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 贾海燕:高中历史选必课程的重点确定和设计策略

文摘   2024-12-19 18:01   天津  

随着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广大教师对于如何在纷繁的史事中确定重点,以及怎样处理在不同主题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等问题仍有困惑。本文认为,选必教学的重点不在“知识”而在“认识”,应弱化“是什么”,强化“为什么、怎么样、怎么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研读确定重点,从中抽取主要线索、聚焦关键节点、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问题情境具体化、活动突出探究性、分析兼顾多视角。面对重复内容,应切换“显微镜”和“望远镜”等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思维进阶。

贾海燕

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历史教研员。

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实施几年来,一线教师对于选择性必修(下文简称“选必”)的教学仍然存有许多困惑和问题。其中,有的是老问题,例如,选必教材中涉及众多史事,如何择其要者、作重点设计?是否有可以遵循的一般规律辅助老师备课时做出判断?有的是新问题,例如,在选必教材中,有一些内容与《中外历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交叉重合,甚至在选必模块中也反复出现(工业革命、丝绸之路、百家争鸣、商鞅变法等),是少讲还是重复,此类内容如何处理?是否有必要在设计选必教学时将其窄化为以更新颖、更清晰的方式梳理知识框架?

在新一轮的教研中,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尝试。

一、整体定位:选必教学

应重在“为什么、怎么样、怎么看”

选必教材提供了一个相当丰富的素材库,其行文的主体为“是什么”(即知识)。让老师们发愁的也恰恰是这些事实性知识。但是,它们真的都需要落实、记住吗?

等级性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业质量、学科核心素养具备程度的重要参考。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考决定怎样教。笔者将近三年北京市等级性考试中不同教材占总分的比例以及得分率做了如下汇总

表1 2022—2024年北京市历史等级考不同教材统计表

从数据来看,考试的重点仍是《纲要》,单纯涉及选必的试题较少、且难度较低,得分率在三年中均为最高;而必修与选必综合的试题分值较高、难度较大,得分率却在三年中均为最低。换句话说,从考试评价的角度来看,选必的教学重点一定不是细碎、具体的知识。真正重要的是对这些史实或现象的解释(即认识):它们“为什么”会发生,会产生“怎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应该“怎么看”或进行评价。学生在解释“为什么”时,需要贯通和调用《纲要》主干知识;在阐发“怎么样”和“怎么看”的过程中,能否有结构地分析、拆解问题,其历史认识是否角度全面、史实运用是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等,将得到充分展现,而这正是教师通过方法指导提升其学科素养的好时机和着力点。

例1: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在备课过程中,笔者针对选必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二子目的内容,设计了如下板书。

图1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板书

从中能够直观地看出,本课板书分为三部分,其一,简要呈现货币体系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其二,中间部分楷体字(前两个阶段)分上下呈现两个层次,分别解释了该阶段“兴”与“衰”的原因;其三,最下方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分析建构怎么看(评价)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可以直观地看出,本课设计的重点不在“是什么”的过程讲述,而在分析“为什么”和“怎么看”。

以第一阶段为例,在“是什么”之下以关键词形式,分别对应解释了以下两个问题:

(1)为何19世纪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

从世界角度看,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对金融支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货币兑换体系(必要性)。从英国角度看,它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贸易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它最迫切也最可能建立起统一的货币体系(可能性)。内外因素作用之下,产生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2)这一金本位制为何走向崩溃?

从英国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一战后英属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力量;从世界角度看,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之下,英、法、美分别构建自己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第二、三阶段也是同样的设计思路,在此不再赘述。

一线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面对“谈认识”的问题时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说起。而“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那么,“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体现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呢?笔者认为,可以前面小结的板书内容作基础,以结构化拆分的方式将“谈认识”的抽象问题分解成具体问题。例如,围绕谈认识的对象“世界货币体系”,可将其拆分成三个关键词“世界”“货币”“体系”。从“世界”这一角度回看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第一个阶段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英国之后也都逐步实行了金本位制;第二个阶段因为美苏冷战的大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仍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第三个阶段遍及全球范围,不再以一国货币为中心,这一过程既顺应、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货币”这一角度观察,学生很容易提炼出关键词——从英镑到美元到多元货币,而变化背后的原因则是各国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国际地位的消长、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体系”这一角度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相比有了显著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其中的一些制度设置仍在发挥作用,反映了世界经济治理的探索与发展。

二、重点确定:研读教材文本,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逐层锁定

(一)宏观:以一课为单位,抽取主题中的“主线”

例2:西方的文官制度

前不久,一位年轻教师讲授的“西方的文官制度”一课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她完全遵照教材的文本逻辑,将西方文官制度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以及特点和影响,与教材的三个子目一一对应。

在讲述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时,为了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她以地图为载体,按空间标示了一组材料。学生需要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先明确18、19世纪西方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再继续思考这些新变化如何影响了文官制度的出现。教师希望学生能够从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参与政府工作)、政治(政府职能扩展,亟须建立职业官僚体系)、文化(启蒙思想传播,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教育程度提高,为文官制度出现奠定文化基础)、原有制度缺陷(政党分肥制存在严重弊端,阻碍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经验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原则的影响,历史上书面考试在英国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借鉴)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说明。

应该说这个片段设计有其优点,例如材料的设置试图兼顾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多个分析的角度,注重《纲要》史实与文官制度的具体关联。但其中的一些细节却不免让人心生疑问。比如,其中有一则材料说到,1797年随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斯当东回到英国后出版《由英使华纪实》,其中介绍了中国科举制。那为何几十年之后才对文官制度的出现产生影响?另外,16世纪以后欧洲人已经通过传教士对科举制度多有了解。这样提供材料,会不会让学生误以为中国的科举制只到此时才为英国人所知?另一则材料提到,1847至1899年英国政府部级机构新增了济贫部、公务部、殖民地事务部、地方事务部、教育署等部门。时间线已然延展到了19世纪末,用以说明“背景”是否恰当?另外,材料虽然以英国为主,同时还涉及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人们渴望平等参与政府工作,1881年美国总统被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致死等。我们知道,各国形成文官制度的时间并不相同,具体原因也有差异。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探讨“背景”,是否会因为笼统而有失准确?

与此相应的,在讲完本课时,这位老师特意设计了一个“认识提升”环节,意在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得出西方文官制度发展“因时而变”的认识。中古时期,在讲到“依靠教士领主、无职业官员”时提示学生回忆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背景,在下方板书“庄园农奴、封君封臣、基督教”,讲到“赐官制”时同样在对应位置板书“商品经济、王权加强、思想解放”;在17世纪至二战后这一长时间段内,按时序梳理了各国建立文官制度的时间,强调文官制度与历史背景的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启蒙思想影响深远”。这一设计看似明确了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但问题在于这些宏观的历史现象与其对应的选官制度之间到底有何关联?简单地回扣背景,导致对“时”与“变”关系的揭示实则与前面的背景分析一样,流于形式和表面。另外,这样的简化处理虽有阶段清晰的优点,同时却也隐藏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还以赐官制为例,虽然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还通过一系列法令扩大议会权力、削弱王权。但是,官吏的任用仍然受国王与枢密院的控制,仍然保持了恩赐官职的封建官吏制。直至19世纪中叶实行文官制度之后,恩赐制才被废除。它并非与资本主义发展截然分开。

从前述对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到最后“因时而变”认识的展开,为何会顾此失彼、难以细究?从全课设计来看,不管是整体结构还是具体设计,都有浓厚的诠释教材的痕迹。教材因要呈现全貌,因此在三个子目间仅从整体逻辑上梳理。而授课中,应将教材逻辑转换为教学逻辑,进而转换为学生的学习逻辑。从重点确定角度来说,与其让自己的课成为教材结论的注脚,不如在其基础上有所筛选,以突出重点。

而只要分析不难发现,虽然教材在行文中提到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但英国无疑是所占篇幅最大的。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将“西方”聚焦到典型的“英国”,即以文官制度为视角看英国历史的变迁。

首先,在讲背景时仅探讨英国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仍然可以从国内的不同时段、不同方面和中国科举制的影响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累积作用、当时国家的治理困境和需求共同催生了文官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学生形成不只是理论上、思维的多角度,而且是事实上、综合的各角度之间的互动关联。

其次,在讲特点时仅考察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为了突出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联系中国的科举制,引导学生发现其从中国科举制中借鉴了什么(如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等),又因时空变化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如考试内容、录用对象、作用影响等)。

最后,在分析作用或影响时,不宜笼统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因分析的中心是一项制度,时空不够明确,容易陷入与前述笼统分析背景一样的陷阱中去,而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某个时间段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或改革的影响。如19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有何作用,或提供材料情境分析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时期文官制度改革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二)中观:以子目为单位,聚焦主线中的“关键点”

例3:秦朝的文书制度

具体到某一课的教材,我们可以参照教材内容编排的详略来确定教学重点。例如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第2子目“秦朝的政治制度”中,涉及“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在《纲要》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大体各以一个段落来讲述。而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则通过一段正文、两则“史料阅读”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在文书制度这一段的下方插了一张文物图——《“书同文字”木方》。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幅文物图片?它与文书制度有何关联?能否将其作为本子目教学设计的突破口呢?

众所周知,目前的统编教材并不包括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选修课程“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模块,而这些内容却能够“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1对于选考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至关重要。通观高中三年的教学过程,高一年级教学的《纲要》内容非常重要,教学时间又相对紧张,而且面对的是合格考的学生;高三年级同样面临复习与备考的巨大压力;相比较而言,高二年级最适合将这两个模块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长时间、持续化的渗透。

下面,以本子目从“‘书同文字’木方看秦朝的文书制度”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呈现如何设计基于“史料实证”的探究活动。

活动1:对实物史料本身的分析

该文物于2002年出土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镇,在秦朝时为迁陵县(隶属洞庭郡),曾经是楚国的属地。由于教材中的插图不易辨识文字,笔者经多方搜索,终于在日本学者鹤间和幸《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一书里找到了非常清楚的图片。

图2 “书同文字”木方

对这一文物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宏观上,可知其所处的时空背景(秦统一后、洞庭郡迁陵县),其材质为木质,其书写字体为小篆。微观上,则需要借助其上文字的内容。按照古文阅读习惯,可以按照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看,这些内容大致分三类:一是规范用语称呼,如“曰产曰疾”“毋敢曰猪曰彘”“乘传客为都吏”等;二是规定了与皇帝相关的专属名称,如“□命曰制”“王谴曰制谴”“以王令曰以皇帝诏”“承令曰承制”“庄王为泰上皇”“王游曰皇帝游”“王猎曰皇帝猎”“王犬曰皇帝犬”等。值得一提的是,连“皇”字的写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将原来这个字上方的“自”改为了“白”。三是统一制度名称。如“公室、王室”改称 “县官”,“边塞”改为 “故塞”。这是由于“公室、王室”是分封制的产物,秦统一推行郡县制后即不复存在。“边塞”是七国分立的产物,统一以后天下一家,不存在此疆彼界的划分,原来的“边塞”自然成为“故塞”。而“骑邦尉为骑□尉”“郡邦尉为郡尉”“邦司马为郡司马”等,也同样印证了秦统一后原来的邦国全部改为郡县的历史过程。可见,“书同文字”绝不仅仅限于统一字形和书体。

活动2:比较《史记》的相关记载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通过比较木方的内容与《史记》中的这段记载可知,要将王的“命”改称为皇帝的“制”,王的“令”改称为皇帝的“诏”,以及“庄王为泰上皇”等内容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而诸如“王游”改称为“皇帝游”,“王猎”改称为“皇帝猎”,“王犬”改称为“皇帝犬”等,则不见于《史记》。可见,此木方的相关记载既可以与史书记载进行互证,确证秦统一后采取的相关措施,又能补充史书记载的不足,丰富我们对久远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要提取信息,更要对材料进行比较、辨析和互证,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

活动3:从理解命名的角度推测文物的功能

在笔者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件文物在不同学者的笔下有着不同的名称。鹤间和幸称它为“里耶秦简统一诏版”,另有学者将其称为“秦更名方”,教材中则称为“书同文字”木方。这些名称实则代表了对其价值的不同认识。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不同名称是否都有合理性,你最赞成哪一个?在此基础上,你能否推测此文物的功能和作用?

据学者研究,“这是统一之后,官府掾吏抄录的使用手册,是官方文书的使用标准”。“它将秦始皇统一时中央颁布的诏书内容加以简化,分条书写,为地方官吏提供了方便。”在讨论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和推测,这件文物上的文字是什么人写的?其目的是什么?教师则可结合学术研究成果进行适当引导,例如,根据文物所处的时空可推想,此处战国时期原属楚国,后被秦统一,当地有一位担任秦吏的楚人也许对秦的称呼不太了解,就把秦统一后的制度、称谓、官方规定的语言词汇等抄写在木方上进行“恶补”或备查,以便书写文书时不会出错。因为一旦出错,很有可能会被惩罚。这一判断的依据来自教材“史料阅读”中的两则史料:一则为规定有事请示必须书面请示、不得托人代办的律文,强调了书面请示的重要性;另一则为规定文书必须及时传送、否则依法论处的律文,体现了对文书传送的严格规定。二者印证了秦文书管理的法律化和严密性。

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对秦朝的文书制度及其对于秦朝国家治理作用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三)微观:立足学科素养,寻找有意义的“细节”

例4: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在近几年的命题过程中,选必教材中的某些“细节”往往成为笔者命题的切入口。例如,从选必2第14课中正文中的一句话“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入手,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指出《唐本草》与《本草经集注》相比有哪些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发展的原因。从选必1第15课中的插图“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得到启发,命制了“‘中国名片’——人民币”,第1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第2问给出了一个观点:“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请学生结合所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以选必1第12课“历史纵横”栏目的“《万国公法》”为起点,搜集整理资料命制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对维新派的万国公法观进行评析”。诸如此类的试题还有不少,不再一一赘述。

考试评价能让我们换个角度审视教学。对于选必教材从微观的文本、材料、栏目等切入,选择适合发展学生思维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设计,也是一个确定重点的途径。换言之,该细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它的挖掘和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和素养,成为“有意义”的细节。此前,笔者曾以“北宋的交子”这一史实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设计探究活动。1下文仅以选必1第12课的“思考点”栏目为例略做阐述。

该“思考点”为:“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有什么影响。”2对此可以有三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依托教材内容,原样呈现。首先,应明确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再继续分析其影响。从教材正文不难概括出“表现”包括国际组织数量的激增、集体安全制度的完善、国际法领域的扩展等。在分析影响时,教材正文已明示国际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及“国际法的实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在没有提供更多角度和材料情境的条件下,学生的思考大概也就止步于此了。

第二层:拓展思考角度,具象分析。教材“思考点”侧重的是历史的横向维度,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可将观察二战后国际法的时间线拉长,拓展观察的视野。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宜把一战后和二战后的国际法进行关联;从深入分析的角度,选择从对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异同的分析,看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可为学生提供以下材料。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国际联盟的成员国有英、法、意、日、中等63国。美国未参加国联,苏联一度加入,后被开除。《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在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通过原则,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国际联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只能通过经济制裁来施加必要的压力。国际联盟实际为英法所操纵。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截至2019年,有193个成员国,发展中国家占2/3。《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

此为教师据相关介绍自己整理,信息量显然比教材丰富得多。学生要在对信息归类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并用相关的历史术语做出解释。通过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共同之处:宗旨都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性质都是世界性国际组织。不同点:从成立背景看,国际联盟是一战后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建立的,联合国则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背景下的多国合作;从参加国家看,国际联盟的参加国不具有普遍性,美苏两国均不在其中,而联合国的参加国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且第三世界国家占比较大;从运行机制看,国际联盟实行“全体一致”原则,普遍拥有否决权,而联合国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从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看,国际联盟无法真正制裁侵略,影响力较小;联合国影响力更大,可以制裁侵略战争。

经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够以小见大,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更加深刻地理解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及其意义。

第三层:创设全新情境,综合迁移。有了横向宏观、纵向具体的分析之后,还可以再进一步,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历史认识。可出示以下观点,要求学生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3:没有国际法,就不可能建立一个能确保持久的国际和平与国家间紧密合作的新国际秩序。这正如只有砖而没有水泥就不能建成高楼大厦一样。

——杨泽伟:《国际法析论》

如果说前两个层次的问题还有相对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需要理解他人的观点,这句话以比喻的方式强调了国际法作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在谈自己的理解时,应该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水泥对于建筑的作用与国际法对于国际秩序的作用,这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对此可以参考的思考方向有:其一,正如水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国际法为国家间的互动提供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通过规定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解决争端的方式,确保了国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种稳定性是国际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其二,水泥不仅连接砖块,还增强了整个建筑的稳固性。国际法通过其普遍性和权威性,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国际法通过条约、公约等形式,使得国家间的合作更加有序和高效。其三,水泥还能够承受压力和分散力量。同样,国际法具有调整和协调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功能。国际法通过调解和仲裁机制,帮助解决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防止演变成更大的危机等。当然,学生很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理解,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等,要鼓励学生结合相关史实支持自己的论述,以体现史论结合。

三、应对重复:切换显微与望远,

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

史学家杜维运说:“显微镜式的(microscopic)细窥与望远镜式的(telescopic)鸟瞰,在史学上永远互为表里,不可偏废。”不仅是史学研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显微”和“望远”也是非常好用的两面镜子。

大体来说,在《纲要》中的诸多史实需要以“望远镜”鸟瞰,而选必中的某些内容值得以“显微镜”细窥。而在选必中不同主题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则需要根据其所处位置、讲述顺序等,或者调节“显微镜”的倍数,或者在不同镜子之间灵活切换,给学生提供观察历史的多个视角,丰富学生对历史多个面向的感知和理解,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科思维的进阶。

例5:“商鞅变法”的梯度设计

在《纲要》中,商鞅变法是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为了突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对于商鞅变法应作为“变法运动”的代表来处理。通常可通过其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和影响。

选必1第4课再次现出了商鞅变法,将其作为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的典型例证。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徐燕玲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此熟悉的内容激发起探究热情,设计了探究问题:为何说商鞅变法是从“周制”到“秦制”的重要推动力量?要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就要进行结构化的拆分——什么是周制?商鞅所处的时代,“周制”遇到了什么问题?商鞅如何用“秦制”来变“周制”?有何意义?围绕拆分后的子问题,学生能够回顾《纲要》中所学进行解决:问题1,周制表现为政治上的分封与宗法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社会上的礼乐制。问题2,商鞅所处的时代,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井田制度被破坏;政治上分封、宗法逐渐被破坏(天子式微、诸侯争霸);社会上礼崩乐坏。问题3,商鞅变法的对应措施,经济上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小农经济);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管理上严刑峻法、实行什伍连坐。问题4,这些改革措施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多方面变革秦国,为秦统一奠定基础,基本确立此后延续千年的“秦制”。

这样的设计有效避免了重复,学生通过运用《纲要》的主干知识,分析并解决了新问题,加深了对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认识,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想到,高二学生已学习完中外历史大事,在选必教学中可不必受限于某时某地,而可视线放长、视野放宽、贯通古今,围绕商鞅变法这一内容,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角度出发作进一步深化:

材料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时任秦国廷尉)

材料2:西汉昭帝时期,政府就汉武帝推行的盐铁专营等措施召集会议,有学者阐述了对商鞅的看法,记录在《盐铁论》一书中: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昔商鞅之任秦也,刑人若菅茅,用师若弹丸;从军者暴骨长城,戍漕者辇车相望……故君子仁以恕,义以度,所好恶与天下共之,所不施不仁者。

材料3: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

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三则材料,分别说明李斯、西汉学者和王安石对商鞅(及其变法)的看法有何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有这些不同的看法。

李斯和商鞅一样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变法革新。因此,他高度赞扬商鞅变法的成就,认为变法使秦国富强,百姓富裕、国力强大、疆域拓展。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尊崇儒术的主张,主张推行仁政,宽刑薄赋。当时的学者因而批评商鞅推行严刑峻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赋役加重人民的负担,导致秦朝灭亡。王安石与商鞅一样是个改革家,他的改革同样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因而,他赞赏商鞅令行禁止的执行能力,反映出他希望从商鞅变法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推行新政,实现富国强兵的诉求。

该设计以商鞅及其变法作为主题深入,以情境将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这两个改革进行了纵向联系。从“史料实证”素养来看,直接指向了水平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得用史料”。

讲到选必1第17课,我们在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中再一次看到了“商君”——《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上,生者著,死者削。”从历史学习进阶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可以继续深入的点。商鞅的户籍改革不仅是中国户籍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深入理解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各国走向中央集权这一历史趋势的全新视角。或可在教材史料的基础上,补充以下两则材料,分析商鞅户籍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材料4:强国知十三数:竟(境)内仓府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藳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商君书·去强》

材料5: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从材料可知,商鞅重视对人口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数据的管理,这些只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才能确保;全国范围内不管男女都要登记户口,有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动态登记制度;建立什伍连坐制度,强迫居民建立一家一户的小家庭,家中两个及以上成年男子不分家则加倍征赋;改革户籍世袭制,取消没有军功的宗室贵族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世袭爵位的特权。

从教学实践来看,即便教师进行提醒,学生依然容易将问题变成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教师通过明确指出“商鞅户籍改革不等于商鞅变法”,却是商鞅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述中应将主语明确,引导学生构建严密的逻辑链条。例如,商鞅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国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人口;商鞅的户籍改革鼓励小家庭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户籍制度的严格管理有助于减少社会动荡和犯罪,增强社会的稳定性;户籍制度的实施使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征召兵役和徭役,为战争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商鞅的户籍改革是在秦献公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的户籍制度奠定了基础,户籍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重要行政管理制度。

这一设计与前述“改革”主题下的商鞅变法又有所不同,它有利于学生从“户籍”这一微观视角与中观的商鞅变法、宏观的战国时代建立起层级联系,从而深化历史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外显为有序的历史解释。

四、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笔者对于选必教学的重点确定和设计策略的思考。

总体来说,选必教学的重点不在“知识”而在“认识”,不在教材行文的主体“是什么”,而在贯通《纲要》和发展学科素养的“为什么、怎么样、怎么看”。在确定重点时,应当将教材回归到“教学资源”的定位上,从中抽取主要线索、聚焦关键节点、挖掘有意义的细节。在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三点:

其一,具体化。只有在具体情境中以具体问题的分析,才能便于将宏大历史背景与具象的情境建立起恰当的、实然的关联。时刻牢记,聚焦才能深入、具体才能深刻。

其二,探究性。学科核心素养要想依托选必内容得以落地,则必须通过有层次、有深度的探究活动的设计来实现。学生的学习总是浅尝辄止,思考的都是有固定答案的封闭问题,如何能提高学科素养?

其三,多视角。观察的角度单一容易造成片面,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认知角度和相应的支撑情境。借用佐藤学形容教育研究不同视角的三个比喻,“飞鸟之眼”高瞻远瞩却浮光掠影,“蜻蜓之眼”视角下移却蜻蜓点水,“蚂蚁之眼”所见有限却精确细致,各个视角各有其优点与局限。我们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和转换,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历史认识的丰富性和立体化。选必的各个主题实则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观察历史的角度,因此面对重复出现的内容,既以“显微镜”开发该视角的独特价值,又以“望远镜”将其放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脉络中,应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11期,由于排版限制,部分图片、材料及注释从略,如需阅读全文,请扫描二维码购买纸刊或电子刊物。

历史教学编辑部自办发行

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小店

订购2025年全年杂志

将获得独家福利

赠送过刊盲盒1套+周边文创1份

限量放送中……

全年订阅享包邮~

*过刊盲盒每套至少6本~

不接受指定


*下单优先邮寄过刊盲盒,后续逐月邮寄期刊,不包偏远地区。

《历史教学》
综合服务资源平台

《历史教学》
微店










初      审: 钱孝璇

复      审: 赵子源

终      审: 张   玮

编辑制作: 杨雨欣

历史教学编辑部
促进历史教学的繁荣与发展,沟通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普及历史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