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最高。一般称病情轻的为“伤风”,病情重的叫“感冒”。同时在某一区域内流行,病无长幼,病情相似的叫“时行感冒”。
感冒的发生,主要是六淫中的风邪在气候反常,寒温失调,起居不慎,卫气不固时乘虚侵入人体,影响肺卫的功能而致。
(1)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肺卫失宣
(2)风热犯表——热郁肌腠——表卫失和
(3)暑湿伤表——阻遏清阳——流连难解
(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脉浮紧,苔薄白;或兼有咳嗽,痰液清稀;或兼有鼻塞,喷嚏,流涕。
(2)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汗出,脉浮数,苔薄黄;或兼有咳嗽声重,痰液浓稠而黏;或兼有鼻塞而干,少涕或流浓涕。
(3)暑湿感冒:恶寒,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脉浮缓,苔厚腻;或兼有胸脘痞闷,腹胀呕恶,口中淡腻,口不渴,便溏尿黄;或兼有咳声重浊不扬,咯痰色白黏稠。
(1)风寒感冒:祛风解表,宣肺散寒。以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可加灸。
(2)风热感冒:疏风清热,宣肺利咽。以手太阴、手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禁灸。
(3)暑湿感冒:清暑化湿,宣肺疏表。以手太阴、手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禁灸。
(1)针灸治疗感冒,疗效肯定。风寒感冒,还可以自服葱白生姜红糖汤。
(2)感冒严重者,可以配合耳针疗法,取穴有肺、气管、三焦、交感、皮质下。其操作方法是每次取5~6穴,用强刺激手法,留针10~20分钟,每天针刺1次。
(3)经常感冒者,可以经常自我按摩迎香、合谷穴1~3次;或者用艾炷灸足三里,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笔者在从事50多年针灸工作的基础上,将自己在针灸教学、针灸临床和相关针灸内容研究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各部分的规律性、特殊性、实践性,以帮助针灸专业的学生和针灸爱好者尽快掌握针灸学的内容,尽可能提高针灸疗效,从而使针灸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对中医、针灸医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针灸知识、掌握针灸技能方面有所帮助。对针灸研究生在设计课题、完成研究方面有所启迪。对广大的针灸爱好者在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所贡献。
作者简介
刘世琼,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甘肃省继承老中医药人员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69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曾任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基础教研室”主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50多年,善于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编著多本教学辅导资料。临床长于用针灸配合刺血、刮痧、按摩、头针、耳针等疗法治疗伤科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同时重视“子午流注”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4项,参加编写医学著作7部(其中主编4部,参编3部),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或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