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脉证合参辨明虚实

健康   健康   2024-10-21 11:02   北京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肺经郁热,内热郁闭上蒸面部;二是阳明热毒上蒸面部;三是血分热毒郁滞面部。

 胡珂教授认为,治疗痤疮除需注重面容皮损外,当结合全身的症、舌、脉,四诊合参。对于临床常见的阳明毒热型,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于肺经郁热者,则多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但我们在临床中常遇到很多患者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凉血等方药治疗本病只能暂时控制或根本不能控制病情,长期使用导致下焦虚寒,气血瘀滞,痤疮色暗,此起彼伏者并不少见。加之西医对于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的过度使用,造成阳虚体质之人比比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痤疮颜色虽呈红色,但是伴有畏寒肢冷,手足冰冷或手足湿冷,腰腹觉冷,舌淡嫩,脉沉细弱或沉微等阳虚表现。究其原因实为辨证不清。所以,在审察病机之时,我们首先要辨清阴阳及寒热虚实,如若属肺胃积热或热毒郁滞则会伴有口苦、口臭、口渴饮冷、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脉滑数有力;阴虚阳亢者,则会伴有潮热,舌质红无苔或脉细数无力。胡珂教授认为,脾肾之阳气分别居于中焦和下焦,各有其所,如果过用寒凉,阳气易被寒湿阴邪所迫,不能居其本位,如果表现在面部、口腔、咽喉等就形成了痤疮、溃疡、咽肿等。这类痤疮、溃疡大多颜色略淡,溃疡底部为白色,疼痛较轻,脉象沉弱或沉微,此乃阳虚火浮之表现。临床中虚阳浮越与实火上炎皆有上热之证,且往往较难区分。其重点就在于虚实之有别,阳虚火浮之火为虚火,其上热之证颇似实热,但阳浮于上,则火必衰于下,故其脉必有虚象,或脉沉细弱,或浮大而重按无力。临证时需注意脉证合参,方能无误。


【案例一】


刘某,女,23岁,2009年3月6日就诊。自诉近2个月来因过于劳碌,又偶进辛辣之品,致颜面及额头骤起米粒大小痤疮数处,以红色丘疹为主,局部肿痛,自用黄连上清丸、痤疮平软膏、甲硝唑软膏等效果不佳,反致病情更甚,额头部再起皮疹10余处且部分化脓并融合成片。平素常感畏寒神疲,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大便时有稀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虚火上浮。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原。处方:制附片20g(先煎40分钟),龟甲15g,黄柏8g,砂仁15g,甘草20g,肉桂8g。服上方7剂后,颜面皮疹未再发,原有皮疹部分消退,局部肿痛有所改善。原方加减再进7剂后,颜面及额头部红色斑丘疹皆退,仅留下陈旧性瘢痕及色素沉着。


1个月后随访,瘢痕及色素沉着均已消失,痤疮未再复发。



本例患者素体属脾肾阳虚,阳气失于固守,久则浮越于上,而见上假热下真寒之证。患者不识其中之真假,妄服清热寒凉之品,终致病情加重。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方中肉桂、附子辛热,温补脾肾,引火归原;龟甲甘寒,滋阴潜阳;佐黄柏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砂仁醒脾和胃,制阴药之滋腻,兼畅中焦,利阳气下潜之通路;甘草调中,又可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全方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引火归原之功,使上热下寒得除。从阴引阳,引火归原之理,于此可见一斑。


【案例二】


黄某,女,30岁,2017年3月就诊,自述痤疮半年余,曾反复于当地医院门诊诊治,采用红霉素软膏外用,同时间断口服中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化裁方治疗,往往服药期间病情控制尚可,然每用清火药即发泄泻,且停药后随即复发。此次就诊见脸部多发痤疮,以额头及下颌较多,痤疮色暗,摸之内有硬结,平时饮食稍有不慎即易腹泻,精神尚可,食欲不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脾阳亏虚,胃热熏蒸,上热下寒之证。选用甘草泻心汤加野菊花、紫花地丁治疗。处方:甘草20g,干姜8g,法半夏8g,黄芩8g,黄连3g,党参10g,大枣1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上方连用2周后痊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本例痤疮患者,久用寒凉之品,致脾阳亏虚,无力旋转气机,出现脾不升清,中寒不运,而见大便溏薄,食纳不佳,其舌、脉及症状虽无热象,但其能发为痤疮,则不离热,此热为寒湿郁久,胃浊不降,胃气壅滞所化,此为病机之关键。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治疗上万不可单纯温阳或单纯清热,如此案中患者之前所服方药,单以清解之法,虽可清阳明热毒取效一时,然苦降败伤脾阳,致使脾阳虚无力升清,胃气壅滞而无力降浊,升降不及,加重病情。此时治疗宜斡旋中焦气机,升脾降胃,用药宜温清并用、攻补兼施。此案中胡珂教授选用甘草泻心汤化裁,辛苦并投以平衡升降,寒热并用以燮理阴阳。方中甘草解毒疗疮,调和诸药;党参、大枣补中益气;半夏、干姜辛通气化,和胃消痞,温中散寒;黄芩、黄连、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寒清热泻火,解邪热之郁。寒热相伍,辛开苦降,开结除痞。诸药协同,使中气健运,寒热消散,升降调和,阴阳通达,则诸症得消。


好书推荐

给大家推荐《胡珂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胡珂教授数十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的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学术思想”从5个方面介绍了胡珂教授对于脾胃病辩证与辨病的理解和应用;第二章“临床经验”介绍了胡珂教授对12种消化系统疾病和6种杂病的临证体会和诊疗感悟,并附有代表性医案;第三章“经方发挥”介绍了胡珂教授对于桂枝剂、麻黄剂、柴胡剂、泻心汤、四逆散、乌梅丸及附子剂的临床加减应用,同样附有医案加以佐证。


医家简介


胡珂,1956年10月生,江西新建县人,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崇尚经典,师承名家,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口腔、咽喉、食管、胃肠、胰腺疾病,如口腔溃疡、咽喉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便秘、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腹泻等;亚健康、内伤杂病的中医调理。为国家级课题《浅表性胃炎中医优化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模式研究》分中心负责人,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胃肠病科研课题研究多项。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50余篇。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zhongyishuyuan0305,欢迎投稿唠嗑。
一方加减治愈4年干眼症

扶正祛邪,合方加减治肺癌

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中医出版
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社资源打造的精品公众订阅号。有名医、有好书、有故事、有资讯,态度严谨认真,内容生动活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