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子侄们在育英学校

文摘   2024-09-21 11:14   江苏  

1948年10月初,平山县西柏坡下东峪村,开始筹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小学,育英学校。


校长:刘建勋

副校长:孙统一

教导主任:屠忠顺


刘建勋校长多才多艺,育英学校的校歌就是他编写的,他还能弹一手好风琴。


东北军将领王以哲的女儿王群是学校的老师,王群老师长得白白静静,说话文雅。


老师中还有北平来的大学生。育英学校一开始有30多名学生先期到达。


学生中最远的是来自东江纵队的曾世平和杨伟立。他们在深圳集中,从香港乘船到烟台,再从烟台到的平山县。


不过毛泽东的孩子们此时并不在育英学校。那时西柏坡有中央机关小学,在西柏坡住的中央首长们的十来个孩子在那里上学。


中央机关小学班主任刘火,教师蒋英。学生有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王若飞的儿子王兴、廖鲁言的儿子廖候、叶子龙的女儿等。育英学校成立时,他们仍在西柏坡上学,育英学校迁到北京之后,他们才与育英合到一处。


这时,传来了傅作义要偷袭西柏坡的消息,上级命令学校立即转移到轱陇沟。傅作义偷袭计划失败后,育英学校又回到了下东峪村。


1948年11月21日,育英学校正式成立。


开学典礼从上午开始,领导、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上台讲话,全体师生合影留念。中午会餐,晚上看电影。


开学典礼当晚放映的电影是英语原版《米老鼠和唐老鸭》。也就是南面淮海战役还在围歼黄百韬时,西柏坡已经可以看到美国电影啦。


分班上课,一个班20人左右。课程有国语、算术、美术、音乐、体育、手工等。教室是民房,自己也盖了一些平房。桌椅和床都是新打做的,没有上油漆。不久又发下了统一的服装。规格相当高呢。


1、进城


1949年4月22日,育英学校迁往北平。


全校100多名师生集合在村口的河滩上,登上美制十轮大卡车,第一天住宿在正定县。


对,就是那个著名的河北省正定县。


宿营地是正定县的一座教堂,有一个很亮的电灯泡,不少学生第一次看见这么明亮的电灯,耀眼的灯光使人睁不开眼。晚饭是蛋炒饭,每个人都吃了好几碗。


第二天下午四点多,学校车队开进了北平城。从永定门入城,经天桥到前门。经过西单牌楼向西直驶万寿路。学校所在地是一座日本人军事学校的旧址。


万寿路育英学校,新的生活开始了。


那时候刚刚解放,安全很重要,育英学校有包括毛主席在内的许多中央首长的子女,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很严格。


上海市长陈毅有一次从上海来北京开会,中午想去看看在育英学校念书的三个孩子,被传达室张老伯给直接拒绝了。张老伯是1935年参加革命的陕北红军,他只认识陕北的中央干部,却不认识新四军的陈毅。


没看成儿子的陈毅,下午开会时跟中办主任杨尚昆开玩笑:你的工作人员执行制度真认真。


2、毛泽东和育英学校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一个侄子,一个儿媳都在育英学校上过学。


毛娇娇,苏联回来的李敏


李敏是1950年到的育英学校,梳两条辫子,清秀整齐,那时她的名字叫毛娇娇。


李敏是从苏联回来的,国语说得不好,因此在育英学校主要学国语。上课时她只学国语,数学课就自己看书。李敏比班级同学们大3岁左右,是班上的大姐。


李敏刚开始汉语说得不好,像外国人在说中国话,有点怪腔怪调。


有一次一个男同学欺负女同学,她上前制止说:不要欺负我们闺女!


不过半年后,李敏的汉语就说得非常好了。


冬天时候,李敏常用双手按摩膝盖,那是在苏联时冻的。苏联即使是冬天,女孩子也只能穿裙子,不许穿长裤。


李敏还告诉同学,在苏联吃不饱,有时还挨训。这是大家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苏联的坏话,都很震惊。


汉语学好后,李敏就跳班到高年级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离开了育英学校。


李讷,与江青的姐姐李云露


李讷是循规蹈矩的女生,平时很少说话,跟大家见面点点头便过去了。


李讷是江青的女儿,所以江青的姐姐李云露也被安排到育英学校来工作了。


李讷的大姨李云露在缝纫室专门缝补学生的旧衣服和被褥。当时是供给制,学生的一切生活用品都由国家供给,学生衣服穿得很费,要经常修补。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李云露是江青的姐姐,只知道她姓李,大家都叫她李大姐。


195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李讷给学校带来了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题词一共写了两次,第一次字体略小,第二次以浓墨大笔写的。


毛泽东的孩子陆续毕业,蒋英老师和大姨李云露也离开了学校。


从毛软新到毛远新


育英学校开学时,毛主席的侄子毛远新还叫毛软新。


毛远新是毛泽民朱旦华生的儿子。之所以叫毛软新,是为了纪念他与父母都被软禁在新疆而起的名字。


到了北京后,毛软新就改名叫毛远新了。是毛泽东按照家庭族谱的“祖恩贻泽远”的排列起名的,“泽”字辈之后便是“远”字辈了。


每年暑假,毛远新都要去江西看他的母亲朱旦华。开学后总要和同学讲一下暑假的见闻,有一张他挂着望远镜的照片,他指着照片上的望远镜说:这是方志纯叔叔送给我的。


接着,毛远新又很不自然地笑了一下。后来同学们才知道,母亲朱旦华在毛泽民牺牲后嫁给了方志纯


张少华,儿媳邵华


毛泽东的儿媳邵华,也是育英学校的学生。那时,她的名字叫张少华。


邵华作文写得极好,一次学校作文比赛她是获胜者,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文章写的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与母亲在新疆盛世才监狱中,如何照顾受伤的同志,为他们洗衣服以及与匪特们周旋斗争。


邵华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孩子,她含着眼泪读完作文时,礼堂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然,邵华嫁给毛岸青,成为毛主席的儿媳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八达街行走
历史是由时光点化的厚味,又回转头来,装点人们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