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新探 | 李恩泉、袁从秀: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文摘   2024-11-18 18:01   天津  

新修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课吸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成果,变动多,教师把握难度大。本设计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史前玉器入手,通过牛河梁、良渚、陶寺等地的考古发现,实证中华文明的起源,分析古国时期从满天星斗向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做到透物见人,透物见史,增进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李恩泉

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员。

袁从秀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思政’区域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05-192)的研究成果。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七年级新教材的第3课,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及其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是完全不同于原教材的一节新课。由于该课运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理论与大量的考古成果来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专业性极强,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来说,就显得非常棘手。这源于一是一线教师普遍欠缺考古学专业知识;二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陌生;三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等理论性问题难度大。如何通过教学让刚进初中的学生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相关问题,是本课教学需要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比,会发现新教材在本单元的内容要求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见表1。

“课标解读”列出的本专题学习重点有3个,分别是表1第1点中的“北京人的发现”和第2、5点(注:编号为笔者增加);而新教材则突出了第3点的重要性。具体到本课内容,很突出的变化在于,课标侧重于从原始农耕生活的范畴对良渚和陶寺进行考察,“课标解读”要求着眼于它们在原始农业起源中的重要意义,并了解地理环境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影响;而新教材则把二者纳入中华文明起源的范畴进行考察,并要求学生认识多元一体的特征。变化的原因在于,新教材吸收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文明起源的中国方案,以考古实证强化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线索。理解本课教材叙事的逻辑是:1.理论先行。首先在第一子目“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如何从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阶级分化、出现最高统治者“王”,然后形成早期国家,并指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2.具象描述。结合考古发现,在第二子目分别以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为例,在理论指引下具体剖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早期国家出现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教材主编叶小兵教授指出“新增这些考古实证,有助于学生能够从微观(具体的考古成果)到中观(史前社会的特征)再到宏观(历史的发展规律)地去了解历史”。3.传说佐证。在第三子目以远古传说来佐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华民族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本课教材文本的书写符合学科逻辑,但比较抽象归纳。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可以重新整合教材,使之符合初中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的学习心理逻辑。按照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七年级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的历史学习就应该从具象入手,通过了解具体的史事,从中认识各种联系,进而总结提炼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本课教学可按照“具象描述——理论总结——传说佐证”的流程进行,以便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

在本课介绍的三个重大考古发现中,牛河梁遗址时间最早,可以视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序幕,但目前尚无法证明它是早期国家;而陶寺古城遗址的时间晚于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存在,它“证明我们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国家产生的历史与古埃及以及西亚地区同步,而且我们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点。……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世界遗产提供了新的标准”,可谓意义重大。因此,笔者认为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良渚古城,教材也是以此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态进行具象说明。

本课难点有两个:一是理解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二是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突破第一个难点的抓手是良渚古城,而突破第二个难点的抓手则是陶寺古城。

基于以上分析,在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时,应依据课标但又不能囿于课标,需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成果和新教材的要求,并注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对标学业质量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牛河梁遗址、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的年代,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及形成空间的广阔性。

2.能够从牛河梁遗址、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合理推论,从而总结出它们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认识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进而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3.能够从炎帝和黄帝等古史传说中提取历史信息,找寻“多元一体”的证据。

设计思路:“落实目标的课堂教学应该以解决关键问题为核心”,本课的关键问题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围绕该关键问题,本设计以史前玉器为载体,通过4个探究任务与问题链的设置,带领学生分析考古发现,进行合理推论,从而初步学习论从史出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从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出现文明起源迹象,到长江流域的良渚出现早期国家,再到黄河流域的陶寺早期国家出现“汇聚”发展的新特点,从而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及逐渐走向一体的趋势,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形成初步印象;并以古史传说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族群的交融,初步理解“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呈现本课教材中的三幅图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兽面》(图略)。

教师讲述:图上是一组精美的史前玉器。距今八九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玉器。《说文解字》对“玉”的解释是“石之美者”。原始人群在加工石器的时候,发现有些石头特别漂亮,就把它加工成简单的装饰品。同时,因为有的玉材质比较坚硬,也被制作成实用工具或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器的加工技术提高,它们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用途。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这一组史前玉器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解读它们的信息,我们还可以深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而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就让这些玉器带领我们去看看四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玉器是中华文明最有特色的符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谓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物。“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玉文化发展,存在两次大的发展高峰:第一次大致是在(距今)5300年前后,以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文化为代表;第二次大致是在(距今)4300年前后,以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齐家文化、后石家河文化玉文化为代表。……这两次玉文化高峰见证了中华文明进程中古国的形成与发展,孕育了王国的形成”,“第一次玉文化发展高峰中建立了礼玉系统,推动了信仰体系的建立与认同;第二次发展中形成了礼仪制度,推动了文化整合,整合统一了黄河流域的玉文化面貌”。鉴于此,有学者提出“玉器时代”的概念,用以标记距今五千年前后的中国。张光直先生也认为:“玉器时代在中国正好代表从石器到铜器的转变,亦即从原始社会到国家城市社会中间的转变阶段。”

因此,本设计以史前玉器切入,通过剖析玉器的外形、内涵,进而深究其背后的人群与社会结构,分析中华文明从曙光初现到文明起源、出现早期国家的过程,做到透物见人,透物见史。由具象到抽象,这也符合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探究任务1:通过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认识西辽河流域红山社会的发展状况。

首先指导学生落实牛河梁遗址的年代,并在地图册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

问题1:从材料1中,可以得出哪些推论?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玉猪龙的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推论一。如玉器制作技术高;猪被赋予特殊的宗教意义;当时的人们有原始宗教信仰、原始的宇宙观……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务必要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阐释的示范,并强调论从史出、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杜绝脱离材料,漫无边际的过度发挥。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要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评判玉器制作技术的高低,以此渗透时空观念。

教师接着带领学生分析玉人的信息,得出推论二。如鸟也被赋予特殊的宗教意义;出现专门进行宗教活动的巫师;私有制已经产生,社会有等级分化;墓主是掌握宗教权力的特殊阶层;等等。

设计意图:教材上的玉猪龙比较精美,教学时若只停留在对其造型和工艺的介绍,则是没有领悟教材深意。因此,本设计补充了史料解读,意在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初步学习从出土文物中获取历史信息,培养依据史料进行历史推论的能力。本课教学中,教师可借鉴七上教材“学史方法”栏目“(一)如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进行学法指导。注意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方法的运用进行细化,结合学生学习认识的规律,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和示范指导,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深化对相关学法的理解和认识”。此处还补充了玉人的图片和介绍,因为玉人的出土地点(高等级墓),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分化情况,而玉人的身份(神巫)也直观展示了原始宗教与权力。

虽然教材关于牛河梁遗址的具体叙述是放在小字部分的,但笔者还是设计了此探究任务,这是源于如下思考。牛河梁遗址、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这三者在时间上基本前后相继,空间上从辽河流域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中华大地的不同区域在古国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世界其他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如此气魄恢宏,在覆盖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多元一体的形式展开。”牛河梁遗址反映出当时出现文明起源的迹象;良渚古城反映距今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出现早期国家;陶寺古城则反映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和中原地区的崛起。教学时如果忽略牛河梁遗址的重要性,则不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和形成空间的广阔性。

在对两幅图片进行分析后,教师再提出问题。

问题2:在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墓葬中,几乎只随葬玉器。此时的玉器是否仅是装饰品?它有何内涵?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设计意图:史前玉器作为通神工具,是原始信仰的象征,我国“原始宗教从萌生、发展、兴盛以至衰落均与玉有着密切联系”。红山玉器大量出现的动物神化的造型,体现出原始信仰与图腾崇拜,它们已超越原始的审美意义,指向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巫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即两玉(I)作交迭之形”,可见玉器乃原始宗教活动中的重要器物。以玉神器为载体,“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率先开启了巫教礼制”,“学界曾因红山文化玉器既高度抽象又十分规范,显然是受某种思想制约,而将其推断为‘礼的雏形’”。同时,史前玉器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权力表征物。玉器原料稀缺,制造费时费力,红山文化却大量使用玉器,中心大墓只随葬玉器而不见陶器,呈现“唯玉为葬”的特点,且工艺还比较精美,“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低级别的墓葬却专门随葬陶器”。“唯玉为葬”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集中,资源聚集在社会上层。可见,红山文化玉器的背后是社会分化与祭祀礼仪、宗教权力,这些反映出“红山文化社会出现高度复杂化的状况”。此问意在埋下伏笔,为后面与良渚、陶寺用玉的情况形成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当时已出现文明的曙光,从而为认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做好铺垫。

探究任务1落实了教学目标1、2中的“知道牛河梁遗址的年代,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能够从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现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合理推论,从而总结出它的社会发展状况”,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中的“能够将重要历史事件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和“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可信史料”,“能够尝试运用这些史料对重要史事进行简要说明,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探究任务2:通过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认识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

指导学生落实良渚古城遗址的年代,并在地图册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

问题3:分组合作探究材料2,可以得出哪些推论?

在探究任务1,教师已进行了如何依据材料进行推论的示范,在此处就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现能力的迁移,教师可巡回进行观察指导。然后组织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本组成果,教师再进行点评,梳理出推论三。例如,玉器制作技术高超,可能有专人从事玉器生产;良渚人有统一的信仰;社会等级分化明显;出现了战争;出现掌握最高军事权力的“王”……

设计意图:材料2指向当时的社会分化和礼仪制度。“从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当社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时,便会出现能够象征身份与地位的礼器,进而形成相应的礼仪制度”,玉器就是良渚礼仪制度形成的标志。与牛河梁玉器相比,良渚玉器不仅工艺造型创新、技术更高、而且具有更强的礼器性质。“玉器作为等级标识,彰显着文化内聚落群间、聚落群内、不同家族、同一家族内人群的等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以钺、琮、璧及复杂玉头饰等为代表的礼玉种类,其上琢刻神人兽面纹,体现出良渚文化玉器在原始宗教或信仰体系中逐渐增加了礼仪的内容。”以玉琮、玉璧、玉钺为代表,良渚先民创造了一套玉礼制度,这就是中华礼制的起源。所以,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解释“礼”字时,指出“礼”就是“以玉事神”。这一组良渚玉器,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分化、统一信仰、世俗王权出现。这些都说明相较于红山文化,良渚的社会复杂化程度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钺的发展变化历程非常典型地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演变。“距今6000年前后……开始出现从厚重的石斧演变而来的武器——石钺,说明战争开始出现。”“早期石钺器形厚重,磨制不精,刃部使用痕迹明显。如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所发现的石钺。此后在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薛家岗文化、襄汾陶寺、齐家文化中,石钺大多器形扁薄,磨制精细,无使用痕迹。……这些非实用的石钺当是巫觋者事奉各式各样的自然神灵的法具”。玉钺来源于石钺,用精美稀有的玉来制作钺,则更显示人们祭献神灵的诚意。红山文化也出土了玉钺、石钺,“但出土玉、石钺的墓规格明显低于各墓地的中心大墓,因此即便钺代表军权,军权在红山文化中也不是特别重要”;在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距今6000—4300年),“最高等级墓出土礼器化的大型石钺表明最高等级的人很可能掌握了军权。崧泽文化可能已经开始以钺代表军事统帅权”;在良渚文化,“军权和神权占主导,代表军权的玉钺和代表军事身份的石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崧泽文化相比,军权在良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拥有军事身份的人拥有较高地位和较多财富。此时良渚文化的统治者,就是掌握军权的统帅”;到了陶寺时期,也是以玉钺象征军权、以石钺象征军事身份,“玉钺是第一、二等级墓葬的墓主人彰显身份和权力的标志器物之一,这两个等级的墓葬几乎不见石钺,这意味着玉钺代表的军权在陶寺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三幅图片进行分析后,教师再提出问题。

问题4:反山12号墓同时随葬“玉琮王”和“玉钺王”,你认为墓主的身份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作为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是何时出现的呢?目前红山文化尚无直接证据,而良渚“玉琮王”和“玉钺王”同时出现在一个墓中,这就是直接证据。反山12号墓“出土随葬刻有统一‘神人兽面纹’的‘琮王’和‘钺王’,由此可论定良渚文化至此已经实现了神权与王权集于一人的统治形态,形成所谓‘神王之国’的早期国家形态”。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墓主是有最高统治权的良渚王,他既掌握最高宗教权力,又是政治、军事首领,认识到世俗王权的出现。

问题5:分组合作探究材料3,可以得出哪些推论?

分组合作探究后,第1、2组的代表先后汇报对第一栏、第二栏的探究成果,教师相应点评总结,得出推论。如推论四,良渚古城居住着贵族统治阶层、工匠、工商业阶层;内城有“手工作坊区”;等等。推论五,良渚的粮食供应依赖周边发达的稻作农业;良渚统治者们可以在大范围内调配食物资源;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推论六,如此时生产力发展,出现农业和非农业的分工;人口向区域中心集中,出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等等。此处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社会分工和城乡分野的出现,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但由于补充了相应的材料,并有推论四、五层层铺垫,还是能水到渠成地实现,这将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1“理解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然后组织第3组的代表汇报对第三栏的探究成果,教师相应点评总结,得出推论七,如工程规模浩大,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等等。

设计意图: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非常丰富,能选取的教学素材颇多,但必须紧紧围绕难点的突破,聚焦在良渚社会形态的变化。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将教材对良渚古城的叙述,拆分为良渚古城的居民结构、物资供应、大型建筑与水利工程,并围绕这三个部分补充相关材料,这是为了体现当时的社会分工、城乡分野、王权的强化。“良渚时期的古城与水利系统两大建造工程以及颇具规模的治玉手工业,明显促成了良渚社会的复杂程度,提升了现世管理者的地位,揭示了良渚社会统治者的职责从祈神转向了神王权力结合的过程与动因,这种转变使之成为长江流域在距今约5300—4300年期间早期国家的杰出代表。”

教材讲述的良渚高端手工业、高等级墓葬、大型建筑与水利工程,是作为早期国家的物化表征。它们是社会分化、统一信仰的证据,是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材料2、3及相关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了凸显这些关键点。教学时必须准确理解教材意图,紧紧扣住这些表象所指向的等级社会和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才能真正做到透物见人,透物见史。

问题6: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良渚古城的生活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对考古发现的探究,碎片式地还原了良渚的情况。要达成“早期国家”的概念,还需要整合零散信息,勾画良渚整体面貌。提问用“生活场景”这个词,是便于七年级学生理解,如学生还有困难,可提醒他们从良渚人的住、食、葬等方面归纳。学生可以整体感知到,良渚古城居住人口众多,大权在握的王居住在宫殿区,包括玉器制造在内的手工业者居住在内城,普通居民居住在外城。古城居民依靠周边供应稻米和猪肉。城外还有人工建造的大型水利系统,保证稻作农业生产和城市安全。统治者比较有效地控制着古城及周边广大的区域,他们用玉器彰显地位和权力。人们有着统一的信仰,死后按社会地位葬在不同区域,随葬品体现等级差异。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显然,与河姆渡、半坡、牛河梁相比,良渚已经不再是部落或部落联盟阶段,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国家。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它充分证明,在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大约在距今4300年左右,因为气候变化影响稻作农业生产,良渚古城走向衰落,而黄河流域的陶寺接过了文明发展的接力棒,加速发展。

探究任务2落实了教学目标1、2中的“知道良渚古城的年代,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能够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合理推论,从而总结出它的社会发展状况,认识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中的“能够将重要历史事件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和“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可信史料”,“能够尝试运用这些史料对重要史事进行简要说明,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探究任务3:通过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认识当时黄河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指导学生落实陶寺古城遗址的年代,并在地图册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

问题7:阅读教材,找出陶寺古城有哪些和良渚古城类似、能称为“早期国家”的证据。

学生应该能从教材中找出:拥有大规模的城池和体现等级分化的建筑、墓葬等。

问题8: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第一段,完成图1填空。(横线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

学生完成填表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知识拓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然后强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问题9:完成教材第17页“想一想: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良渚古城的探究,学生已能初步感知“早期国家”的概念,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类似的要素。问题7、8、9重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梳理线索,夯实对早期国家的认知,进而由良渚、陶寺这两个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出规律性,深化对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的理解,突破第一个难点。如学生完成问题9有困难,教师可带领学生对照“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这三条,将本课所学的良渚和陶寺的考古发现,分别与之对应,看看哪些体现了私有制、哪些体现了阶级分化、哪些体现了早期国家出现。

问题10:观察比较二者,你有何发现?你认为这是否为巧合?

材料5:陶寺遗址表现出融合四方的特征。典型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继承良渚文化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共同影响,“鼍鼓”来自山东龙山文化;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是接受西北地区冶金技术的成果。

——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纲要(上)》

问题11:材料能够用于阐释教材的哪个结论?

学生应该能找出教材的结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设计意图:材料4、5意在体现陶寺对玉文化的承继与对四方礼仪的融合。

良渚文化衰落后,良渚玉文化却并未随之消失,而是继续影响着更广阔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第二次玉文化发展高峰,以陶寺为代表的北方地区一方面承继了良渚文化建立起来的礼仪观念,同时也对玉器进行了整合发展,创造出新的器形来完善礼玉系统,以此建立起来的礼仪制度,整合统一了黄河流域的玉文化面貌。“正是在这种整合与认同的基础上,随即在中原地区孕育出现了国家,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阶段——王朝阶段。”

教师讲述:如图4所示,考古发现中国史前有八大文化区,从西辽河流域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文明的光芒似满天星斗,这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但各文化区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碰撞与交融,以彩陶和玉器为纽带,形成了密切联系的早期中华文化圈。

地处中原的陶寺成为多元文化汇聚之地,陶寺统治者这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襟,促进了陶寺古城的飞跃式发展。如在陶寺出土的陶壶上绘有朱书符号,被认为是文字的雏形;陶寺还发现了观象台的遗迹,这体现了陶寺先民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在中国龙造型的发展历程中,陶寺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陶寺早期王墓出土的蟠龙纹陶盘,受到良渚文化黑陶刻画蟠蛇纹和肖家屋脊文化玉龙的启发,创造了中原的蟠龙形象,影响到后来的河南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两周、秦汉,直至发展到今天的中国龙造型。

——何努:《陶寺遗址展示的古代文明》

教师分析:从形态各异的牛河梁玉猪龙、良渚文化蟠蛇纹、肖家屋脊文化玉龙,到陶寺创造中原的蟠龙形象,再到后来龙的形象逐渐走向定型,中国龙形象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程。同时,彩陶本是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也证明了陶寺对仰韶文化的承继。

陶寺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文化整合的进程加快,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在此后的五百年间,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陶寺就是从多元到一体的关键节点,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设计意图:按照考古学的分期,距今4300年至距今3800年左右是龙山时代,这500年是中国史前社会的转型时期。在龙山时代,中华大地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文明进程加快,向着王朝国家发展。在中华文明的演进之路上,陶寺古城是一个关键时期,它是“龙山时代‘融合’形式发展的重要例证”。以陶寺和石峁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在龙山时代迅速崛起,到夏王朝后期,“中原的引领地位逐步形成”。

此处的设计仍是从出土文物入手,透视古国时期的满天星斗、早期中华文化圈以及从多元逐步走向一体的趋势。教材上有5幅陶寺出土的器物图片,之所以只重点分析玉兽面和彩绘龙纹陶盘,是着眼于解决多元与融合的问题,服务于突破难点2“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探究任务3落实了教学目标1、2中的“知道陶寺古城的年代,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到它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及形成空间的广阔性”,“能够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中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合理推论,从而总结出它们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进而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多元一体的特征”。它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中的“能够将重要历史事件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和“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可信史料”,“能够尝试运用这些史料对重要史事进行简要说明,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能够初步从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方面,理解重要史事的意义”与学业质量水平“2.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中的“能够了解并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学业质量水平“3.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中的“能够在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史事和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初步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并在自己的叙述中加以体现”。

探究任务4:从古史传说中找“多元一体”的证据。

教师讲述:人们认识史前社会,除了借助考古发现,还可以借助远古传说,在传说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问题12:阅读教材第三子目,自主梳理传说中从黄帝到尧舜禹时期的发展脉络。

在完成梳理后,教师讲述:传说有无依据呢?它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历史的影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历史的面貌,也是史料来源之一。有的传说也能与考古发现相吻合。如有考古学家认为,依据地理位置和存在的时间推断,陶寺很可能就是远古传说中尧的都城。“一般认为,属于新石器末期的龙山时代与文献史籍中尧,或尧舜,或尧舜禹所处的时代大体相当。其中陶寺文化大体上属于传说中以‘尧舜禹’为代表的那个时代已基本为学者们所认同。”

设计意图:近百年前,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以“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结合来考证古史。后来,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如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等人,并未停留在“二重证据法”的互证上,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神话、传说材料重新加以解释,用社会经济形态学说揭示神话、传说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建构起新的古史叙述体系。吴泽认为,“每一个传说人物虽是神化的,但是附着这些人物上的种种传说,确是各自反映着在原始社会中某一时空间或某一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制度、思想与观点的(当然在这些传说中也有后代人的社会意识附杂着,是要除外的)”。该论断可谓精辟。本课的第三子目就是运用古史传说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进程。

材料8: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在涂山与各地部族首领会盟,前来参加的首领都带着礼仪用的玉和丝织品。)

——《左传》哀公七年

问题13:远古传说和上述材料信息,反映了什么趋势?

材料9: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问题1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早期中华文化圈内部的多元互动,既促成了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趋势,也促成了各地不同族群的交融,从而“塑造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特征和发展格局”。因此,备课时要站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高度,来认识教材第三子目“远古的传说”。这也是教材以梁启超的上述论述作为材料研读的深意。

通过探究任务4,要使学生认识到,炎黄联盟的形成,正是体现了由分散的部落到族群之间的逐渐整合;大禹治水展示了他的品德、功绩和能力,也树立了禹的权威,材料表明涂山会盟时,禹已具备一呼百应、号令天下的号召力,“所谓‘执玉帛者万国’,其实即千百个氏族、部族在整合中初步的一体化”。

探究任务4落实了教学目标3“能够从炎帝和黄帝等古史传说中提取历史信息,找寻‘多元一体’的证据”,对应学业质量水平“2.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中的“能够了解并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学业质量水平“3.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中的“能够在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史事和各种联系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初步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并在自己的叙述中加以体现”。

教师总结:

通过本课的探究,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从曙光初现到走进文明社会的历程,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史前玉器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它见证了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历程。

出示图片:第一组:《牛河梁玉猪龙》《陶寺龙盘》《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图略)

第二组:《良渚神人兽面纹》《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图略)

这些史前文化要素被后来的夏商周所继承,形成中华文明的主脉。5000年来,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一直未曾中断;对炎黄先祖的认同与尊崇,一直被中华民族传承。我们的文明火种薪火相传,文化基因世代相承!

设计意图:“不同时期丰富的出土遗物、遗迹都为实证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提供了直观、可视化的坚实证据。”图片所示文物从两个角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第一组图片着眼于中华龙的起源与传承,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龙纹从孕育到滥觞,经过仰韶和龙山时代的发展传承,夏商时期的协和融通,最终风驰雷动、孕育成形,奠立起后世龙的基本格制。中华龙的形象,是撷取拼合多种动物交融的神物,其形成与演变过程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从仰韶时代以中原为主星,带动周边满天星斗;到龙山时代的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夏商时期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二组图片着眼于纹饰的传承,“从良渚文化综合之前多文化纹饰特征创造出神人兽面纹,到龙山时代以来多文化共享神面纹,再到早商时期早期饕餮纹的形成,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早期区域文明间历时性的传承与共时性的互动。……还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心理认同层面的‘一体化’,正是这种观念上的‘一体’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共同体的心理内质”。通过图片所示一系列文物,能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传承,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进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结语

“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新修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新增的代表性课文,凸显将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融入教材的思想,提高了教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华文明起源的整体性认识,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课内容建构的逻辑是:先介绍有关城市、社会权力、国家和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念,再通过具体的文化遗存介绍说明早期国家形成的时间、基本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并和远古传说相印证。这一内容建构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逻辑,即完整呈现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过程及其关系。

本课的挑战在于如何把历史发展的逻辑和教材的逻辑结合起来转化为学生认识的逻辑,这就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探究问题,带领学生透过考古发现,揭开一个个谜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考古揭秘的乐趣、感受历史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寓教于乐中涵育核心素养。本设计便是尝试,敬请方家指导。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10期,由于排版限制,部分图片、材料及注释从略,如需阅读全文,请购买纸刊或电子刊物。


历史教学编辑部
促进历史教学的繁荣与发展,沟通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普及历史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