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冷,即手足冷,或称“手足清”。一般冷至腕、踝,称为“手足厥冷”;冷至肘、膝,称为“手足厥逆”;冷的程度较轻者,称为“手足不温”或“四肢不温”。本症有寒热之分,历代文献中有“寒厥”“热厥”之称。《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寒厥是阳虚阴盛所致;热厥是阴虚阳郁所致。
(1)阳气衰微:由于素体虚弱,肾阳不足;或急性热病汗出过多,阳气随汗外泄;或大吐大泻,阳气暴脱;或大出血后,阳气随血虚脱,故引起本症。
(2)寒邪客表:由于寒邪侵袭肌表,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闭,卫外之阳被遏,而发生本症。
(3)热邪内郁:多由外邪化热,由表传里,里热炽盛,热极阳郁,为“热深厥深”;或外邪侵袭肝胃,气机郁滞,阳气不得通达于四肢,为“热微厥微”,而成本症。
(4)肝气郁结:多因情志不畅,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不疏泄,阴阳不相顺接,发生本症。
此外,还可见于气血不足之症,以及脘痛、腹痛等各种痛证,但系属兼症,故不予叙述。
症状:手足厥冷,甚则厥逆,兼有面色苍白,或唇青面紫,怯寒,蜷卧,或下利不止。舌质淡,脉沉微。
分析:本证型可见于中毒性休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由于阳气衰败,不能温煦于外,故手足厥冷或厥逆、怯寒、蜷卧;阳气虚脱,阴血不能随阳至面,则出现面色苍白;血脉无阳赖于推动,血液瘀滞,故出现唇青面紫;脾肾虚寒,运化无权,因而下利不止;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脉道则脉来沉微;阳虚不能引血荣润于舌,故舌质淡。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
本方回阳救逆,温中止泻。适用于阳气衰弱,手足厥冷,怯寒,蜷卧,脉沉微等。如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面赤,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下利清谷,宜倍用干姜,加葱白(即通脉四逆汤)温里逐寒,辛通阳气;若阳衰阴竭,手足厥逆,下利,汗出,脉沉微,可加人参(即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复阴。
症状:手足不温,多见于指、趾清凉,兼有恶风寒,头痛,无汗,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分析:此证型可见于各种热性病的初期阶段。由于寒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被郁,故手足不温;风寒客表,腠理失于疏通,因而恶风寒、无汗;邪干于头则头痛;邪袭经络骨节,则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属风寒束表,卫外之阳郁滞所致。
治法:辛温解表,疏散寒邪。
方药:荆防败毒散。
如寒邪较重者,宜用麻黄汤散寒解表。
症状:手足厥冷,一般不超过腕、踝关节,兼有身热气粗,面赤,心烦,口渴欲饮水,或大便秘结,小便色赤。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分析:本证型多见于伤寒、肺炎及败血症等急性热病中极期阶段。由于里热郁伏,阻绝阳气,不得通达于四肢,故手足不温;邪热壅遏肺气则气粗;扰动心神则心烦;消烁胃津,则口渴欲饮水;与肠中糟粕互结,则大便秘结;累及小肠,则小便色赤;邪热壅盛,故身热、面赤;胃津耗伤,不能上承于舌,故舌苔黄燥;热迫脉道,气实血涌,鼓动加速,故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生津。
方药:白虎汤。
如烦躁,谵语,大便秘结,热厥肢清,则宜用大承气汤荡涤实热;若邪热阻于肝胃,阳气内郁,胸胁痞闷,手足厥冷,脉象弦滑,宜用四逆散疏肝调中、和解表里。
四逆散(《伤寒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方中柴胡清热疏肝,透达郁热;芍药柔肝敛阴;枳实利气破滞;甘草和中益脾。同时,柴胡与枳实配合,能升清降浊、解郁破滞;芍药与甘草同用,能柔肝和中、缓急舒挛。
症状:手足厥冷,以指、趾清凉为多见,兼有呼吸气粗,胸膈满闷,甚则昏不知人,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分析:此证型可见于癔病等。由于肝气郁结,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故手足厥冷、以指趾清凉为多见;肝气上逆,气机闭塞,故呼吸气粗、胸膈满闷;气逆于胸,心神蒙蔽,因而昏不知人、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亦为肝气郁结,气机逆乱的征象;一般神志清醒者,多见脉沉弦,不省人事者多见脉伏。
治法:行气开郁。
方药:四磨饮。
四磨饮(《严氏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
方中沉香降气平逆,乌药调肝顺气,槟榔破滞行气。但三药都属行气破滞之品,易伤正元,故配用人参(可用党参)以顾其正。
如体壮气实,暴怒气逆,症势剧者,可用五磨饮子专攻气逆;若素体不足,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胸膈痞满,不思饮食,手足不温,可用八味顺气散调气开郁、补虚扶正。
八味顺气散(《类证治裁》):乌药、青皮、陈皮、人参、白术、茯苓、白芷、甘草。
本方即四君子汤加乌药、青皮、陈皮、白芷组成。方中乌药、青皮疏肝理气;陈皮调气和中,化湿祛痰;人参(可用党参)、甘草补虚扶正;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白芷芳香通窍。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