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2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摘
要
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以某一历史课程主题为探究对象,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展开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策略包括精选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目标、设计评价标准、形成学习任务、编制跨学科知识图谱、开展探究活动等。
作
者
陈新民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曹雨轲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教育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跨学科学习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社会科课程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SCG023)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言”部分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体现与语文、道德与法治、地理、艺术等的有机联系,选择富有启发性的跨学科问题设计各类探究活动,并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历史学习立体化。那么,什么是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它与项目化学习有何区别?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何价值?如何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解读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最早公开使用这一名称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orth)。在教育学领域,“主题”是一门课程的关键内容,通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有真实情境的综合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应对和解决。简言之,“主题”是核心知识,是实现“跨学科”的纽带,也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定义为:以某一历史课程主题为探究对象,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展开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了更好地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还需要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化学习
基于历史内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化学习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强调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复杂问题,甚至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可以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展开。两者的区别在于,从教育的使命来看,历史项目化学习更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除了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还关注基于主题的内容整合,承担着推动学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任。从学习的目标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认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和完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对学生的认知要求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侧重于学生认知的广度,而项目化学习则侧重于学生认知的深度。
(二)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历史活动课
历史活动课是一种区别于历史常态课的新课型。活动课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开展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一般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步骤、活动拓展等。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比,两者有一定相似性,区别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明确的“跨学科”的规定性,如跨学科知识图谱的编制,而活动课则没有明确要求,内容选择和活动形式也相对灵活。
(三)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基于历史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
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超然于历史课程之外的专设课程或活动,而是设在历史课程之内的,是历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课程实现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科课程之外专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依托于某门课程,如基于历史课程的近代革命遗迹的考察活动,也可以超越学科课程开展实践活动。
二、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意蕴
历史课程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所强调的素养导向、课程关联、突出实践等教育理念,是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及结构的一次重要变革。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包括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也包括各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如果说核心素养是作为新时代期许的新人形象所勾勒的一副‘蓝图’,那么各门学科则是支撑这幅蓝图得以实现的‘构件’”。例如,历史课程在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当然,尽管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但学生核心素养还包含一些超越各学科课程的共通性素养,像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培育不是单靠某个具体学科教育就能完成的,要依托多学科以及非学科的教育活动来共同完成。然而,以往过分强调分科学习的做法,无法对学生的共通性素养的培育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在各分科课程内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就可以很好地弥补以往学校课程内容的这一不足。同样,在历史课程中,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不仅完善了历史课程的内容体系,也为历史课程打开了一个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的窗口。基于这样的历史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历史教师既关注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关注多学科共通性素养的培育,从而使本课程有机融入学校整体育人的课程体系当中,最终达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强化学生的通史意识,形成跨学科的“大历史”观念
课标明确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何谓通史意识?范文澜先生提出了“通史”包括三层次:第一要直通,第二要旁通,最后要会通。社会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就是直通,社会在一定阶段内,当时一切事物的发展趋向,对直通来说,就是旁通。直通与旁通的意义只是社会发展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综合就是会通。可见,通史意识是一种贯通古今、关联各域的重要史学观念,也是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该树立的重要历史观念。通史意识包括时段上纵通和领域上横通两个方面。所谓“时段上纵通”,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和整合,即对历史发展中的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所谓“领域上横通”,是指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期跨学科、跨领域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学习。例如,课标中列举的“历史上水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等跨学科主题,就需要学生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加以整合,形成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总体性认识和把握。可见,重视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有助于学生跳出学科藩篱,养成从多学科、“大历史”角度观察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育综合创新能力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诸如战争、瘟疫、环境、人口等问题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是任何传统学科所无法单独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多种学科的联合、协作,需要超越于各学科的视野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仅仅知晓分学科的知识,而不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关联的,也不知道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另外,国际上也有研究表明,分立科目不足以协助学生进行复杂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分科课程内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也就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当前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同样,在历史课程中,开展基于历史内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全方位、多学科视角观察问题,对于培育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教育价值。例如,有教师设计了“未来小记者: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探究“中法建交”的历程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历史成因组、地理环境组、经济合作组、国际政治组,先分别探讨中法建交的历程,再进行交流和汇总,最后形成关于“中法建交”历史进程的全方位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学习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多学科、多角度观察历史或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
三、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下面就以杭州某中学开展的“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这一学习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一)精选活动主题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主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好的跨学科主题应具备的特征有:
1.承载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
2.能联结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维视角。
3.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可形成持续探究的动力。
以“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这一跨学科主题为例。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认识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功能与意义,是历史课程学习的重点。对于杭州地区的学生而言,京杭大运河属于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基于这一文化遗产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会调动历史、地理、文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拉近学生生活与历史的距离,珍视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家国情怀。
(二)确定活动目标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设计,除了要关注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外,还要特别关注跨学科共通性素养的培育。“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活动目标设计如下:
1.运用历史地图确定大运河的地理位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经过资料研习、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文艺、科学、道德与法治等不同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3.通过探究学习和实地体验等活动,感悟运河精神,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三)设计评价标准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强的特点,其思维活动的高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其评定方式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大量证据也表明,表现性评价更适合检测高水平的、复杂的思维能力,且更有可能促进这些能力的获得。而采用评价量表是检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表现的常用形式。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量表的编制,应重点对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表现,特别是对核心素养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另外,将评价标准置于学习活动之前,有利于学生依照标准监控自身的学习行为和表现,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活动的目标要求。在“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的活动中,评价量表的设计可以参考表1。
(四)形成学习任务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就是根据活动目标将主题问题化、任务化,即将要学习的主题通过创设问题,并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具体探究任务。这些具体的分项任务与核心任务共同构成一个学习任务群,从而使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更具指向性和可操作性。在“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活动中,通过师生讨论和协商,可设计以下一些任务:
任务一: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隋朝时期人们是如何开凿大运河的?又是如何解决不同水系之间的水位落差的?
任务二:隋炀帝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你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史事?
任务三:以“因运河而兴的杭州”为题,简述从隋唐到明清时期运河对杭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任务四: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旅游景点京杭大运河写一段解说词。
(五)编制跨学科知识图谱
跨学科知识图谱是指围绕某一历史主题,将两个或多学科的知识加以融合,并展示其内在联系的知识框架图。跨学科知识图谱是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载体,同时也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指明了跨学科的方向和路径。“探析千年运河,传承中华文明”的活动中,基于学习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搜集相关资料,编制知识图谱。表2所示跨学科知识图谱仅供参考。
(六)开展探究活动
全班同学根据学习任务分成四组,每组根据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探究方式,如资料研习、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自主开展探究活动。
1.任务一活动建议
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先阅读教材内容,或查阅有关资料,并运用地理课上的《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水系图》,思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以及如何开凿大运河更省时省力。关于如何解决不同水系的水位落差问题,保障船只运行安全,学生可以尝试绘制船闸示意图,或制作船闸的模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中国地形图》旨在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基本上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隋初,南北一统,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条沟通南北水系的运河,以巩固对南方的统治以及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学生运用《中国水系图》,认识到大运河开挖的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是沟通南北向的大河支流和天然湖泊。为了解决不同河流间的落差问题,古人已经发明了船闸,而制作船闸又可以运用物理课上学习的连通器液面相平的原理。这样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物理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2.任务二活动建议
学习活动:关于隋炀帝的功过评价,学生先阅读以下诗词,再自主查阅相关材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同学间也可展开讨论或辩论。
材料1: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材料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4:帝业兴衰世几重,风流犹自惜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六龙。
——宗元鼎:《炀帝冢》
设计意图:以上诗词所反映的是后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史事的评价。皮日休对大运河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功大于过。李敬方认为,运河的开通对老百姓来说,利和害是连在一起的,但到中晚唐以后,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祸害性变得越发明显。胡曾和宗元鼎对大运河的开通持否定态度,认为是隋朝暴政、腐朽的表现,是隋亡的主要原因。学生通过结合史实对这些诗词中表达的观点进行评析,旨在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史事进行评价。
3.任务三活动建议
学习活动:学生参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搜集京杭大运河对杭州城市发展影响的有关资料,写一篇短文“因运河而兴的杭州”。
设计意图:隋唐以后,杭州在国内的城市地位迅速提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并与钱塘江交汇,是江南财富的集散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最终超过了传统的地区中心——绍兴,一跃成为“东南第一州”。此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从地理空间视角分析运河与杭州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4.任务四活动建议
学习活动:学生查阅京杭大运河申遗的资料和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的设计理念,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撰写一篇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解说词。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解说词,将历史、地理、科学、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对大运河历史和现实的整体认识,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珍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运河精神的目的。
分组活动结束后,四组同学分别派代表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并进行组间交流和汇总,形成一个学习成果集。
整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延伸。例如,学生在学习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再列举世界上的其他主要运河,然后择取其中一条运河进行重点介绍,从跨学科视角撰写一段解说词。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程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初中历史课程结构和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也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历史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和领悟其教育价值及其实施策略,才能将这一课程新要求落到实处。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6期,由于排版限制,部分图片、材料及注释从略,如需阅读全文,请购买纸刊或电子刊物。
扫描二维码进入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小店
2025年期刊火热预售中……
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进入《历史教学》综合服务资源平台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1-10期电子期刊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1-10期电子期刊
均已上架《历史教学》综合服务资源平台!
初 审: 钱孝璇
复 审: 赵子源
终 审: 张 玮
编辑制作: 杨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