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历史教学》
总目录
History Teaching
01
专 稿
中国古代关隘及其地理分布
王双怀 董海鹏(1·3)
《中外历史纲要(下)》近代部分的逻辑联系与结构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新航路开辟
晏绍祥 吴 曦(1·12)
《中外历史纲要(下)》近代部分的逻辑联系与结构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
晏绍祥 苏新欢(3·3)
关于“民族国家”问题的若干思考
高 毅(5·3)
《中外历史纲要(下)》近代部分的逻辑联系与结构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晏绍祥 黄小洁(7·3)
《中外历史纲要(下)》近代部分的逻辑联系与结构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晏绍祥 余世友(9·3)
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的新特点
——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叶小兵(15·3)
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答问
——徐蓝教授访谈录
徐 蓝 王湉湉(17·3)
中学历史教学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思考
杨昊杰 何成刚(19·3)
于友西老师访谈录:“中学历史教学法”学科发展史
于友西 杨朝晖(19·14)
再论“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教学
张耕华(23·3)
专题研究
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谈历史课程的学生活动设计
郑 林(1·16)
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的转化
——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课为例
张逸红 孙玲玲(1·26)
学生主体的活动设计
——以“西方的文官制度”为例
王颖怡 周 云 武 虹(1·33)
用多种类型的情境化学生活动培育核心素养
——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为例
申 雪 周啸然 张 彤(1·40)
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历史自信教育
龚奇柱(3·11)
返璞归真:选必3教学的四个基本点
——以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
徐 峰 戴加平(3·16)
高中历史选必3“文化”概念的多维样态及教学实施
王德民 刘宏法(3·25)
从现象到观念
——例谈融唯物史观于课堂历史叙事的思考
黄 欢 王少莲(3·32)
如何确立跨学科学习主题
——从“以诗证史:《全唐诗》中的全景大唐”谈起
江如蓉 谢志芳 宓 翠(3·38)
历史课程综合化学习的再探索
——以“兰州一中校史策展·弘毅展厅”为例
王 兵 梁湾(3·45)
高三复习中内容整合与视角转换例析
刘汝明(5·37)
单元作业设计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教学实践
倪雅琴(5·46)
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为例
王 婷(5·52)
史料的运用:以五四运动的史料为例
张汉林 李嘉雯(9·16)
基于历史阅读的史料实证素养培育
——作为事件、经历和精神的五四运动
刘常娟(9·23)
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的突出特性
李金飞(9·33)
命题研究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一:聚焦价值观念
黄牧航(7·14)
高考历史学术情境试题的命制特点与教学应对策略
刘玉群(7·19)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二:创设情境问题
黄牧航(9·11)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三:加强开放评价
黄牧航(11·3)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四:完善分层赋分
黄牧航(13·8)
理论践行实验
“S-QTR”深度史料研习的教学实验
——以清末民初“剪辫易服”为例
陈德运 骆孝元(5·11)
深度研习图像史料的教学实验
——以《夫妻对坐宴饮图》为例
陈德运 骆孝元(7·26)
课程意识的理解与历史课程的实施
陈志刚 白军胜(7·33)
基于课程意识的教师备课
——以“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为例
肖云豹(7·39)
细化学业质量内容突破选必重难点
——以行省制度为例
郭建强 余朝元(9·48)
走向核心素养的图像研读教学实验
——以《雪夜访普图》为例
陈德运 骆孝元(13·34)
研读史料另面信息的教学实验
——以城门徙木的三次解读为例
陈德运 骆孝元(15·53)
基于叙事性史料的深度研习教学实验
——以甘薯传入为例
陈德运 骆孝元(17·58)
“基于叙事的历史教学”的探索
——从“郑和下西洋”故事说开
陈德运 王雅倩 张汉林(21·64)
评价与考试
基于学业质量水平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以“设问”为中心
安世皓(1·65)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历史学习评价设计初探
郑耿标(5·20)
以评促学,据评施教
——以“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为例
朱洪俊(5·30)
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教育测量
——刘芃访谈
刘 芃 钱孝璇(13·3)
跨学科试题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启示:
兼评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孙熙隆(19·34)
教学研究
重视“学业质量水平”对选择性必修教学的导向意义
宫 毅(1·49)
中学历史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的历史根基
杨友红 陈 辉(1·56)
从崇尚权威到认同权威
——以一幅教材导入图研究为例
刘 英(3·53)
起承转合·顺势进阶
——以“辛亥革命”为例谈初高中衔接的几个关键点
郭 敏 宋 华(3·59)
ICAP视域下表现性学习任务卡的设计理路
——以“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为例
赵士祥(7·46)
逻辑转换与融通教学:
论“研究性叙事”在融合必修与选必教科书中的实践
李 凯(9·39)
“一核四维”:常态课品质提升的教学路径
桂 俊(11·33)
指向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生长的史料教学初探
方 宇(11·40)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概念解读、价值意蕴与设计策略
陈新民 曹雨轲(11·47)
基于一道高考题的教学思考
——以西汉末至东汉中后期社会特征为例
马丹萍(11·53)
基于项目的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圆明园中的飞行棋”为例
杨红丽 赵梦玉(13·12)
初中“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教学目标研究
谢 彪 王翠霞(13·21)
新课标视角下如何用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
王德民 李应平(15·20)
史学成果的教学内化与外显
——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单元为例
朱洪俊(15·27)
历史文献学对高中历史“史料研读”模块教学的作用
——以总结秦亡原因的史料研读为例
张宗品(15·35)
跨学科视域下的《天工开物》探微
——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例研究
王 莹 刘新宇 行冬梅(15·40)
高中历史结构化教学的核心要义与实施路径
韦 英 成积春(15·46)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人工智能的策略
陈志刚 胡峥艺(17·26)
高中历史主题复习课教学的偏差与矫正
——以“中古中后期西欧的社会转型”主题复习课为例
叶少勇(17·34)
高三教学“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研究
张羽丰(19·40)
如何教给学生认识法律制度的思想方法
——以一节高三复习课为例
张炎林(19·48)
基于大历史视野的中学历史主题式教学活动探究
徐 洁(19·55)
教学改进对历史概念阐述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S省Y校高一学生为例
何昊阳 方云华 王 雄(19·61)
近代早期欧洲概念辨析
贾 鸥(21·3)
高中历史选必课程的重点确定和设计策略
贾海燕(21·12)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卞姗姗(21·22)
“小概念”在中学历史教研中的运用
——以“丝国”为例
邵兆颖(21·31)
讲个故事吧:以“鸦片战争”为例的叙事教学
束鹏芳 孙 红(23·20)
“教—学—评”一体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单元设计为例
方美玲(23·27)
证据意识导向下历史阅读项目的设计路径
——以“冷战责任”项目为例
李嘉雯 李田玉(23·37)
跨学科学习中以历史学科为主体的综合素养目标达成
——以“以诗证史:《全唐诗》中的全景大唐”为例
苏曈曈 宓 翠 江如蓉(23·47)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设计
——以隋唐时期的历史教学为例
刘 辉(23·55)
教学设计
大航海时代·皇权·市场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教学设计
潘承生(5·58)
聚焦学科实践,构建思维课堂
——以“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为例
汪茉莉(7·55)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制度探究
——以“北魏改革”教学设计为例
赵强举(7·64)
“近代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主题教学实践探究
温艳丽(11·9)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
张 鹏(11·17)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
王忻薇 徐金超(11·34)
强调有效驱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
——以“以诗证史:《全唐诗》中的全景大唐”为例
江如蓉 刘智彬 苏曈曈(13·41)
国家主权视角下的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
——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
于少华(13·51)
如何通过项目学习开展复习课
——以“同仁堂突出贡献者表彰大会”为例
刘 宁 杨红丽 王 敏(21·56)
进修资料
早期近代大西洋经济互动中的鳕鱼
李虹筱(3·65)
长时段视野下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郭坤杰(5·66)
明嘉靖朝南直隶倭寇兴亡
苏 辰(9·67)
传统历史地图的分布、编绘特点与类型
黄义军(11·59)
华北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工作
徐传博(15·61)
对二战时期日本国策标语的思想史考察
吴妙思(23·63)
教学随笔
史料虚处话实证
——浅说史料不确信时的实证教学
苗 颖 刘晓兵(9·60)
史料实证内涵辨析三题
刘晓兵 苗 颖(17·66)
教材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进中学历史课程教材的价值、现状及实施策略
吴艳玲(21·40)
基于历史叙事的教材文本解读框架及运用
——以“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为例
黄杏婵(21·46)
教材新探
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学史方法”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孟凡霞(15·8)
活用新修初中统编历史教材“学史方法”栏目
——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文献史料单元主题学习
温 馨(15·12)
用好统编教材,讲好中华文明起源故事
——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科书“史前时期”教学建议
丁 丁(17·9)
支架式理论视域下自主学习的教学建构
——以新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为例
赵士祥(17·16)
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李恩泉 袁从秀(19·20)
单元整体视域下初中历史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以新修订初中教材七上第一单元为例
黄卫平(23·10)
观 点
在历史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郑 林(17·42)
由图入史,以图证史
——基于图像史料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索
赵剑峰(17·49)
他山之石
以“历史意识”为核心的联邦德国历史教育理念转变
杨 琪(13·59)
02
专 稿
从“金漆秽器”到“文献故家”:晚明士大夫家族的发展形态及其意义追求
冯贤亮(4·3)
17世纪英国与荷兰的国际海洋秩序观之争
柴 彬 常仕欣(6·3)
竹生南国:清中叶的篾匠、篾物与篾生活
——以乾嘉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
常建华(12·3)
甲午战争中的亡者与战俘
韩东育(16·3)
笔 谈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
陈志强(16·13)
于“晚期古代”世界几个重点问题的再思考
徐家玲(16·19)
“罗马规制”与古代晚期的丝绸之路
林 英(16·28)
东升西降的帝国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610—1057)》解读
田 明 张 泽(16·35)
谈谈“中国特色”的历史内涵
卜宪群(20·3)
先秦文明史三变说初论稿
王 悦(20·12)
胡汉交融与唐朝文明体之形塑
李鸿宾(20·22)
近世东北族群的崛起与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增塑
赵现海(20·26)
统一中国连续性的现代创制
张 翔 柯贵福(20·35)
史学家访谈
文明、文明研究与文明互鉴
——杨共乐教授访谈录
杨共乐 李 凯(24·3)
专题研究
宋辽夏金时期的文物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史金波(2·3)
异流同源:五代辽宋哀册流变小考
刘 喆(2·18)
“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对西夏史研究的影响发微
和 智(2·24)
从“膺惩清国”到“东亚兴隆”
——德富苏峰的对华论策与生成逻辑
梁艺馨 董灏智(6·41)
“去佛礼儒”与“儒佛共存”
——近世日本儒生《家礼》的丧、祭礼实践与身份认同
郭安琪(6·51)
中央与地方的联动
——1832年英国霍乱疫情中的政府角色
刘金源(8·3)
医学争议与诉讼纠纷:论19世纪英国“铁路脊柱症”
傅益东(8·15)
19世纪英国商船海员的健康问题及其治理
方志华(8·23)
宋夏战争中宋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孙方圆(10·3)
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流域濒河城邑应对水患的举措
林 建(10·10)
晚期罗马帝国与地中海世界周边“蛮族”的经济互动及其特征
董晓佳(12·12)
奥穆尔塔格反拜占庭外交政策研究
吴 洋(12·23)
秦汉县廷佐、史的供职方式与身份流变
王彦辉 高佳莉(14·3)
秦汉时期对罢癃人口的管理——以新出简牍为中心
王伟光(14·10)
甲午战争爆发后明治日本的“战争宣传”探析
董灏智(18·3)
甲午中日战争的“图像史学”:历史呈现及其“虚无主义”叙事批判
王明兵(18·12)
甲午战争中宗方小太郎的对华分离策略
胡天舒(18·22)
试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
陈支平(22·3)
海洋的故事
——明代《福宁州志》的海洋叙事
陈时龙(22·12)
“唐山”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承与文化认同
——以龙岩籍华侨为例
邱立汉(22·18)
中国史研究
明代地方官德政册《萃美录》政治文化意义新论
——基于其刊刻时间的考证
黄友灏 黄 澈(2·29)
近代中国阳明学复兴的本土渊源探析
黄 滢(2·35)
《古文辞类纂》与中国近代国学书目的编订
曾光光 刘 倩(4·13)
救灾与外交
——20世纪20年代北京政府海关附加赈捐政策的发展演变
陈甘霖(4·20)
来自一线的观察
——英国驻华外交官视野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喻 卓(4·32)
“郑成”与“服异”
——杜解《春秋》“同盟于幽”经传叙事比析
陈金海(6·57)
传统博物学视域下两宋花卉谱录与士人群体考察
郭幼为(6·65)
牛耕传入岭南的时间与推广普及问题新探
——基于文物考古资料的再认识
龚世扬(8·33)
从石刻到方志:唐宋间南方新兴人物信仰与豪族的乡土经营
鲍隆轩(8·40)
论元代国家祭祀礼制与政治文化
马晓林(10·23)
现代化救济制度的文本建构与赈灾实践的背离
——以1938—1942年河南水旱蝗灾为例
苗艳丽(10·31)
元浙东道宣慰司治所变迁考
楼一格(10·42)
田文镜“匿灾”案之再考察
刘少航(12·45)
先秦秦汉祭余食物功能考论
——兼论秦汉简牍中的基层祭祀饮食
樊 懋 董恩林(12·54)
明清时期天津城市嬗变的漕运逻辑
张红侠(12·64)
教育督导视野下近代东北官民互动与早期现代化
——以奉天视学为考察中心
晋鸿雁 谭玉秀(14·50)
审时度势:明代武职冒支相关法律的制定、嬗变与重刑趋势
常 璐(14·60)
生态驱动与区域共融:“寒苦”境域下汉代“北边”社会人口经营
罗 有 王 海(16·54)
唐代南诏国边地政区建置研究
——以大军将制、首领制的嬗变为中心
李希光(16·63)
张家山汉简《功令》所见汉初官吏迁补系统
李佳庚(18·42)
协调内外:万历朝鲜战争时期山东地方的政务应对
林 慧(18·54)
清代滇黔桂灾害象征的建构与阐释
——以“蛟”为例
徐艳波(18·63)
从侍卫到帝婿
——两晋南朝驸马都尉述论
刘 军(22·26)
佛郎机铳传入与晚明战法革新
庞乃明 李 响(22·39)
北洋时期政府公债管理的嬗变
——以内国公债局为中心(1914—1927)
刘 杰(24·9)
“三交”视域下板楯族群的多元称谓与身份认同
朱 韬 段 渝(24·23)
世界史研究
权利、健康与审美: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女装改革运动
谭赛花(2·42)
直言与隐喻:政体演变视阈下的古罗马历史书写
马健程(2·52)
遥远的清教国度: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张 韬(2·64)
布匿、希腊、罗马文明在西西里岛的传入及其共生与互动
何立波(4·41)
毛皮贸易与诺夫哥罗德的北方拓殖运动
李 巧(4·55)
冷战时期的美苏卫生交流(1958—1971)
潘迎春 郭庆贺(6·11)
奥尔良主教约纳斯《王者之规》中的孝父劝诫与加洛林时代的政治舆论战
朱君杙(6·22)
近代早期至20世纪伊朗对波斯帝国历史记忆的发现
马 超 黄民兴(6·30)
神兽之迹:匈人与草原动物引路神话的西传
陆安理(8·51)
从埃及走向地中海世界
——萨拉匹斯神的起源及其流变
靳 悦(8·60)
明代朝鲜宦官郑同考
——一个东亚史的视角
齐 畅(8·67)
罗伯特·科赫与19世纪德国医学的实验室转向
顾年茂(10·50)
20世纪20年代日本政府对五四运动的调查与反应
曹 萌(10·6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超级基金法》对棕地房地产的影响与调适
滕海键 常博翔(12·34)
语言与政治:福特基金会英语教学项目在印尼的实施及其本土化调适(1953—1965)
孙建党 徐 佳(14·19)
波斯帝国御道与邮驿体系功用探析
刘雪飞(14·30)
1902年布鲁塞尔糖业大会与甜菜糖多边协调体系运行始末
朱华进(14·41)
罗斯福政府对拉美国家的“睦邻旅游”政策及公共外交含义
张玉婷 梁茂信(16·42)
中古早期法兰克王国释奴作用新探
张嘉敏 李云飞(18·30)
20世纪初期美国乡村生活运动之思想渊源
徐东伟(20·46)
“部落衰微”背景下格拉纳达奈斯尔家族王权的形成及发展
王兰娟(20·59)
近代早期英国王室政府对伦敦住房问题的治理
柴 彬 孟毓然(22·50)
19 世纪至20 世纪初美国白人文化精英对非洲的形象塑造
王光伟(22·61)
20世纪中期美国对精神障碍儿童的社区照顾探析
孙 帆(24·34)
美国“印度联盟”的外交理念与实践探析(1941—1959)
邵逸舒(24·47)
读史札记
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穷》及其影响
阎照祥(4·67)
教学研究
新文科视域下的“玄学与理学”关系教学探究
王逸之 朱汉民(24·62)
历史教学编辑部自办发行
从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小店
2025年1月1日前
订购2025年全年杂志
将获得独家福利!
赠送过刊盲盒1套+周边文创1份
全年订阅享包邮~
*过刊盲盒每套至少6本~
不接受指定
初 审: 钱孝璇
复 审: 赵子源
终 审: 任 洁
编辑制作: 王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