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2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摘
要
2023年8月版初中教科书将“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合编为一节课,教师反映,不知怎样建立“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联系。笔者深入研究教材,认为这节课的基本问题是厘清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时空定位,从而认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深入学习则应分析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与应对边疆危机中的作为,还可以对清政府的作为进行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的教学均以教科书为基础,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可以实现初中阶段历史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作
者
谢彪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历史教研室副教授。
王翠霞
正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历史教师。
2023年8月第7次印刷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变动较大。2022年第6次印刷的版本以“洋务运动”为题,“收复新疆”夹叙在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子目之中。而2023年8月版第4课标题是“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分别叙述这两件事,并增加了“美日侵台”和“中法战争”,文字也略有改动。2023年秋福建省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中,专门设置了“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教学研究,训前要求每位参训教师提供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收上来的40多份设计方案来看,许多教师都厘不清教材的内在逻辑,无法顺畅建立“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之间的联系。为此,笔者特邀厦门双十中学的王翠霞老师和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的周予馨老师分别进行示范性授课。针对示范课的讨论,大家众说纷纭,教学逻辑及其主题仍然是纠结的问题。培训之前,笔者初步感知到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培训结束后再认真研读教材,发现这节课教学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教学目标可以设计由低到高三个层次。本文首先分析两位教师示范课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培训经验,然后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
一、示范课回顾
周予馨老师以人物为线索的主题式教学,可圈可点。她将重点放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介绍左宗棠的生平,以“左宗棠时代的变局、破局与困局”串联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突出了左宗棠的人物情感线,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结尾从长时段、宽视野的视角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是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再次展示了近代中国于资本主义席卷全球的场面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周老师的教学以情境为依托,以问题为链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讲述左宗棠与林则徐的命运勾连,出示左宗棠在思想上对林则徐、魏源的继承,再提出左宗棠为什么要提倡并参与洋务运动?学生能够看到资本主义潮流席卷之下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透过左宗棠的视角,更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教学较为成功。
周老师通过材料将洋务运动过渡到边疆危机,即洋务企业创办之时,边疆危机接踵而至。周老师强调:“资本主义浪潮推动着中国走向近代化,同时,资本主义也不断给清政府制造边疆危机。”世界资本主义浪潮是“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时发生的推手,逻辑关系显而易见。最后周老师说,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洋务运动,是以挽救清王朝为目的,左宗棠作为封建统治阶层的一员,他的权力来源于清王朝,没有办法改变清朝上层统治者的意愿。这种分析是片面的,也不符合历史逻辑。左宗棠官至陕甘总督,收复新疆和新疆建省,既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也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二者并不矛盾。他本人即属于上层统治者,没有改变清王朝统治的意愿。他能认识到新疆在西北边防的重要地位,并以此说服清政府做出决策,说明他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把左宗棠与清政府割裂开。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注意准确表达。
另外,教材以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中心,中法战争和台湾建省被轻轻带过,使得边疆危机没有全面展示出来。洋务运动也没有展开,其与边疆危机的时空关系相应也没有建立起来。初中生第一次学习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个时段的历史,会产生一定的历史割裂感。
王翠霞老师的示范课以讲述为主,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新课,简明扼要地列举了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她运用直白语言叙述李鸿章日记中的相关史料,降低了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她还用视频资料,如湘江夜话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比较适合初二学生的特点。然而,课件使用过多,有眼花缭乱之感。利用熟练制作课件的优势进行教学,这是很多青年教师的教学倾向。但是电脑作为工具只能辅助教学,过度运用,忽略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则适得其反。另外,对边疆危机部分与洋务运动的关联讲解不清楚,导致整体主线不明确,缺乏整体设计,这是明显的不足。
两位教师的示范课都暴露出对教科书理解的不足,研究教材仍然是教师的基本功。2023年8月版的教科书将这两件发生在一个时间段内的事并列在一节课,是很明显的变动。备课时理应追溯,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时期内忧为主,太平天国失败后,外患为主。面对外部威胁,清政府力图自强、自救,因此有了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新疆和台湾建省等举措。确定这节课的主角是清政府,也就抓住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个时段的历史特征。初中学习达到这个认知程度就可以了,深入学习是更理想化的目标。以左宗棠为核心,以情感教育为目标应当肯定,但不可顾此失彼。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教师才能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把控知识范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深入研究教材还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只有掌握教材,教师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成效,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去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是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的逻辑。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逻辑,让他们能够区分教材中的事实陈述与历史结论,建构起若干历史事件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教材和文献中发现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如此,教师应该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教师不善于思考,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教师掌控课堂节奏的关键在于目标和逻辑。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它指引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和决策教学活动的方向。明确的目标帮助教师保持专注,确保课堂节奏紧凑而有条理。同时,逻辑结构确保了教学的连贯和层次。历史是一门相互关联的学科,使用合理的逻辑结构将历史知识进行分类、排序和串联,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因果关系。目标和逻辑与教师的教学管控密切相关。设定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活动,而合理的逻辑结构有助于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动力和学生参与度。因此,历史课堂中的目标和逻辑是教师掌控课堂节奏的关键。
二、深入教材研究
2023年8月版教材的改动,最具教学启发意义的是导语末尾增加的一句话:“清政府是如何应对边疆危机的?”这是说清政府是应对边疆危机的主体。导语开头说:“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那么,应对边疆危机是不是清朝统治集团的自救行为?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就是救亡图存,事实上,救亡图存的第一个主体是清朝统治集团。洋务运动是自救,应对边疆危机更是自救。左宗棠既是洋务运动的主角之一,也是收复新疆的主帅,他做这两件事都是积极主动的,目的是一样的。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冯子材都是食清朝俸禄的官员,都属于统治阶层,他们都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又是抵抗外敌入侵的中坚力量,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如果朝廷不认可,左宗棠无法收复新疆。同理,刘铭传、冯子材的抵抗都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体行为,都是清政府这个主体的一部分。导语中的这句话点出了这节课的主题: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朝统治阶层进行应对,自强、自救是这节课的核心。
洋务运动的时间段课文交代为:“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边疆危机也集中在这个时间段。“19世纪60年代”在课文中出现4次:洋务派开始创办军事工业,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出现5次:洋务派开办民用工业,日本派军队侵台,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清军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实际上,创建新式海军也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收复新疆同时并举。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的事件则有收回伊犁和新疆建省,中法战争与台湾建省。对于初学者,时空观念十分重要,要提示学生注意,不是洋务运动在前,边疆危机在后。
课程结论依旧。教科书说:“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再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即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自强图存的一项重要运动,其根本目的是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但其核心目标旨在维护而非变革现存的封建制度,使它没能领导中国走向富强。尽管洋务运动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诸如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铁路和矿山等,但整体上未能推动中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和国家富强。另外,边疆危机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结果。高中必修教科书说:“洋务派期望洋务运动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强调“后来的事实证明”主要指甲午中日战争,也就是说,边疆危机还不能证明洋务运动失败。那么,初中这节课如何处理教科书给出的结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创办军事工业,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那么,洋务企业制造的军火在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备课时有必要弄清楚的细节。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课文分别叙述,而事实则是同步发生,这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认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是这节课的基本问题。分析清政府实施洋务运动与应对边疆危机的目的,以及晚清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这节课深入学习的焦点。在此基础上做历史评价,这是训练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而将这一历史议题的复杂性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则是教师授课都要面对的难题。
一般认为,1861年曾国藩建立安庆内军械所是军事工业的起点。至1867年,上海、南京、天津三地的机器局规模最大,江南制造总局最优。这些企业都在李鸿章控制之下,他掌控的淮军率先得到这些军工企业所制造的枪炮。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的“裁湘留淮”计划使淮军日益做大做强,左宗棠因在西北镇压捻军而保留了一支湘军。教材提到的刘锦棠就是湘军将领、第一任新疆巡抚。这支湘军的新式洋枪多半购自外国。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也是日本侵台之时。李鸿章认为海防更重要,于是清政府大规模建设近代海军。而左宗棠领命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钱,“上谕命每年协调五百余万两,而实解不足三百万两。1877年,左宗棠请续借洋款一千万两,李鸿章与两江总督沈葆桢均不谓然,结果仅得半数,另由户部于库存税项下提拨二百万两。翌年,又借三百五十万两,1881年再借四百万两,共计一千二百五十万两,均由海关担保。……一部分使用西洋军火,俱于上海采购,大都来自德商泰来洋行(Telge and Co.),借款亦与该洋行有关”。看来,洋务运动与收复新疆的关系不大。
关于中法战争,教材中写道:“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刘永福黑旗军是“助越抗法”,“清政府后来也派兵入越抗法”。战事的起因说得很清楚,清政府基于传统的宗藩关系,认为有必要保护越南不受侵犯。中法交战首先发生在越南境内,而后法军攻击福建马尾和台湾基隆,福建水师覆没,中方被迫对法宣战。法国攻台失利,转而封锁台湾,台湾势若垒卵。清政府认识到,与越南相比,台湾为海防要塞,且为我国固有版图,而越南只是我附属国,且基本已经被法国全数占领。于是,借镇南关大捷胜势签署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开放中越边境通商。福建水师战败的原因,一是战舰及其火力弱于敌方;二是敌方突袭,我方指挥不力。以此海战说明清政府自强运动的失败还需了解更多的事实,将中法战争纳入边疆危机是对清政府应对举措的考量,这正是本课可以深入学习的一个基本点。
阅读教材可知,关于海防与塞防孰重孰轻之争,朝廷决策“二者并重”。这说明边疆危机引起了清政府的足够重视,他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洋务运动与收复新疆、抵抗法国入侵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领土完整。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本课所述史实的主角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由此,这节课可以设置由低到高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可以大致规定一个方向,但是一个学年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递进关系,否则无法保证课程目标的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基本决定了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换言之,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基本决定了教学效果。本课课标内容要求为:“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笔者依据课标、教材和学业质量的要求,为本课设计了由浅入深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简述如下。
(一)初级目标的可行性
初级目标:建立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时空定位,认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
培养时空观念是对学习的最低要求。由于课文首先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洋务运动,然后叙述边境危机,因此不注意时间容易造成洋务运动在前、边疆危机在后的错觉。教学可用课件,将洋务运动的时间段列在左侧,然后在右侧陆续开列边疆危机的各个事件,再附之以地图,指出事件发生的方位,这样就形成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时空联系。认识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则要不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堂提问是引导的手段。比如,左宗棠办洋务与收复新疆代表谁的利益?或:他做这两件事的目的有区别吗?刘铭传、冯子材属于哪个阶层?或:他们的社会地位是统治阶层还是被统治阶层?通过这样的问题链,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能够接近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清政府在救亡图存中的角色。这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又是教科书隐藏的问题。这样提出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他们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再提问:洋务运动和应对边疆危机的主体(或主角)是谁?新疆建省、台湾建省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是不是在努力自强、自救?由洋务运动转入边疆危机一定要强调:在洋务运动刚刚启动的19世纪60年代,外敌入侵不断发生,阿古柏政权吞噬了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美国军舰入侵台湾,面对西北和东南同时出现领土危机,如何应对,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
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只解释它是“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即可。“近代化运动”这个词比较抽象,不如说引进先进机器,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引进工厂制和股份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初级目标应该普遍适应各类教学对象,尤其是农村中学和师资力量较弱的一般中学,学生建立这样的基础知识有利于深入学习,同时有助于衔接高中学习。
(二)中级目标的可行性
中级目标:将教材关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决定它的失败作为思考点,增加有关洋务运动与应对边疆危机的史实,分析教材结论,加深认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
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学习教材关于洋务运动的结论。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寻找“洋务军工企业制造的军火是否武装了收复新疆的清军”的答案,也可寻求“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搜索这两个问题时很容易看到有关史实的介绍,并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渗入了历史问题的答案必须以史实为依据的观念。
实现中级目标仍然以教材为学习蓝本,仅在提问环节增加一个思考点。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二年级15岁的儿童,理性思维处于发生时期,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影响比较大,适当引导有利于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中级目标通过分析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相互关系和教材结论,自然过渡并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层次,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从而为达到高级目标——进行独立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级目标的可行性
高级目标:在初级和中级目标的基础上,针对清政府的举措要求学生进行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在不同时代,历史学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会发生变化。人们在不同年龄段对历史的认知也会随着经验和学识的积累而发生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教材对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中清政府的表现已经有一些是非和价值判断,但是,深入学习仍有空间,引导学生模仿史学家进行评论,理性思维发达的学生会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外部威胁都在西北部,刚学了两次鸦片战争,因此讨论海防与塞防并重的决策是否正确,有知识基础,但应该如何“防”,讨论余地很大。结束中法战争的和约是否是时?条约内容对中方是有利还是有害?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是否可以证明洋务运动必然失败?新疆建省、台湾建省于保持领土完整有何意义?思考这些问题同样可以上网寻求答案。但有些是没有答案的,教学中也不需要给出正确答案,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上述三个层次的目标是递进关系,截然分开不见得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设置问题,考量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问题既体现教学逻辑,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历史情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使学生深入思考并挖掘教科书中的信息,建立历史事件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史料自然地推断出历史结论,并举一反三,促进思维和素养的发展。课程标准和教材非常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高考也坚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不仅要详细说明困难,还要利用地图详细展示当时的地理环境和军事行动,通过视觉化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空间维度的认识,从而提升他们对历史进程中地理战略重要性的理解。如果目标定位较高,则需学生通过课外作业寻找历史细节。不能只囿于教材的表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总之,一节课所产生的问题有浅有深,不能将所有问题都抛给学生。由浅入深应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层次设置,单靠一个核心素养无法解决所有教学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灵活地掌握授课的层次性,处理好不同层次教学的难易度,更加突出素质培养。在每节课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一点点的进步,而不是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笔者在组织培训之前和之后,反复思考“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这节课的教学问题,感触颇多。中学历史教育是建立在历史学基础上的素质教育,以史学研究的眼光审读教材,以课程教学的方法建构教学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案例大概是教师最需要的。
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7期,由于排版限制,部分图片、材料及注释从略,如需阅读全文,请扫描二维码购买纸刊或电子刊物。
历史教学编辑部自办发行
从历史教学编辑部微信小店
订购2025年全年杂志
将获得独家福利!
赠送过刊盲盒1套+周边文创1份
限量放送中……
全年订阅享包邮~
*过刊盲盒每套至少6本~
不接受指定
初 审: 钱孝璇
复 审: 赵子源
终 审: 张 玮
编辑制作: 杨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