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总结为年迈肾虚,腰府失养,或强力,或举重,或感受风寒湿邪等,最终导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不通。
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为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此型无论湿热、寒湿、挫伤、肾虚,最终造成症状明显者都有血瘀的参与,所谓“不通则痛”,史晓林教授在治疗此类患者时,正如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言:“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通……治痹症何难。”其总结道:患者多为日久生瘀血,湿热、寒湿等病因都是诱因,主要还是瘀血作怪,因此活血化瘀必贯穿治疗始终。
经典医案
徐某,男,56岁。
主诉:腰部间断性疼痛2年余。
患者自述腰部间断性疼痛2年余,现因近期天气转凉,晨起出门受凉,腰部疼痛复发3天。自行外用氟比洛芬巴布膏稍有好转,但仍感疼痛。
现症见腰部酸痛,偶有刺痛,下肢皮肤甲错,末梢循环欠佳。舌暗,舌下络脉泛紫,脉沉涩。
查体: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左下肢腓肠肌处感觉较右侧减退。
辅助检查:腰椎MR示:L4/5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突出钙化。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生川芎10g,生当归12g,独活10g,地龙10g,莪术9g,三棱10g,煅瓦楞子12g,炒麦芽15g,神曲15g,炒杜仲10g,生黄芪30g,防风9g,桂枝9g。
14剂,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自述症状改善明显,腰痛减轻,查其脉较前涩感稍好,舌下络脉未见明显泛紫,但舌体有齿痕,大便黏腻,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阳春砂6g,炒白术12g,生泽泻10g,炒车前子15g。
三诊:患者腰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舌淡红,苔淡白,脉弦,效不更方,二诊方再服1个月。
生:对于气滞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腰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我们首先要明确其病因。该患者年过半百,肾中精气本就不足,腰部间断性疼痛2年余,现加之寒邪侵袭,腰痛复发,且影像学提示椎间盘突出,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老,气机阻滞,血液运行欠佳,故下肢皮肤甲错,末梢循环不佳,而脉沉涩,舌下络脉泛紫也证明了患者主要属于气滞血瘀证。
生:对于气滞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我们在治疗上应该注意什么?
师:在治疗方面不仅要注意补肾,还需要活血化瘀。方中独活、川芎、当归活血化瘀止痛,莪术、地龙、三棱破血逐瘀加强活血之效,杜仲补肾中精气,黄芪、桂枝温阳化气,煅瓦楞子、炒麦芽、神曲健脾消食,加用防风防止患者出现外感症状,方中各药各司其职。
师:当然,我们在治疗某一疾病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比如该患者在二诊时大便黏腻,舌体有齿痕,此为体内脾虚湿盛,故加用阳春砂、炒白术、生泽泻、炒车前子健脾化湿。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骨科疾病中医多以手法治疗为主,但对于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辅以中医内治法,效果较好。本书主要介绍浙江省名中医史晓林临床治疗颇具特色且临床极其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间突出症三种疾病,每章首先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治法,列举的临床验案,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现辨证要点、诊疗思路、治疗特色,以及在诊治过程中一些非医疗因素的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