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人种-人文的文明发展和力量对比中,黑种人一直处于绝对劣势。
中华文明历万劫而不衰的生命力来自上天的恩宠,我们要学好惜福,领悟“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的自然法则,以仁慈悲悯之心关照同类,在残酷的生存竞争环境中,维护好人种-人文领域内的生态平衡,呵护这个生态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维护黑黄白三大人种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相对公平、均衡的发展计划和权益分享。
黑非洲没有原创文明体系,如果继续单向接受西方体系的文明因子,最终只能成为一具被西方文明体系附体操控的黑色僵尸,从而导致掉人种-人文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给全球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前景。
面对这一可怕的邪恶前景,中国应该扶持一个全新的黑非洲文明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超越天时、地利的局限,追求“中-非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人和境界。
中国经略非洲的战略思维有三:①春风化雨;②烈火燎原;③礼仪先行。
一、春风化雨
在资源短缺瓶颈期尚未到来前,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非洲。
黑非洲要拥有未来,唯一途径是广泛吸收世界上最有优势的外源文明成果,通过自己的有机组合,再融会贯通,以集成创新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明体系。非洲未来的画面,注定由全球多种文明的色彩涂抹覆盖调和而成,中国文明颜色在非洲画布上的色块分布,不仅决定非洲未来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文明在世界未来的地位和命运。走向非洲、渗透非洲、参与非洲、和谐非洲的社会历史进程,是中国文明的历史使命。
中国必须站在道义高度,超越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扩张-征服-掠夺发展模式、思维方式和心境,真心实意地帮助非洲国家整体进步和发展,才能为自己打造前景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起文化、资本、资源、商品和人员的大循环大交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健康共生关系。
(一)保障非洲粮食安全
进入非洲,中国农垦集团绝对不能缺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农业系统化革命保障非洲粮食安全”,赶在非洲大饥荒蔓延之前,与少数可靠的非洲国家建立农业战略合作关系,帮助非洲国家政府从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的高度进行农业用地的整合,帮助部落村社进行农业开发,提倡精细农业技术示范,以千秋大计的耐心来帮助散漫的采集文化转型为精细农耕文化。
从精耕细作到农田水利开发、到根据非洲原产农作物进行选种育种开发,以中国传统优势,帮助他们建立全国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整个非洲大陆形成示范效应。
(二)加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中国境内基础设施的饱和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攀升,中国经济必然向低能耗和低物耗、可循环的精细化和工艺化发展方式转变,对基础矿产资源(能源除外)的需求会出现一个滞涨期,中国对资源的获取要更从容,把帮助他国搞基建的精力放到非洲。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不但要喊响“帮助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发展”的口号,而且要真抓实干,帮助他们建立基础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帮助他们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帮助他们不停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中国不要怕别人抢了饭碗,火土相生不相夺,逐渐富裕起来的穷朋友,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只能更多(但注意不要把搞基建的热情放到印度)。只是我们要不断地掌握人文、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高端和前沿,成为对“中非共同体”拥有巨大磁吸效应的超强内核。
(三)帮助非洲建立新文明体系
随着中方交流的日益增多,未来非洲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一定会出现一支庞大的中文队伍,许多汉语词汇将自然走入非洲国家的日常生活,丰富他们的语言宝库,由于中文脱胎于象形文字的自然属性和直观会意性,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汉字的组字和造词原理,帮助非洲国家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字体系,并且在两种文字间搭建对应沟通的桥梁,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而非洲广大部落社会和原生态生活方式,也许对表意文字系统具有天然的亲近感。我们可以尝试以佛教为载体,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元素压缩打包赠送,在非洲大陆上陆续释放出来,反哺这片人类共同的始祖之地,在血火厮杀的戾气之中输入一股祥和之气,善莫大焉。
二、烈火燎原
今日的非洲国家正面对着一个核心意识形态的空窗期,在第三世界泛社会主义退朝后,各国主流意识形态普遍被西方覆盖,非主流思潮中,涌动着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暗流,这是一个巨大的意识形态黑洞。
一旦局势丕变,资源短缺瓶颈期到来,将使非洲陷入饥荒战乱中,人为的国界被打乱,民族、国家的整合在硝烟中进行,以清算西方殖民文化、打破民族宗教阶级局限、追求社会公正、整合社会资源和财富、创造全新普世价值为宗旨的新社会主义思潮将会破蛹而出,为广大非洲国家开辟第二次觉醒的道路。
届时,必须寻求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共振,我们不需要做旗手,但必须有思想上的准备,绝对不能在这一思想洪流中成为看客。同时,要转变单纯逐利观念,不要以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中国要乐见和支持非洲国家挣夺西方殖民者对他们矿山、能源、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经济命脉的控制,以远低于西方列强垄断暴利情形下的价格公平交易,和他们进行经济循环。
三、礼仪先行
治国如做人,做事需堂堂正正。
中国不能把经营非洲的事业看做单纯的商业逐利行为,不要追求对发展中国家战略资源的的垄断性控制,不能忽视和放任民营经济在非洲的盲目扩张和对当地民族工业的负面冲击,加强对海外企业人员的文明素养教育、企业伦理道德教育、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的教育。
必须以立足长远、共生共赢、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归依,进行统筹、安排、指导、协调和监管,摒弃短期行为,以长期互惠共赢为方针,把中国和非洲国家作为一个大循环经济发展共同体来考虑,积极促进中非共同体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繁荣共生关系。
中非命运共同体,推进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