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写过一篇《陈布雷啊陈布雷》,讲的是陈布雷的职场往事,很受大家喜欢。
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余姚官桥陈氏家族的故事。
1
领路人,堂哥陈屺怀(陈训正)
陈布雷是训字辈,他原名叫陈训恩。布雷是他的笔名。
1907年,17岁的陈布雷在浙江大学的前身浙江高等学校念书,因为面庞丰满,被同学们戏称为面包,于是陈布雷就以面包的英语Bread的音译布雷,来作为自己笔名。
所谓: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
陈布雷能够念浙大,正是由大自己18岁的堂哥陈屺怀疏通运作而来的。
不仅如此,陈布雷浙大毕业后,到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去的也是堂兄陈屺怀的报社。
堂兄陈屺怀是《天铎报》首任社长。
1911年,辛亥革命之年,21岁的陈布雷在天铎报一鸣惊人。
他以撰述身份,也就是编辑,在《天铎报》上,一连发表了十篇《谈鄂》述评文章,宣传武昌起义,呼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
陈布雷此举,开了上海报林之最先,他也因此一时名声大噪沪上。
就在这时,陈布雷被大哥陈屺怀唤回了宁波,而这一去就是十年。
1912年,陈布雷由大哥陈屺怀介绍,加入了同盟会。
从慈溪县立中学堂、宁波府立中学堂、浙江高等学堂正科,再到天铎报、同盟会,陈布雷成长过程中所走的路,都是堂兄陈屺怀铺就的。
这就是江南家族的力量。
嫡堂长房大哥的
宁波辛亥革命
陈布雷自己是官桥陈家三房的老大,掌门人。
同辈中,唯一一位比他大的就是陈屺怀。
陈屺怀生于1872年,比1890年出生的陈布雷大18岁,是嫡堂长房大哥。
陈屺怀,名训正,1872—1943,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参与者。
1903年,陈屺怀中举的消息传来时,他人已经到了日本东京。在东京,宁波老乡赵家艺介绍陈屺怀结识了孙中山,自然也就参加了同盟会。
宁波成立同盟会支部时,赵家艺与陈屺怀就是正、副会长。
1911年11月6日,赵家艺、陈屺怀、魏炯、范贤方等发动了宁波地区的辛亥革命。
清廷道台文溥逃跑,地方保安会议正为如何行动议而未决时,陈屺怀骑着白马,高举白旗,带领他创办的育德小学堂100多名学生,臂缠白布,高呼“革命军来了”口号,占领了电报局。
随后,革命党人控制的民团商团跟着占领了道台衙门,当天宁波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仅晚于杭州一天。
陈屺怀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但他很快辞职,继续从事他的现代教育启蒙工作。
十年之后
转眼十年。
1921年,五四运动之风把在宁波待了10年的陈布雷再次召回了上海。
上海才是舞台。
31岁的陈布雷继续跟着堂兄陈屺怀干。在陈屺怀任总稽核的《商报》当编辑主任。
陈主任极其高产,以犀利的文笔、透辟的议论,每周出评论五篇,周日再出一篇短评,被沪上报坛称为“突起之异军”。
1923年,陈布雷以“畏垒”笔名撰写时评,旗帜鲜明地反对曹锟贿选,反对北洋军阀孙传芳、段祺瑞,同广东国民革命遥相呼应。
1925年,五卅惨案,陈布雷在《商报》每天发表评论,同情工农,抨击英日,紧扣事态发展,力主严惩元凶。陈主任的时评,从6月初,一直写到9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都转载了陈布雷的文章,并加了评注。
1927年2月,陈布雷到蒋介石南昌行营,开始了自己22年的文胆生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南昌行营,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对陈布雷说:
“
畏垒先生,你在《商报》上发表的时评,都拜读了,真是力透纸背,横扫千军!对北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2
文胆陈布雷
与郭沫若
郭沫若再次赞颂陈布雷,已是又一个十年之后了。
郭沫若为啥这么关注陈布雷?因为他的秘书翁泽永,就是陈布雷的外甥。
1941年,重庆,郭沫若夸奖陈布雷:“湖海当年豪气在,如椽大笔走蛇龙。”
这时的陈布雷是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主管着蒋介石的政治、经济、党务、人事、情报等事务,是蒋介石无可替代的忠贞不贰的文胆。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著名的《庐山谈话》正是出自陈布雷的手笔: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
抗战时期那些淋漓酣畅的文章,如1938年7月7日的《抗战建国周年纪念告全国军民书》、1938年12月26日的《斥近卫荒谬声明》等,也都是出自陈布雷的这支笔。
事实上,抗战期间蒋介石公开发表的演讲、谈话、书告、别录等文章共有657篇,绝大多数都出自陈布雷之手。
大公报老板张季鸾点评陈布雷是:“气势旺盛,通体不懈”。
与周恩来
共产党对陈布雷当然也是注意的。
1941年,周恩来在重庆天官府郭宅郭沫若家,对郭沫若秘书翁泽永,也就是陈布雷外甥说:
“
请你传话给布雷先生,对他的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钦佩。
但希望他的笔不要为一个人服务,要为全中国四万万人民服务。
”
陈布雷的回复很经典:
“
我如同一个已经出嫁的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了!
”
这句话出自1946年陈布雷给重庆《大公报》总主笔王芸生的信。
当时旧政协在重庆开会,王芸生、陈布雷二人以两个老报人的身份,交谈战后和平建国的问题。
此时宋美龄赴美求援了,王芸生认为,政府还应该加派宋庆龄赴苏联求援。
陈布雷说,蒋介石绝不会答应的。
王芸生说,派行政院长孙科赴苏联,总可以吧?
陈布雷答,这可以研究。
于是,王芸生径直找了孙科。孙科痛快地答应了,说只要老蒋肯派,我就去苏联。王芸生立即致信陈布雷。
过了一天,陈布雷回信,写下了上述那句话。
蒋介石待我不薄
除忠于我公之外,毫无其他私心
虽然自己比陈布雷大3岁,但蒋介石总是尊称陈布雷为布雷先生:
“
布雷先生,我是很想请你来中央工作的,这是帮我的忙。
布雷先生,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
蒋介石如此对待下属,唯有陈布雷一人。
在重庆,物资匮乏,但宋美龄每天派人给陈布雷送一磅鲜牛奶。
以忠孝为本的陈布雷自然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
这是陈布雷留给蒋介石的遗书里的话。遗书里还有:除忠于我公之外,毫无其他私心。
在这样深的境界中,陈布雷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了文士生涯:“任事于领袖左右,平日谢绝一切应酬,屏绝一切家事,俾将全部时间,自早至午夜,全归领袖之支配”。
可以说我的脑筋已油尽灯枯了
兵败如山倒前夕,陈布雷终于落花流水春去也:“可以说我的脑筋已油尽灯枯了”。
1948年11月12日,陈布雷遣走妻子王允默去上海参加外甥婚礼,叫来女婿袁永熙,语重心长地说:
“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以致不能自拔。你们千万不能卷进去,千万,千万!
”
袁永熙,地下党员,陈琏的丈夫,他们夫妻二人的故事后面再讲。
袁永熙因为在北平被捕时在悔过书上签过字,留下了污点。解放后,经刘少奇批示,开除党籍,重新入党,历经艰辛活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完全平反,于1999年12月31日离开了人世,终年82岁。
1948年11月12日,当天深夜,陈布雷给蒋介石、给同事部属、给家人一一写了遗书后,吞服了两瓶200粒的巴比妥,和衣躺在床上,飘然而去。
跟随蒋介石22年的陈布雷,在58岁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而袁永熙的妻子、陈布雷的女儿陈琏,早在1967年底文革初期就在南京跳楼自杀了,年仅48岁。
3
8兄弟、7姐妹
包括堂兄陈屺怀在内,陈布雷有8个兄弟7个姐妹。
陈布雷的6位胞弟,除大弟陈训懋16岁早殁外,其他5位,在陈布雷和堂哥陈屺怀的帮助支持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学业,均有所建树,但都迥异于从政的长兄的人生道路。
陈布雷兄弟8人是:
训正、训恩(陈布雷)
训懋、训慈、训恕
训悆、训惠、训愿
三弟陈训恕也是早亡,25岁时在巴黎生病去世。
二弟 陈训慈
东南大学、四库全书
二弟陈训慈,字叔谅,1901—1991,毕业于东南大学,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图书馆馆长。
抗日战争期间,为保护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免遭日寇蹂躏,在政府无暇顾及的情况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主任陈训慈变卖自家田产,又向亲友借贷,筹集费用,组织员工,抢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几天,将四库全书装入140箱,运至富阳。
陈训慈又将宁波天一阁的珍本、善本书籍,装箱一并运出,跋山涉水,一路转辗桐庐、建德、永康,抵达仙霞山脉深处的龙泉一小山村。
然而浙南并不安全,陈训慈又奔走呼吁,获得流亡中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帮助,借来六辆大卡车,满装《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36000册珍贵典籍,开始漫漫西行路。
1939年5月,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典籍运抵贵阳,起初藏于市郊张家祠堂,后来转至城北的地母洞。
抗战期间,每年夏季,陈训慈组织人力,将所有书籍翻晒一次。
1944年,贵州独山战事紧张,陈训慈借哥哥陈布雷之力,调车将书转移到重庆,藏于青木关。
抗战胜利后,已辞浙江图书馆馆长职务的陈训慈仍以主人翁姿态,向国民党政府力争。
1946年7月,陈训慈终于将《四库全书》运回到西湖之滨的文澜阁老家。
新中国成立后,陈训慈是浙江省政协一至六届委员。
陈训慈积极参政议政,他是在撰写一个政协提案时,推敲文句时心力衰竭而辞世的。
三名同父异母弟弟
四弟、五弟、六弟
陈训悆,字叔兑
陈训惠,字叔时
陈训愿,字叔同
三名弟弟均留学日本,回来后都从事新闻工作,在报社上班。
叔时陈训惠,在抗战期间任外交部亚东司专员,后在驻智利领事任上得知新中国成立,即宣布起义,脱离台湾当局,返回祖国大陆,在北京任职于国际关系研究所。
叔同陈训愿,是最小的弟弟,居美国,2002年曾以91岁高龄率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的子女眷属和孙辈15人,返乡探亲祭祖。
五妹陈若稀
及女儿翁郁文
陈布雷的五妹陈若稀嫁给了河姆渡村的翁祖望。
陈若稀的长子翁泽永,前文提过,抗战时在重庆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秘书,在联系八路军红岩办事处、美专街侍从室二处,传递周恩来和陈布雷对话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小女儿翁郁文
乔石夫人
陈若稀小女儿翁郁文,也就是郁文,则更传奇了。
翁郁文11岁即投身抗日救亡洪流,18岁中学毕业后参加新四军浙东纵队,加入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翁郁文在上海从事学运,并做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联合晚报》记者,曾协助她的姑表姐陈琏过长江投奔解放区。
1952年,翁郁文与乔石结成了一生的革命伴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