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针灸治疗

健康   健康   2024-10-28 13:48   北京  

定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结构及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乏力)和体液潴留(外周水肿)。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升高,既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其中后者更为多见,约占70%~80%。急性左心衰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虽较少见,但近年来也有增加的趋势。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年龄>75岁的AHF患者住院病死率是年轻患者的2倍,出院后短期内的病死率是1.5倍。年龄>75岁(每增长10岁)也可使58年的死亡风险增加55%。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冠心病等疾病生存率的提高,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患者已成为AHF的主要发病人群

流行病学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数较多,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调查显示,2014年相关患者数已经高达420万人,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数达100万人。急性心力衰竭是常见急症,预后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以内的再入院率约为50%,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医学难题。

中医病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无力运行气血所致的常见危急重症,以心悸、喘促、水肿、肝多为主症,古有“心衰”“心咳”及“心水”之名。


中医对心衰的最早描述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五脏生成》曰:“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素问·咳论》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喉痹咽肿……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东汉张仲景进一步提出“心水”的概念。《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医参》云:“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

病因

一、邪实犯心

外在风湿热毒,乘虚内侵,塞滞于心脉之中,直犯心体;内在五邪,壅遏血脉,心负重不堪,心之气力衰竭而致心衰。


2.七情内伤

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灵枢·口问》言:“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3.药食不当

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损伤,聚湿生痰,心脉痹阻,或因药物过量未适时调整,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发为此病。


4.心阳耗脱

年老体衰,或久病心阳失养,或素体心阳亏损,复因劳累、误用攻伐等损害正气,而成心阳日渐耗损,心运血行脉之功受累,导致心衰。


5.脏腑功能失调

肺、脾、肾阳气亏虚,水液不布而水肿,气不化津则咽干,“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也”,瘀水互结,瘀而化热,形成热瘀水结。

病机

心衰病位在心,与肺、肾、脾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本,血瘀、水停、痰饮(热或浊)为标,标本俱病,虚实夹杂。病情进展可突发阴竭阳脱、痰蒙清窍,或水凌心肺等急危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急救措施】

一、针灸

使用普通1~1.5寸毫针针刺列缺、内关、神门,快速进针,进行提插捻转轻刺激,得气后即拔针。


二、口服药

1.中成药

芪苈强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稳心颗粒,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2.西药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三、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中医临床证治】
一、辨证要点

心衰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故须辨别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血瘀、水停、痰饮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气虚、阳虚、阴虚的不同。


标实者:心悸胸痛,痛如针刺,口唇紫绀,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者,多属血瘀;心悸气短,端坐倚息,身肿汗出,舌胖边有齿痕,脉细或结代,多属水停;心悸咳喘,痰白难咳,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或结代者,为痰热壅肺所致;心悸胸闷,喘咳痰多,不得平卧,尿少肢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为痰浊阻肺所致。


本虚者: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短气纳呆,舌淡苔白,脉沉弱,多属气虚;心悸气短,恶寒肢冷,尿少浮肿,神志恍惚,舌暗苔白,脉沉细,则为阳虚不振;呼吸喘急,呼多吸少,不得平卧,张口抬肩,四肢厥逆,舌暗少苔,脉微细欲绝,则属阴竭阳脱的表现。

二、针灸治疗

(一)心衰处方

主穴:列缺,内关,神门。

配穴:阳虚水泛配气海、阴陵泉;阴竭阳脱配关元、神阙;痰浊阻肺配尺泽、定喘;痰热壅肺配丰隆、曲池;气虚血瘀配气海、膈俞。


方义:列缺、内关均为八脉交会穴,针刺两穴能行气活血,调整阴阳及疏通经络。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通于任脉,主治哮喘、气喘。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阳维脉。心之原穴神门可调整气血。


(二)治疗操作

1.针刺方法

普通1~1.5寸毫针快速进针,横刺列缺,进行提插捻转,得气后拔针。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心、神门、皮质下,毫针刺或行埋针法。


(2)穴位注射法:取心俞、厥阴俞、内关。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选用1~2穴,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


(3)皮肤针法:取心俞、内关、膻中,叩至局部出现红晕略有出血点为度。





好书推荐



给大家推荐《中医老年急症学》,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书)

本书将是一部内容新颖实用、材料系统完整的中医老年急症学专著,是关于对中医老年人急症学的研究范围、发展概况、基本特点、治疗原则的总称,各论分述以内科为主的老年急症的概念、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处理、内科急症的中西医诊断和救治方法,中医辩证施治以及护理措施等内容。对昏迷、休克、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老年急症的基本问题,以及心肺复苏、重症监护、现场急救与转送等老年急症救治的基本技术作了介绍。对老年危重急症的诊疗、急救及中医辩证、针灸等治疗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供各科医师,特别是从事老年医学和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zhongyishuyuan0305,欢迎投稿唠嗑。
● 【专辑·国医大师】段亚亭:“飞者升,走者降”,善用虫类药拔除顽疾

王庆其论健康


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中医出版
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社资源打造的精品公众订阅号。有名医、有好书、有故事、有资讯,态度严谨认真,内容生动活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