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购物成为日常的今天,"价格标错"依然是一个常见的消费纠纷。在山东某地,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发现低价奶粉,花费1800元购买了2168罐,平均每罐不到1元钱。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让消费者喜出望外,然而在下单支付后,快递却显示被他人签收。当消费者要求补发商品时,商家表示因系统标价错误无法发货。
案例回顾
2023年8月,山东的李先生(化名)在某电商平台浏览商品时,发现一款婴儿奶粉价格异常便宜。系统显示每箱奶粉售价15元,每箱内含18罐。李先生觉得这个价格实在太划算,立即下单购买了120箱,共计2168罐奶粉,总价1800元并完成支付。
"这个价格也太便宜了,赶紧多买一些囤着。"李先生当时想着,"就算自己用不完,送人也好。"
订单支付成功后,李先生每天都在刷新物流信息。然而三天后,他惊讶地发现快递状态显示"已签收",可自己明明没有收到任何商品。
李先生立即联系商家:"我的奶粉怎么显示签收了?我这边根本没收到货啊!"
商家客服回复:"非常抱歉,是我们系统出现了价格标注错误。这款奶粉的正常零售价是98元/罐,现在的订单价格明显是错误的,我们无法按照这个价格发货。"
"但是我已经付款了,订单都成立了,你们必须按照订单价格发货。"李先生坚持道。
"这个价格明显不符合市场行情,每罐还不到1元,您觉得这合理吗?我们可以为您取消订单并全额退款。"商家解释说。
李先生不同意:"我是通过你们正常销售渠道下单的,又不是我强迫你们标这个价格。既然订单成立就应该履行合同义务。"
商家则表示:"这显然是系统错误导致的明显定价失误,不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发现并更正了价格。"
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未果。李先生随即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最终,李先生将商家诉至法院,要求商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按照订单约定价格发货,或者赔偿其损失。
"我是合法下单,按要求支付了货款。商家单方面认定价格错误就不履行合同,这是侵犯消费者权益。"李先生在法庭上陈述道。
而商家代表则表示:"这明显是系统标价错误,不是我们的真实意思表示。此价格与市场价相差悬殊,已经背离了商品的基本价值。"
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在交易行为中有显失公平的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本案中,涉案奶粉的市场零售价为98元/罐,而系统显示的价格为每18罐仅15元,约合0.83元/罐。这个价格与市场正常价格相差近120倍,明显违背了商品的基本价值规律。从客观角度来看,任何理性消费者都应当能够判断出这个价格存在明显异常。
法院认为,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属于要约邀请,但在本案中,商家的定价显然属于重大误解,且该价格已经显失公平。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关于经营者发布的商品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规定,这种明显的定价错误不应被认定为对消费者的有效要约。
《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但这种保护必须建立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本案中的价格明显属于技术故障或系统错误导致的重大误解,不能认定为商家的真实意思表示。
最终判决结果:
法院驳回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认定商家有权撤销该交易,并要求商家在收到李先生的银行账号后三日内退还货款1800元。
法院同时指出,消费者在网购时也应当具备基本的价格判断能力,对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的价格应持谨慎态度。商家在发现标价错误后,也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更正价格,并主动与消费者沟通解释,以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
对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