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故当以《灵枢·小针解第三》为是。若考诸《黄帝内经》之补泻及手法,除疾徐外,归纳起来大致不外下列数项。
(1)逆顺迎随
(2)呼吸迎随合以天光
(3)轻重疾徐开阖
(4)浅深开阁
(5)旋转开阖
若将上列疾徐、逆顺及呼吸迎随、浅深、轻重、开阖、旋转等刺法子以分别组合,则可构成下列之补泻术式。
补法:因呼内针,轻而徐人(按天地人三部进针)刺浅,左旋行九阳数乃至老阳数,因吸而疾出针,疾闭其孔。
泻法:因吸内针,重而疾人(直插至地部)刺深,右转六阴数乃至老阴数,因呼而徐出针(按地人天三部出针),不闭其孔。此外,在应用上列补法术式时,结合左旋而略插之,应用泻法术式时,结合右转而稍伸之,则可既易于旋转又易使气至,从而达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之效应。但不必拘泥于寒热,因为针下之寒热不只因手法,尚需结合其他条件,而且寒热也非气调与效之信的唯一标志。
《灵枢·终始第九》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大如故而益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大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以及《灵枢·小针解第三》之“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言补者怭然若有得也,泻则怳然若有失也”等均为补泻效应之标志,而必须予以考虑,故不能仅就寒热而论补泻,兹举例说明之。
病例1
刘某,女,27岁,农民。1982年7月某日就诊。因悲愤而服未经稀释之敌敌畏50m,经抢救复苏并住院治疗2周,继发末梢神经炎。查:四肢痿软,肌肉瞤动,双下肢腓肠肌部疼痛,两脉浮濡沉弱,舌淡红,苔白微腻,舌体震颤。双侧肘腱反射减弱,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双手小鱼际肌轻度萎缩,双足下垂,背屈不能。按脾肾受损,宗筋失养,为之用上列补法及《针灸大成》之烧山火等补法。针刺双侧太溪及手足三里,以温补脾肾调理阳明。在20次的治疗过程中,除有酸麻胀或鱼吞钩感之外从未取得热感,但病亦痊愈。
病例 2
范某,女,28岁,护士。时发荨麻疹3年。每逢发作时需服中西药物1~2周方愈,1982年夏某日又作,风团遍及全身,色赤,遇热加剧。查:脉浮数,舌质红,苔薄。诊为风热郁于皮腠之瘾疹。肺主皮毛而根于肾,肾者充肌肉,生毫毛,主固密,故为之针太溪,用前列之复式泻法及透天凉等,针下虽未获凉感,而施术完毕,瘾疹立即消退,周身亦无灼热之感。寒者热之,使之不寒,热者寒之,使之不热,即是矣,又何必求针下之寒热。
病例 3
卢某,男,60岁。患脑血栓形成及冠心病3年。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服药不已,而求针刺。查:两脉细数,舌质及两额皆红,苔薄黄,心率170次/分。按阴虚火旺之怔忡,为之用巨刺法针右太溪,尚未及施行手法即已得气有如鱼吞钩,心率当即恢复80次/分。
于兹可见,针下寒热是有其特定条件的,如《灵枢·终始第九》曰:“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者,留针反为热。”而不能将补泻之标志就认为是寒热,何况对于某些寒证或热证即使取得针下寒热的反应而病不衰去者亦有之,故而“凡刺之属……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灵枢·终始第九》)等论述就较为中肯。
给大家推荐《针苑英杰:张士杰》,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书
内容简介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