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以史鉴人

文摘   2024-10-20 10:55   江苏  

1949年,周恩来在《学习毛泽东》中写道:

毛主席开始很喜欢读古书,现在做文章、讲话常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训,运用得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


毛泽东自己说自己是: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1975年,是毛主席逝世前一年,他的眼睛由于老年白内障开了刀,视力极差。医生劝他停止读书,但他根本不听。


最后,只得为毛主席设计配制了一副特殊的单腿眼镜:左侧卧看书时,戴没有左腿的眼镜;右侧卧看书时,戴没有右腿的眼镜。


好赞的眼镜哦!


1

毛泽东最爱读的书是哪些?


毛泽东酷爱读书,尤其爱读史书。


1958年1月28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讲:

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


研究历史,目的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史中优秀的遗产,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为现实服务,而不是信而好古,迷恋过去,更不主张回到历史的后院。


100多万字的《毛泽东选集》以及后来出版的《毛泽东文集》,所引用到的历史典籍有《山海经》《礼记》《易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列子》《左传》《吕氏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等。


毛泽东最爱读的史书,首先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类正史。


二十四史


毛泽东说:必须扎扎实实把《二十四史》学好。


1952年,毛主席购置了一部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无论在京或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毛泽东都勤读不辍。直至生命走到终点时,毛主席全部通读了一遍,重点史册篇章还读了两三遍或更多遍。


因此,主席对二十四史的圈划批注是最多的。


资治通鉴


1954年冬,毛泽东吴晗谈话时说:

《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本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本末毕具,好词。


批判地读,更好的词。一看到“批判地读”,甚至有点兴奋。


毛泽东有两个版本的《资治通鉴》,一是旧版的线装本,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标点整理后出版的平装本。


他对这部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的史书极其喜爱。这两种版本里都有毛泽东圈划批注的手迹。


三国演义


毛泽东最爱读的历史小说,应算是《三国演义》。


尽管批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但毛主席并未忽视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对战术的描绘、对政治的铺陈。


毛泽东认为不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读,尽管所谓野史大半是假的。可是你不能因为它假的多,就自己来搞一套历史,不读了,那是形而上学,是傻子。


历史演义和历史小说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因其是基于史实而把人物情节形象化,故不失为正史的有益补充。


同样的,毛泽东讲《红楼梦》:

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在井冈山打土豪时,毛泽东还想从土豪那里找到这类书来读。


毛泽东说:读《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1936年,毛泽东写给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信中,便借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来形容国共两党关系。


1953年,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


毛泽东借此说明,要重视多选拔年轻干部,要注重能力而不能论资排辈。


2

毛泽东用史


旧闻融入新闻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948年11月4日,解放军攻占河南南阳,毛泽东替新华社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报道,开篇就说: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秀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写新闻稿时,引入历史旧闻,赋予历史事例以现实新意。这种新闻写作手法是不多见的。需要作者对历史知识具备丰富了解并谙熟于心。


演讲中用典

工作中学,边干边学


1939年,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毛泽东针对许多干部都是工农出身、知识水平低的情况,一连串列举了许多历史人物,鼓励干部们不要为没能进学校而气馁,更要注重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

孔夫子的孔夫子主义,不是从学堂里、从他的老师项橐那里学来的,而是他当先生的时候、在鲁国做官的时候才有的。


孙中山先生在学校里是学医的,他的三民主义是出了学校,特别是看到了欧洲发生社会问题才逐步完善的。


马克思在学校学的是黑格尔的唯心论,马克思主义是他离开学校后才有的。


高尔基小学、中学、大学都没进过,但他写的文章天下第一。


用产品案例说话,用数据说话,这样的演讲,当然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鲁艺,黔之驴

土洋结合


1942年,毛泽东到鲁艺,为即将出去工作的干部作报告。


为了提醒鲁艺的同志们不要摆知识分子的架子,以洋包子自居,瞧不起当地的土包子干部。毛泽东讲了柳宗元的《黔之驴》。


毛泽东一边讲,一边装作老虎观察毛驴的样子,走向旁边正在做记录的人,引得大家发出一片笑声。


大跃进

以史服人


1958年3月,成都会议;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


在这年的两次会议上,毛泽东反复强调要敢想敢干、破除迷信、破除奴性,不要片面信奉权威、专家、外国。


为此,毛泽东一口气列出了中外历史上年轻有为或出身卑微而建树卓著的三四十个人。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到佛教始祖再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从汉朝政论家贾谊到晋朝哲学家王弼再到唐朝大诗人王勃李贺,从战国12岁拜相的甘罗到晋朝13岁搬兵救父的弱女荀灌娘,再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家世、生卒年月、业绩,毛泽东都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七千人大会 民主集中制

项羽 刘邦


1962年初,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毛泽东讲到民主集中制时,以项羽听不进不同意见而失败、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而胜利作为例子,对缺乏民主作风的人:

挖苦一点、戳得重一点。


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


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别姬就别姬吧,累了。


3

毛泽东以史鉴人


毛泽东身为伟人,一般人初次与伟人见面时,都会产生紧张和拘束。


所以和人初次见面,毛泽东往往会从对方的名字、籍贯上联系到历史,说出一番幽默诙谐的话语,来消除初次见面的紧张拘束。


见微知著畅谈历史掌故,引经据典纵论中外古今,这是毛泽东在待人接物方面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特点。


张稼夫


1942年底,主管宣传的张稼夫即将调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去工作,临行前毛泽东找他谈话,问他是哪里人。


张稼夫回答是山西文水县人。毛泽东说:


噢,你们县里还出了个女皇帝啊!


武则天老乡。


薄一波


1943年春,在延安第一次见到薄一波时,毛泽东握住薄一波的手反复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薄一波说自己是山西定襄人。毛泽东便说:

汉文帝的母亲也姓薄,她的弟弟叫薄昭。

汉文帝曾被立为代王,建都在你们山西中部。

毛泽东如此熟悉帝王家事,令薄一波大为惊奇。


林克


1954年,林克到毛泽东身边做英文秘书,一见面毛泽东便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多大年纪。


林克说童年时曾在保定住过,毛泽东便说保定有个莲花池,原是北洋军阀曹锟修的花园。随后又给林克讲曹锟收买猪仔议员,贿选总统的丑闻。


唐由之


唐由之大夫回忆,当他初次为毛泽东治病时。


毛泽东望着他,反复念着他的名字由之、由之,然后问道:你的名字是出自《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吧?


毛泽东又说:你可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做,而要按鲁迅的“由之”去做。


随即,毛泽东抑扬顿挫、极富感情地吟诵起鲁迅的《悼杨铨》一诗: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芦荻


1975年,芦荻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一见面毛泽东照例要问姓名。


毛泽东由此联想到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一诗,朗朗诵读起来: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毛泽东这炉火纯青的史学功力,堪比AI人工智能啊!


“攒”和“挤”


毛泽东的藏书数以万计,大多数都是解放后根据他的要求而购置的。藏书门类齐全,历史书籍所占比重最大。


毛泽东日理万机,哪来的时间去读这么多书呢?毛泽东将此概括为“攒”和“挤”两个字。


在延安时,毛泽东就提倡:要在工作、生产的百忙之中,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攒”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


毛泽东对萧三说:

大家总推忙得很,学习不可能。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但近几年把这种理论推倒了。忙,就要挤,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就可以挤进去的。


外出时,毛泽东总要亲笔开列书目,带上几大箱子书,以备途中及到驻地后阅读,其中以史书居多。


每到一地,毛泽东还喜欢从当地借书阅读。在1958年召开成都会议的20余天里,他在当地借阅的书籍,归还时竟装了满满一吉普车,其中仅《四川省志》就有100多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字里行间闪烁的历史智慧,向伟人学习,学无止境。


八达街行走
历史是由时光点化的厚味,又回转头来,装点人们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