说出那句话:抱歉老板,你是个好人。

最高峰时我公司一年的薪酬支出是250万,按照20%的平均毛利率,每年我有1250万的订单是拿来养人的。

我会觉得自己其实不是在创业,而是在做慈善。更要命的是,压根没有人会感激我。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的,是应得的。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根据自利性偏差,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付出更多、得到更少的那个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客户是自己拿下来的。在这里咱们不讲特殊情况,只谈普遍现象。请问自己几个小问题:

假如没有公司花钱去参展,我们能够碰到这个客户吗?假如没有公司开通了B2B,我们能够接下这个订单吗?假如不是公司的工厂和产品,咱们能够跟客户顺利成交吗?

假如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大大声的“能”,那毫无疑问,这当然是我们自己的功劳和业绩。然而对于这个社会上大多数只有打工人心态而没有创业者精神的人,很难很难。

2023年门徒俱乐部的主题是“做有结果的事,学有结果的人”,但恰好绝大多数打工人心态的人,是不在乎“结果”俩字的,尤其在他们遇到障碍和难题时。譬如公司花了20万参加展会但一个订单都没有,“那是老板自找的,跟我有什么关系”云云。

作为创业者,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想的从来都是如何更好去解决它。但是打工人心态的人呢,想的则是“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想怎么样”。没办法,我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向下兼容,去告诉他们:

1.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2.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情。

3.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4.我们能采取什么解决方法。

美其名曰“统一认知”。与此同时,还需要时不时地做一些打鸡血、促进积极、安抚情绪啊心灵按摩的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之前每个月都会专门抽时间和每位员工单独沟通,每个员工大概需要花30分钟左右,主要就是沟通对方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是否有遇到什么难题,是否有什么感觉迷茫的地方,我能帮你做些什么......等,每次几乎都要花个一整天,一轮下来我啥活儿都不想再干,只想摊在沙发上睡觉。又或者每当对方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我又得苦口婆心地跟对方说什么“这事儿我也经历过,你可以这么考虑.....你不能这样想......”

沐足店的技师们都没我这么操劳,至少她们干活了还有钱收。但我呢?可能换来的还是那一句“抱歉老板,你是个好人”。

然后我开始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每天花在沟通上、管理上、制度设计上......的成本,已经远远超出应有的标准。最终导致我本应该做的业务,都完全没有办法完成。于是我只能采取扩大团队,招更多的人来承接原本我手头上工作的措施。

但这又带来了更多的管理成本,结果就陷入了死循环。

招人-出问题-招人解决问题-带来更多问题-继续招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过,一个能够每年挣100万的人,有了团队之后,可能连30万都不一定能挣到。

除此之外,我当时还犯了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错误:组织结构不合理。

什么意思呢?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确定一个人到底做得好不好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这个人听话”“这个人忠心”“这个人能干活”,但其实本质答案只有一个:这个人到底能不能挣钱?

或者是直接价值,直接带来客户、订单和利润。或者是间接价值,帮助他人\其他部门更好实现客户、订单和利润。譬如你招了一个人,能够解放你在繁琐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让你能够拿到更多的订单,这就是间接价值。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能够创造直接价值的人多吗?肯定不多,尤其对许多小公司来说,招到能够创造直接价值的人才很不容易,于是往往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招那么创造间接价值的岗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整个公司真正在做业务赚钱的只有2~3个人,其余的全部都是跟单、美工、编辑、行政......

这样不对,这样很不对。尤其我们能够怎么衡量对方是否创造了足够高的间接价值?没有,最终慢慢地只会变成“公司的利润能够养得起他们”“这个人能干活啊”“假如辞退TA,那TA手头上的活怎么办”,而全然不会考虑对方手头上的那些活到底应不应该干,以及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综合上述,这就是许多团队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1.人员流动成本高,不稳定性大。

2.管理成本虚高。大量的资源倾斜在团队内部不必要的内耗上。

3.单位产出价值低下,无法实现有结果的事情

4.组织结构错误,大量人员堆积在非一线业务岗位。

但是,许多人要么意识不到问题,要么意识到问题了但没办法做出改变,我也不例外。有些时候要么不忍心,要么觉得“这么多活炒了TA该怎么办“,要么觉得“再给对方一个机会吧”,结果就是拖着呗。反正公司还能赚钱。

最终转机出现在什么时候?疫情第二年,也就是2022年。

2020年时我研发了一款空气净化产品,几个月就卖了全球50多个国家。

源源不断的商机再加上50%+的毛利率,我膨胀了。我开始不满足传统行业的生意,想复制当下的成功。

于是,我投入大量的资源到新产品开发,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年多,最终全部失败了。

而且企业的资源永远有限,当我将大多数资源都倾斜到新产品开发上,本业自然得不到良好经营。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用于维持企业经营的现金流“咔嚓”一声断掉,新业务却迟迟没办法回血,企业瞬间就进入了窘境。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的现金资产只够维持9个月的经营。那该怎么办?No Pain,No Action,即使之前我再怎么不愿意,也不得不采取裁员的举措。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原本以为,公司一下子出现那么多的岗位空缺,会不会瞬间出现停滞;许多原本不属于我的工作堆到了我的身上,会不会瞬间忙得爆炸。

但事实上却是,我之前所顾虑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甚至运转得更加顺畅了。当然了,一段时间的阵痛肯定也会有,但影响并不大。

归根结底:

1.许多人真的只是来打一份工而已,对于他们来说之所以做这项工作,不过就是老板的政治任务。于是,deadline是3天的,总要撑到3天里的最后一分钟才完成。而且说不定工作不合格被打回来了,还能额外再争取多1天时间。而不会想着早一天完成工作,早一天上线挣钱。很少有人会主动地钻研一件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更快、成本更低。

2.我的问题。人招进来了,总不能让对方闲着,总得给TA找活干是不?但是关键的工作又没办法一下子交给对方,于是只能在边边角角的角落抠一些出来分配给对方干。就好像我的公众号发布文章,视频号发布视频,是不是得做个更好看的剪辑?是不是得整个更炫酷的特效?美其名曰“工匠精神”以及“追求细节”,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大家看我的文章,看的是干货而不是排版。

砍掉不必要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岗位,将资源、时间、精力放在最能出价值的地方。结果,2023年业绩爆炸了。至于利润就更不用说了,至少这部分岗位的工资就是净赚。

2023年是公司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年,2024年目测赚得更多。

疫情是第一个转折点,帮我“把公司做小”。至于第二个转折点,是2023年我去盛威集团拜访,学习到的“阿米巴”,这个转折点帮助我“把生意做大”。

这里咱们不讨论阿米巴真正的概念到底是什么(稻盛和夫的阿米巴不会因为员工多干了活而多给钱,简单来说就是“为爱发电”,这种模式在中国很难行得通),我们只讨论创业者心目中的阿米巴(利润中心,小团队裂变......)到底能不能落地。

盛威算是其中一个比较少见的成功落地阿米巴的企业。

2023年2月我组织了80位门徒去宁波盛威集团游学,现场同学对于盛威的“内创业”可能映像深刻:经过10年发展,盛威集团在内部孵化了80家左右子公司,每家子公司独立结算并为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包括社会企业)提供服务。业务子公司,物流子公司,法务子公司,人事子公司,物业子公司......作为盛威集团的员工,只要你想,随时都能自己当老板。在这种机制下,整个盛威集团充满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与工作激情。而且,成功率极高,2022年孵化的9家子公司,居然有6家在当年实现了盈利。

这种模式很好,但是各位有没发现,我之前从来没跟大家推荐过,为什么?因为它能够在盛威集团落地,前提在于盛威强大的文化与价值观。

让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如有一个客户非常信任你,也几乎从来不找其他供应商询价,请问在汇率变好的时候,你会主动调价给客户吗?请问在成本变低的时候,你会主动给客户降价吗?

不可能的,企业存在的第一目的就是获取利润。 

这也意味着,假如没有盛威集团那样的文化与价值观,每个人(至少小团队的领导者)都能够站在一定高度,都认可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都看重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这种所谓的内创业会彻彻底底地失去市场竞争力(譬如采购公司会提供很高的价格给销售公司,反正销售公司不会跟他磨价格,甚至不会更换供应商)。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以盛威集团200亿的规模体量,也只有不到100家子公司,这说明了什么?拥有创业者心态的人始终还是少数,打工人心态的才是主流。

所以当时我虽然震撼,但一来很难落地,二来我的企业体量跟盛威集团比起来,那差得不要太远,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我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往心里去。

但是偶然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盛威集团的做法是将同事变成创业者,但员工中的创业者本身就是少数人。有没有一种可能,将创业者变成同事呢?毕竟外贸的尽头是SOHO,在整个外贸行业,有能力的优秀SOHO实在太多了。

作为一个执行力本身就很强的人,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我迅速成立了ASG,将SOHO和贸易公司集结了起来。截止今日,整个ASG集团已经超过了500成员,其中70%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涉及行业超过60个,每年处理20,000次交易,全年订单金额超过20亿人民币。听到这些数字,你会不会觉得很震撼?至少,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们都觉得很震撼。于是,我们能够接触更大规模的客户,更大规模的供应商。

与此同时,我在接触到那么多的外贸创业者之后,真的深刻感受到创业者跟打工人之间的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只有你和同事两个人去海外参展,公司订的摊位位置不太好,客流量很少,一天下来也只收到了3~4张名片,请问你应该怎么办?

反正根据我之前去迪拜展会看到的,在大多数人流稀稀拉拉的摊位中,业务员们要么发呆要么埋头刷手机,甚至还有直接把瓜子掏出来唠嗑的。没有哪个会想“完了完了,公司花了那么多钱出国参展效果却如此糟糕,我是不是应该想办法主动开拓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说: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出国参展就是浪费钱。

但是创业者们呢?让我产生强烈感受的,是在广交会BD的时候。

分享义乌Olivia的例子。2期广交会第一天,Olivia忽然看到问询处有两个非洲姐妹神情焦急地讨论事情,于是走过去询问她们是否需要帮忙。

一打听,原来是她们需要去广州南站,但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搭乘的士。

“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去能搭乘的士的地方。”Olivia说。一边走一边聊,越聊越投机,最终甚至直接把对方送到了广州南站,而不是送她们上了出租车就算数。而且广交会这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交通特别特别复杂,最终Olivia足足折腾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整一段旅程。

分手的时候两位非洲姐妹非常激动,拼命地给Olivia塞小费,还加了她的whatsapp,给她发了一大段感谢地话。说她们从来没有在中国遇到这样的好人,连她们合作了十几年的供应商业务,也只不过帮她们喊了出租车就算数,从来没有像Olivia这般,差点就把她们直接送到深圳了。

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这个客户的规模体量不大,才得不到重视呢?不是,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尼日利亚工人的工资大概是400元人民币,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大概是1500元人民币,但是这俩非洲姐妹住的酒店,3600元/晚。妥妥的有钱人,而且其中一位还是尼尔利亚2022年的Business Person of the Year,上市公司主席。

像这样的大客户为什么还得不到重视?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打工人心态作祟,觉得“我已经做得足够多了”“你应该搞得定”“没那么复杂吧”。但创业者精神不一样,会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即使前期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

顺便说一下,Olivia参加过两届广交会BD工作了,第一届花了一整个下午时间,在餐厅跟一个巴西客户聊生意,下单了3个货柜。第二届又开发了一个俄罗斯客户,首单就是4个货柜。上个月还跟我们报喜,说来自广交会的另外一个客户也下单了。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来自河北的Abby在广交会上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客户。

首先,这个客户一个人来的中国。

其次,这个客户不会说英文,沟通全靠翻译软件。

再次,这个客户坐着轮椅,因为交通事故导致。

最后,这个客户做轮椅生意。

光想象,我们就能猜到这名客户的旅途到底多艰难。听同事说,后来她陪客户去工厂拜访,光找个适合残障人士的厕所,就足足找了30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同事尽心尽力地帮助对方解决旅途中所有遇到的问题,陪同逛展,寻源工厂,陪同出差,安排交通......

假如你是客户,你是信任那个全心全意帮助自己,为自己着想的人,还是信任那个与所有其他供应商毫无差别的业务员呢?

归根结底,许多工厂思维的人,整天只想着B2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的人,并不懂得什么叫“建立关系”与“关系信任”。

当然了,不可否认传统SOHO一样存在着某些很难解决的缺陷,譬如一人公司无法避免存在的时间精力很难分配的问题,或者只能顾着低头赶路而很难抬头看路的问题。但具体怎么解决呢?

两个办法:协同与工具。

协同什么意思?分享一个真实案例。

最近ASG有一个通过视频号成交十几万元批量首单的案例。

1.客户来自Hazel的某条视频。视频时长11秒钟,全程没有说话,是Hazel在服装工厂拍摄的一条穿衣视频。视频数据2万播放,112个点赞,33次转发,106个收藏,22条评论。

2.客户最开始跟Hazel沟通的是采购代理业务,需求200个发夹,量不大,而且居然还是定制的。Hazel的主要擅长点在于前端营销而不在销售跟进,再加上客户的要求多多,于是她将客户转给了Lisa跟进。

3.Lisa接到客户信息后,本来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微型客户。但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她先拜托猫哥做了一番客户背景调查。然后意外地发现:

(1)客户虽然是一家初创公司,但隶属于一个比较有规模实力的集团公司。

(2)客户的需求之所以品类多,数量少,要求高,原因除了本身是初创企业外,还因为客户在打造设计师品牌。

4.了解了上述后,Lisa一下子来了精神。客户可以暂时没单,暂时只有小单,但只要客户本身有钱有实力,未来总会有大订单的机会。于是,开始用心为客户提供服务。发夹、衣领标、衣服......尽管每个需求的数量很小,没关系。

5.客户也知道自己当下的订单量不大,因此非常感谢Lisa这么用心地支持他,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些愧疚感。他跟Lisa说“Lisa,这张订单你加利润了没?可不要亏本了。”

“加了加了。放心吧,加得不多,不亏就行。”

6.去年12月ASG去迪拜时,Lisa带了一箱样品,里面九成是给这个客户。线上千言,不如线下一名。见了面,双方的信任建立得更加稳固。

7.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跟进,发展点来了。客户某个品类需要打样,本来意向打两个样,但因为费用考虑最终只确定了一个样。然而工厂却做了两个样出来,结果Lisa支付了两个样的费用给工厂,却只跟客户收一个样的钱。客户非常感动,再加上经过前期的发展酝酿,客户的业务也终于上了一定的轨道。于是首批订单直接下来,十几万人民币。而且基于客户的业务能力,未来可期。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家工厂也是ASG的成员。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2023年Hazel的年收入超过了100万,基本就是外贸SOHO的天花板。

通过案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商业的一整个完整链条当中,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一条龙从头跑到底。我之前常常说SOHO的天花板是年入百万,原因就在于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往往只能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但对于那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呢?协同外包是最好的选择。就譬如刚才所说的这个案例,Hazel负责前端的营销推广,Lisa负责中间的销售转化,猫哥协助Lisa做客户背景调查,工厂成员负责供应链方案与订单交付。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之后再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就是协同。至于工具,

1.AI时代还有什么比AI更高效率的工具吗?以前我们查一份资料,做一个PPT,建一个网站......可能要吭哧吭哧地搞老半天(或者助理吭哧吭哧地搞老半天),但现在?且不说文案和图片,连AI生成视频都很快能够成为现实了。几乎可以说,接下来的任何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没有什么是AI不能做的。假如有,那就再等3个月。

顺便跟大家推荐一款AI工具,抖音出品的“豆包”,拿起手机就能直接对话,挺好用的。

2.假如在座有从事采购代理工作的朋友,肯定会遇到下面这种情况。

客户的主业是做家电生意的,有意向切入LED照明业务。基于对你的信任,询问你是否能够帮他找一找LED照明产品。出现老客户的新需求,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头疼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1)你对于LED照明产品一无所知,连到底什么参数重要什么参数没用都不清楚,甚至连客户邮件中的英文单词都看不懂。

(2)新业务自然不可能有很多订单,再加上自己不专业,结果很多供应商都不搭理你,别说拿到一个好价格了,连报价都不一定能够拿到。

(3)因为不专业,无论是在阿里巴巴国际站还是1688工厂站,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总感觉随随便便一家供应商都能够给你挖无数的坑。

因此过往遇到这类案子,我们是接也头疼,赚不到几个钱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接也头疼,担心老客户觉得我们不上心,不重视他,只想赚他的钱不想帮他拓展新业务。

基于上述痛苦,ASG正在推进一个新项目“ASGBuy”,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存在的。对于小B或者大B客户的小批量订单,尤其品类非常复杂繁多的小批量订单,客户可以直接登录我们的平台,通过关键词或图片进行搜索。之后会出现两种类型的产品:

(1)我们自营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具备较高的利润。

(2)来自1688的产品。当然了,呈现出来的商家肯定是我们初步筛选过的。

客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下单与在线支付,之后订单会自动流转到工厂,由工厂交付到我们的仓库,然后我们再将来自多个工厂的多个品类的产品打包交付给客户。之后,假如这个客户是通过你的链接注册的,还会核算你的利润分成。

怎么样,这种情况是不是省心很多?

借助协同以及工具,我们自然可以在【超级个体】(Super SOHO)的道路上,快速奔跑。

当然了,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可能连SOHO都不算,又或者SOHO这条道路都还走不稳,又谈何成为Super SOHO呢?说到这个问题,我必须向大家介绍ASG华南大区的联合创始人Sofia。

Sofia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小B,小B客户的特点是什么呢?

许多人可能只看到了“单次购买数量少,复购周期长”,于是嫌弃这部分客户价值不高,还是想做大客户。

但其实小B客户还有如下两个特点:

1.品类多、杂。就譬如一个白菜批发商(大B),一次可能会买几万斤大白菜。但一个在菜市场摆摊的人(小B)有可能只卖大白菜吗?

2.人手不足,精力无法分散。这也意味着,他的精力往往只能聚焦在最能带来价值的地方(销售),而很难分散到开发供应商、管理供应商上。

Sofia就是看到了小B客户的这几个特点,于是她采取了一个很关键的策略:单品低价引流-建立信任关系-采购代理合作-扩大利润来源。

小B客户的产品品类很杂,但是他在平台上向某家供应商发起询价时,往往也只会集中在几款产品上。

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卖货是要挣钱的”,于是肯定会往上加利润(而且针对小B客户的利润率往往还会比较高)。

但Sofia的做法却正好相反,在公开上架的产品品类中,她只会加很少的毛利润率(甚至还有可能平进平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客户快速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在客户开始对她产生信任时,告诉客户:“要不其他的产品也交给我来帮你采购吧?”

如同之前所说,小B客户其实没有精力管理供应端,有一个信得过的公司/个人帮自己解决这个痛点,何乐而不为?即使他知道你不是这些品类的工厂也不在乎,只要价格合适就行,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小B。正如同假如我们想买10台手机,难道还能奢望华为直接供货?

接下来的扩大合作,自然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这种经营思维,其实就是将眼睛从【订单】放大到【客户】。假如我们的眼睛一直只盯着自己的产品(譬如我是卖餐具的,我就只卖餐具),可能会觉得一个小B客户只能赚几百块,这样的生意一点意思都没有。可当我们看到客户的所有需求时,可能会瞬间发现一个新世界。

但是小B客户的订单大家也知道,本身就比较繁琐,光靠自己一个人很难接待海量的客户,尤其Sofia主营阿里巴巴国际站,即使29800的套餐一个月也有200~300个询盘。

那该怎么办?

她公司采取了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团队成员都是SOHO,或者刚刚生完孩子没办法坐班的宝妈,或者本身能力资源有待提升的新手,甚至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外贸的小白。她提供培训带领大家入门,提供来自前端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询盘,提供来自后端供应链的产品......不需要坐班,达到最低业绩线还有补贴。

这种做法,对于公司和个人来说都是双赢。对公司而言,既降低的固定成本,又有大量的人才协助进行业务扩大;对于个人来说,能够有一个机会在SOHO这条道路上站稳,进而发展成为一名Super SOHO。

上述这个案例,其实就是咱们今天的主题:把公司做小,把生意做大。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1.超级个体时代,传统以公司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已经不再适合发展的需要了。大中心化迟早会变成去中心化,最终组织会由一个个的超级个体组成。就好像ASG,就是由超级个体们组成的。

2.对于大多数SOHO或小微贸易企业来说,慎重考虑团队化道路。让自己成为超级个体,找1~2个助理,再将大多数非核心工作外包出去,是更好的选择。

3.解决SOHO固有缺陷的方式,一个是外包协同,一个是效率工具。AI的飞跃发展,短视频渠道的出现,让更多人有了更多成为超级个体的可能性。

4.超级个体不代表没有组织,没有组织势能,譬如ASG就是一个个超级个体联合起来的组织。

请大家再来回顾开篇我所说的那一句话,“创业最大的成本不是房租、人工或水电,而是决策失误、方向错误所浪费的钱”。祝大家2023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最正确的方向,成为一个一人就能成军的超级个体。

最后,假如你是SOHO或贸易公司,非常欢迎你加入ASG,跟我们一起在国际贸易全新赛道上搞钱。3月是ASG全年唯一一次促销(三人拼团,同享七折,扫下方加门徒菌,她会帮你拼),错过等一年。尤其4月广交会又要来了,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错过广交会BD工作,将会是一件非常非常遗憾的事情。




外贸创业上门徒


丹牛
十年2B创业者,九年实战分享官。《外贸大牛的术与道》《外贸大牛的营与销》《第一次做生意》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