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十代中国留学生史

文摘   2024-10-26 14:04   江苏  

昨晚吃饭,席间谈到孩子们留学与否的选择,于是有了这篇中国150年来的留学史,共分为十代人。


其中,最后两代为建国后的留学潮。


第一代

1872至1875年 百名幼童


中国第一代官派留学生是著名的120名留美幼童。


由耶鲁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容闳提议,曾国藩、李鸿章奏请慈禧批准,从全国选招的12到15岁的孩子。


1872至1875年,孩子们分四批赴美留学,分住在新英格兰地区几个州的百姓家中,计划先读中学,再进大学。


很快,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就爆发了。


有的孩子剪掉了辫子;有的孩子脱掉了长袍马褂,换成了西装;有的孩子对师长不行跪叩礼了;有的孩子则跟着房东去教堂,信耶稣了。


孩子们对新文化的拥抱,惹怒了“选带幼童出洋肄业局”正监督吴嘉善和驻美公使陈兰彬。他们认为学生离经叛道,不读儒书,目无师长,沾染恶习,有以夷变夏之险。


时刻警惕和平演变。


1881年,不顾容闳反对,吴嘉善奏请慈禧批准,撤回了全部幼童,遣送回国。


船到上海登陆时,孩子们像一群罪犯,被清兵押送,关押起来,最后不问所学而分配到全国各地。


虽然如此,这批开眼看过世界的首批留学生少年,还是有不少以后成为了晚清民初的优秀人才。比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等。


第一批科技留学计划以失败告终,容闳失望之余,在百日维新后转至美国终老。


詹天佑


并不是所有的幼童都乖乖回国的,詹天佑就是最出名的叛逃者,他跟学长容闳一样,考进了耶鲁大学机械系。


詹天佑学成回国,成为了中国自己铺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越江大桥钱塘江大桥1937年建成通车。总设计师茅以升,为1921年的留美学生。


茅以升是第四代的留学生了。


第二代

1877年,海军大留学


1877年是光绪初年,那一年清朝海军派出了近百名学生去英国等欧洲各国留学。


他们回国后,均担任各级海军将领。其中,在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有:


刘步蟾,1852—1895,北洋海军右翼总兵、旗舰定远号管带、代理提督。


林泰曾,1851—1894,左翼总兵兼镇远号管带,后任提督。


林永生,1855—1894,左翼左营副将兼铁甲舰经远号管带。


黄建勋,1853—1894,左翼左营参将兼快速巡洋舰超勇号管带。


严复


这批海军留学生中,更出名的人物是严复。


严复,1851—1921,1877年留英。1879年,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毕业。


严复没有从军,而是选择了翻译工作,成为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严复首次把亚当斯密的《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和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等8种科学名著译成了古文体的中文出版,为传播现代科学做出了属于他的时代贡献。


第三代

1900年代,送了清朝老命的留日潮


1894年,甲午海战打了8个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8年,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软禁了光绪,捕杀了谭嗣同六君子。


1900年,八国联军19000人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西逃西安。清朝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银子,分40年还清,本利共9.82亿两,是为庚子赔款


留学生进士


处于崩溃边缘的清朝,不得不采取了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教育制度,停科举,废八股;以日本为楷模,鼓励留学;从留学生中遴选进士、举人。


1910年,第一代留学生中的詹天佑、第二代留学生中的严复、马来西亚华侨辜鸿铭等,成为了第一批留学生进士。


留日潮


1898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

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书甚繁,不切要害,东人已删而酌改之。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若自欲求精求备,再越西洋,有何不可?


1903年,朝廷采纳了张之洞奉诏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运动形成高潮,每年赴日青年多达万人。


二十世纪初的十年中,留日学生总数至少有5万人。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和地方分会主盟人,包括孙中山、胡汉民、黄兴、邓家彦、汪精卫、宋教仁、秋瑾、蔡元培、廖仲恺、徐锡麟、吴玉章等,都是留日学者。


此后两年内,有960多位留日学生加入了同盟会。


令发起留日潮的清朝朝廷始料不到的是,留学生们回国后,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在清末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归国留日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四代

1909年至1945年

庚子赔款,1971名清华留美学生


庚子赔款是1900年签的。


1907年,传教士明恩溥说服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注意,不是打二战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哦。


美国分到的庚子赔款约3300万两白银,按每两关银折0.742美元计,共2444万美元。这笔钱扣除美军成本消耗支出后,还有1078万美元。


罗斯福总统提议将这笔千万美元资金,用于中国办高等教育和中国学生留学。


1908年,参众两院批准了罗斯福总统的提议,规定此款应由美国人掌握。此后,英法日等国也都效法美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兴办中国高等教育。


1911年,中国为选拔和预培留美学生,建立了清华学校。而清华首任校长就是第一代留美幼童中的唐国安。


1909年至1929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967人。


1929年至1937年,四次招考,共派送104人。


1938年至1945年,两次招考,共录取派送39人。


以上总计,由清华选派庚款留美学生共计1971人。


并且这1971名留美学生,按规定有80%学理工科,20%文科。


可见,清华是重理科、轻文科的呀。


叶企孙(物理)

吴有训(物理)

胡刚复(物理)

赵忠尧(物理)

施汝为(物理)

周培源(物理)

胡明复(数学)

侯德榜(化学)

杨石先(化学)

秉志(生物)

高士其(生物)

梅贻琦(电机)

顾毓琇(电机)

何杰(地质)

竺可桢(地理、气象)

张钰哲(航空)

钱学森(航空)

钱伟长(力学)

梁思成(建筑)

张光斗(水利)

周仁(冶金)


以上这些开拓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代人,都是各届庚子赔款留美学生。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自费赴美求学的,因此1909年到1945年,留美学生总数达到三四千人。


这些美国留学生,很多人成为了中国的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栋梁,为中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13年,回国的留学生在北京成立了欧美同学会,共同寻求救国拯民、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道路。


欧美同学会至今仍然生机勃勃。


第五代

1915年,勤工俭学,革命年代


从1915年开始,终于到了革命年代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始了留法勤工俭学。


1902年留法的李石曾、1907年留德的蔡元培、1901年留日的吴稚晖、1903年留日的汪精卫等人提倡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会,招寻自愿赴法求学的青年。


在河北高阳县办留法工艺学校,为贫寒子弟留法做准备。


李石曾还组建了法华教育会,与法国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为留法创造半工半读条件。


1916年,已接待100多人。


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


此后,延续了20多年,为中国的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才。


著名的共产党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


严济慈、童第周、徐悲鸿、钱三强、肖三、冼星海等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也都随赴法留学潮,在法国学习工作过。


第六代

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


随着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革命从法国转移到苏联,留学生们也都去了红色国都。


东方大学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1920年5月,莫斯科东方大学建立,全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东方大学招生对象是苏联远东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革命青年。


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王一飞、柯庆施、彭述之等,首批去东方大学学习。


1923年以后,朱德、邓小平、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聂荣臻、李富春等,也从西欧转到了东方大学。


中山大学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东方大学中国部改名为孙逸仙大学,又叫中山大学。


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选送一批人去中山大学。


张闻天、叶剑英、王稼祥、博古、罗亦农、许光达、杨尚昆、伍修权、乌兰夫、廖承志、刘伯坚、谭平山、蒋经国、屈武、谷正纲等,都在东方大学或中山大学学习过。


1926年,中山大学在校生340人。


1927年,中山大学在校生达到800人。


1930年,中山大学关闭,留学生总数当在千人以上。


另外,1922年,联共布远东局还在满洲里开设政治学校,毕业后分送苏联各大学深造,共接收中国学生310人。其中,广州180人,上海、北平、天津共100人,湖南、云南、黄埔军校各10人。


那些被杀害的留学生们


杨暗公,1898—1927,1917年留日

汪寿华,1901—1927,1921年留苏

孙炳文,1885—1927,1922年留德

李大钊,1889—1927,1913年留日

陈延年,1898—1927,1919年留法勤学

陈乔年,1902—1928,1919年留法勤学

赵世炎,1901—1927,1920年留法勤学,1923年留苏

张太雷,1899—1927,1921年留苏

王一飞,1898—1928,1921年留苏

傅烈,1899—1928,1920年留法勤学,1924年留苏

罗亦农,1902—1928,1920年留苏

向警予,女,1895—1928,1919年留法勤学,1925年留苏

彭湃,1896—1929,192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

郭隆真,女,1894—1931,1920年留法勤学,1924年留苏

王步文,1898—1931,1925年留日

蔡和森,1895—1931,1919年留法勤学

刘伯坚,1895—1935,1920年留法勤学,1923年留苏。


第七代

1927年到1937年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留学生


1927年到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也称为十年内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在红军与国军大战的这十年间,赴欧洲、苏联的留学生绝大部分成为了优秀的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支柱力量。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继续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官费留学生,每年有100人左右,最多时每年达1000人。


此外,自费留学人数也日益增长。除清华大学继续选派庚款留美生外,英法所退部分庚款和一些慈善机构的支持也有利于中国留学潮保持不衰。


并且与前面6代留学生不同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第7代留学生们很多毕业后长期留在国外工作,战后回国时已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熟悉现代产业技术的工程师,为中国科学研究体系和工业基础的建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八代

1938年到1948年

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留学生


抗战期间,留学人数锐减,1938年到1941年仅有300人左右出国留学。


抗战胜利后,全国上下渴望进行和平建设和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战争时期中国武器装备的落后,激励了新的留学热潮。国民政府制定了《自费留学生派遣办法》,为大批学生和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创造了条件。


原子弹


其中,李政道(物理)、朱光亚(物理)、唐敖庆(化学)、孙本旺(数学)、张瑞(化学)这5名是蒋介石亲自选派,准备去学习造原子弹的。


1946年,蒋介石找吴大猷、曾昭伦、华罗庚问,为什么中国不能造原子弹。


答曰,中国缺少人才。


于是,蒋介石委托这三位科学家立即选派并护送一批最优秀青年去美国学习,回来造原子弹。


1946年9月,被选中的李政道这5人从上海起程去美国。但美国政府以原子技术对外国保密为由,拒绝接收。吴大猷、华罗庚不得不宣布解散,请各位自寻出路。


***

报效祖国

***


到1950年,滞留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有5000多人。


其中,美国3500人、日本1200人、英国443人、法国197人、德国50人、丹麦和加拿大各20人等。


他们大多数是抗战前后出国留学工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和老一代科学家们召唤学子们回国工作。


1949年到1954年,经过坎坷挫折和艰苦不挠的斗争而回到祖国的有1424人。


1424除以5000 = 28.48%,三成归国。


其中,美国937人、英国193人、日本119人、法国85人。


地质学家李四光1904年留日,1917年留英,1950年李四光冲破重重险阻回到祖国,领导开创了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到20世纪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已达50%比例。


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是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迫使美国停止扣留而回到祖国的。


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共172名,其中158位是归国学者,占92%。


1994年,中国工程院于成立,首批院士92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有21名是归国学者。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共63人,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过的42人,占三分之二。



*****************

*****************


第九代

1950年代,建国后的首批留学生


建国啦!


4821苏修特务案


1948年8月,党中央就批准由东北局选派21名青年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50年代都回国工作了。


后来,这批人在文革期间,被四人帮称为:4821苏修特务案。


于是,1948年的首批21名留学生,就有了4821之名,从此传开。


4821拉开了共和国大规模向苏联、东欧各国公费派遣留学生的序幕。


国际儿童院


在4821以前,还有24名老留学生,他们是在国际儿童院长大的中国革命先驱和烈士子女。


他们以苏联公民身份进入各大学,1951年后转为了中国留学生。


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派遣留学生


中央成立了由聂荣臻、李富春、陆定一主持的留学生派遣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留学生派遣工作,与经济建设计划相协调。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


50年代


50年代,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

1950年,35人

1951年,381人

1952年,231人

1953年,675人

1954年,1518人

1955年,2093人

1956年,2401人

1957年到1960年,开始减少,每年约400到500人。


据教育部统计,1950年到1963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


其中,苏联8357人,东德273人,捷克238人,波兰160人,匈牙利88人,罗马尼亚75人,保加利亚68人,阿尔巴尼亚23人,剩下的为西欧和亚洲各国。


留学生津贴

1952年8月,中苏政府签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苏联高等学校学习之协定》。


由苏联政府支付中国公民在苏联高校学习时的生活费和学习费,大学生津贴每人每月500卢布,研究生每人每月700卢布。


然后,中国政府再向苏联政府偿还本协定上述各项费用的50%。每年分两次,按非贸易付款协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汇入苏联国家银行所开账户。


也就是中国、苏联各出一半。


60年代


中苏关系紧张之后,派出的留学生人数进一步减少。


1964年以后,基本停止向苏联派遣,改向西方各国。


其他留学生


上面说的是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除此以外,还有军委派出的军事留学生800人,共青团中央派出的留学生138人。


另外,一五期间,工业部门独立派出7800人去苏联、东欧工厂矿山对口实习工艺技术和管理,其中管理人员609人,工程技术人员4876人,工人2291人,其他44人。


以上,50至60年代共派出18000多名留学人员。


这1万8千名留学人员全部回国,全部无条件服从分配,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年华,成为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希望所系


1953年,周总理对留学生说:

三五年后,你们一定能接替我们的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你们今后的任务比我们这一辈更重。


你们要好好学习,汲取外国的长处,化为我国的长处,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现在我们更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知识,这一光荣任务放在你们身上,需要你们学好为祖国服务。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邓小平访苏期间说:

这些学生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好好爱护,严格要求;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苏联援助


苏联政府先后派出8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华工作,计1951至1953年1210名,1954至1957年5000名,1958至1960年2024名,1960年全部撤走专家时有1390名。


同一时期,中国使用苏联优惠贷款26.5亿美元,年利1%,用以引进各种技术装备和物资。


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援助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为过。


薄一波说,50年代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不应忘记。


磨难


世事如大海,无日不风波。


运动不断的年月,以及文革十年大乱。那些建设新中国的知识界中坚力量,捧着一颗心在奉献着的归国学者们,在一个接一个运动的冲击下,惊疑彷徨,不知所措。


批判、斗争、牛棚、放逐。


留学生无人不是特务,留美的是美国特务,留苏的从4821起都是苏修特务。


老一代科学家们变成了反动权威。部分学者在人格丧失后,不堪受辱,拂袖弃世而去。


第十代

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潮


岁月蹉跎,转眼已是80年代。


1978年6月,邓小平公提出:

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我们要从外语基础好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派一批到外国进大学,今年选三四千人,明年派万把人。这是加快速度的办法。


现在我们的格格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另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也可能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教育部要研究一下,花多少钱都值得。


与欧美诸国的交换留学生协议


1978年7月,美国总统卡特的科技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向我国方毅副总理发出邀请,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去美商谈今后几年:中国计划派出的学生人数、专业兴趣、学习课程的性质,以及选拔到美国学习的学生事先的准备工作。


1978年9月,与美国达成协议后,国家教委又于1979年与英国、埃及、加拿大、荷兰,1980年与意大利,1981年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1986年与澳大利亚等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潮


1978年12月,与西方世界隔绝30多年之后,首批50名赴美留学人员抵达华盛顿,进入各高等学校。


1978至1989年,接下来的10年中,国家教委派往各国的留学生达到96100人,其中公费派出29990人。


96100!远远的超出了50年代留苏和东欧的18000人。


海外科学界的支持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祖国打开了大门,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们,受到了海外科学界的热烈拥抱。


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是李政道发起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 到1986年,此计划招收了700多名留学生进入美国大学。


1981年,康奈尔大学吴瑞教授,把CUSPEA扩展到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简称CUSBMBEA。


1981年,复旦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多林教授于发起了中美化学研究生计划CGP.


1982年,丁肇中提议设立了实验物理研究生培养计划。


1982年,陈省身倡议并组织实施选择赴美数学研究生项目。


都是数理化生项目呢。果然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呐!


此外,海外民间和官方的各种基金会也提供了热情赞助。


首先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的有美国李氏基金会The Li Foundation、包玉刚捐设的包兆龙留学生奖学金等。


1985年,包玉刚致信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提议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包玉刚爵士认捐1400万英镑,中国政府出资1400万英镑,英国政府从外援基金中拨资700万英镑,由英国文化委员会在英国本土实施该计划。


1986年6月,三方在伦敦签署了备忘录,成立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每年支持350至420名中国研究生和学者到英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学习和学术研究。


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向西方各国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20万人、日本5.5万人、加拿大3.8万人、英国3.65万人、德国2.6万人、澳大利亚1.78万人、法国1.63万人、俄罗斯1.18万人。


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统计之内。


20年50万人出国留学,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


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80年代,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完善了留学生政策: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时说:

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


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最后的话


留学生学子们意气风发,崇论宏议,荣辱皆忘,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篇章。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聚集和增大发展动力,才能迅速稳健地发展。


革命与改革开放,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主题。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八达街行走
历史是由时光点化的厚味,又回转头来,装点人们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