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大历史视野架构古代中国纵深的历史长河与广阔的空间背景,从而引导学生宏观探究由区域走向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成长发展的文明根基,帮助学生从日积月累发生的生产力的质变、经济基础的完善方面,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在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其史学专业基础,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
者
徐洁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针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特别强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这不仅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的时空断层,也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尝试基于史学研究中“胡焕庸线”(以下简称“胡线”)与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以下简称“费说”)的历史启示,开展探寻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渊源的主题式教学探究。
一、教学主题、主旨和目标
课程内容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载体。纵观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国史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为基本线索,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呈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中国古代历史相关的课程内容与探寻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渊源高度相关,需要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与发展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会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多元与一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形成这一历史格局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我们可以如何去认识这一历史格局?
仅凭相关历史内容的知识碎片和平面化的概念解释,显然不足以回应这些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在我国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虽然在生活区域、经济类型、生产方式、制度管理、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我们既要审视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更要理解“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由大历史视野纵观中国古代史,有机整合教材各单元中的相关内容,可从长时段考察孕育中华文明的“共同地域”对中国两种基本经济模式形成的重大影响;从中时段、短时段观察其间发生的诸如人口迁移、农业文化的向外拓展等史事所反映出的历史变化趋势,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分合曲折,认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因此,我们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大历史视野架构古代中国纵深的历史长河与广阔的空间背景,从而引导学生宏观探究由区域走向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成长发展的文明根基,帮助学生从日积月累发生的生产力的质变、经济基础的完善方面,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引领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其史学专业基础,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以上思考,本课以“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促成多民族聚居,以及社会生产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多元性的历史渊源,也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共同地域。对能够包容多种民族、多元经济模式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尝试,始终贯穿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促进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为教学主旨,尝试以我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胡焕庸线,以及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学说为线索,通过分析与解读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史料,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性理解自然环境和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关系;从历史源流的视角解释与评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传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尊重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二、基于主旨目标选材设问,
设计问题导向式的教学环节
导入:出示分别摄于云南省“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与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中的一景(图略)。
设问:回忆初中地理知识,说说什么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地理与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若从历史角度考虑,你能说出这条分界线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有怎样的联系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疆域与人口”的相关知识时,已经初步了解“胡线”是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且时至今日仍相对稳定。虽然“胡线”依据的是民国时期的人口数据,但这一地理现象实际已存在了至少千余年,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关,是中华民族适应环境生存发展,并互动交流的产物。本环节意在借由当前以主题公园形式纪念的,学生较为熟悉的“胡线”,通过设问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学科知识,从历史的视角审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大势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间的关系,形成学科互动,由探究性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教学。
材料1: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
提问: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用类似于今天大数据的研究方式,在中国地图上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之间摸索出一条线。根据他研究得出的数据,你能概括出在20世纪的30年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胡线”的提出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呈现的20世纪30年代“胡线”两边面积与人口的原始数据,发现其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以及东西部的人口差异。为进一步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探究这条“线”背后蕴含的历史发展逻辑,由“线”透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做好铺垫。
过渡:时至今日,“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未被打破。这样的分布特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材料2:
图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图2 中国耕地资源分布图
提问:观察地图,“胡线”两边的地形地势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与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又存在什么关联?中国这样的地理环境已经存在了至少千百万年,这对于中国东、西部主要的经济生产活动有着怎样的影响?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地图较为直观地展示“胡线”西侧是高原高山,低温寒冷地区,东侧地形相对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区,两边的年平均气温,以及年降水量也具有显著的差异,这对中国古代经济分布亦产生重要影响,可勾联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提问意在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运用地理学科中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相关知识,从中国古代历史中寻找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相关学习内容,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不同模式经济活动的影响,理解“胡线”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产物。
过渡:学者们在对“胡线”历史地理特征的研究中,提出过以下看法。
材料3:“胡线”是描述中国人口“东密西疏”分布格局的基本分界线,也是一条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差异、民族分布、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参考线……
材料4:“瑷珲—腾冲线”标示……中国内部的地理、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族的分界线。
提问:根据以上材料,学者们研究“胡线”的视角有哪些?如果继续研究,你还能从什么视角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依据史实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此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材料阅读,提取、比较信息,提炼视角,了解学者不仅研究“胡线”标识的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还着眼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尝试结合所学,拓展研究视角,从长时段视域理解中华民族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因地制宜地开发生活区域,在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两种基本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从而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巩固落实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勾连“胡线”与中华文明多元性的关联。
追问:这里的“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条线,而是沿着“线”的两边形成的一个半耕半牧、亦耕亦牧的“地理带”。纵观中国古代史,围绕着这一地带,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地理界线展示了地理事物分布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以“胡线”为中心轴,分别向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不同程度地纵深渗透,形成空间上耕牧并存,时间上耕牧交替的农牧交错带。此问意在避免学生简单化理解概念,引导学生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中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势力围绕着这一“地理带”,通过战争、和亲、羁縻等方式此消彼长,碰撞频繁,反复“拉锯”的史事,提升思维的深度,认识到因自然地理条件差异产生的经济模式差异的碰撞,是中国古代民族间的冲突、甚至战争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
再问:在此过程中,受气候、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总体来看,这些人口迁移具有怎样的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问意在承接上一问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互动中进一步聚焦人口的迁移,结合所学梳理诸如因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而引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分析归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迁移的双向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中时段或短时段视域,将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建立政权的史事相结合,揭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实质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各自的向外展拓。
过渡:我们以农耕文化的展拓为例来进一步探究,吕思勉先生曾经进行过相关研究。
材料5:以民族拓殖的成绩而论,通先后而观之,则我族南进之力,似优于北进。中国的文明,本植根于黄河流域,其北进者,当战国之世,即已拓展至今之热、察、绥及辽宁。其后遂无甚进展,甚至并此诸地,而有时亦不能保。南进者则长江、珠江、闽江诸流域,次第凝合为一体。
提问:吕思勉认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展拓具有什么特点?“凝合为一体”的只是农耕区域、农耕方式和农耕人口吗?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凝合为一体”的过程?请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找出可以佐证的史实。
设计意图:吕思勉的研究指向中国历史中农耕文化在地域上拓展的基本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以农耕文化为例,探究其向外拓展的基本特点,再推及游牧文化。据此的提问意在引导学生继续基于长时段视域,结合农耕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从经济生产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视角,多维度审视和阐释中国农耕文化的展拓。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经济区域的拓展,以及由此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方式实施的基础条件,制约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向外展拓。
过渡: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受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并存发展,互动频繁,这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一大特点。那么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在这样的地理渊源与文明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呢?以下结合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研究说明。
材料6: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汉族形成了特大的核心,但还是主要聚居在平原和盆地等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
提问:根据材料,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是如何成为一体的?具有怎样的特点?能否举出若干例子进行佐证说明?
设计意图: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多次局部统一认识,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由局部统一走向大一统。即便在政权割据、分立、对峙时期,各民族建立的诸如辽、宋、夏、金、元等政权,也都为各自区域的统一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虽然汉族以成熟的农耕生产经验、富庶的经济、先进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凝聚核心,也对其他民族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事农耕生产的族群与从事游牧生产的族群具有地域差异,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依然长期并存,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界的地带中,同时渗透着双重影响,却又始终不能被任何一方所永远统治,或者抽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板块。这一认识,需综合所学才能理解,可引导学生在理解费孝通观点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认识,并深刻感悟各民族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持续进行着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彼此依存,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在多元融汇基础上走向全国性统一体。
过渡:费孝通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主要从事农耕生产的汉族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其主要聚居地并没有脱离适宜农耕的区域。换而言之,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主要从事游牧生产的民族,其主要聚居地也没有因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可以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材料7: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提问:请联系恩格斯的理论,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谈一谈你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看法。
设计意图:借助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论述,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先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等诸种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是我们所有的经济、政治及其上层建筑的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之内,人们只能从事与他们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的文化的活动。在没有近代大工业、商业、手工业以及与之配套的交通、交换、科技等支持的前提下,传统的农耕经济无法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向不适于农耕的北方草原地区拓展;同样,北方的游牧经济也不可能在中原农耕地带生根发展。
过渡: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课文标题中,也反复出现“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统一”等表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
材料8: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
材料9: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材料10: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职,分北、南院。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材料11:西南诸蛮……历代以来,自相君长。……而秦开五尺道,置吏,沿及汉武,置都尉县属,仍令自保,此即土官、土吏之所始矣。迨有明踵元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然其道在于羁縻。
提问:根据以上材料,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家治理模式进行过哪些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以此为视角,联系材料,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厘清脉络线索,选择一个特定的角度或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史料,结合所学,认识到在中国具有明显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家形态的发展必然融合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及其拓展的过程,这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动态历史进程。无论是早期的、还是后期的国家建构,一定程度上都在尝试一种能包容多种民族、多种经济模式的国家治理方式。由此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文明,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互补、互利与相互依存,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历史上中华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模式中繁衍发展,以长期并存互动为主旋律,逐步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胡线”与“费说”不仅展示了中国不同经济文化类型民族的空间分布,更说明了中国国土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历代国家治理和民族交往、交流乃至交融的“舞台”。
三、教学感悟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统摄下,立足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长时段、大空间、宽视域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教学主题,选取材料,设计问题导向式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教师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探究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史学思想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追根溯源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托,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历史知识与方法的内在逻辑,帮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开展历史深度学习。因此,基于大历史视野的主题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历史,总体把握历史脉络与走向,体悟内容所呈现的时代精神,有效指向历史教学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深入研究,探寻更适恰的方法进行实践探究。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10期,由于排版限制,部分图片、材料及注释从略,如需阅读全文,请扫描二维码购买纸刊或电子刊物。
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期刊
历史教学编辑部自办发行
从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小店
订购2025年全年杂志
将获得独家福利!
赠送过刊盲盒1套+周边文创1份
限量放送中……
全年订阅享包邮~
*过刊盲盒每套至少6本~
不接受指定
初 审: 王湉湉
复 审: 赵子源
终 审: 张 玮
编辑制作: 杨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