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长的肉类消费
文摘
时事
2024-12-23 17:30
北京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人们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正迅速攀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至少增长60%。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人口增加、城市化加速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表现尤为显著。2019年全球肉类消费总量约为3.8亿吨,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近70%。这种增长不仅带来粮食生产体系的巨大挑战,还对资源分配和环境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肉类消费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当前趋势持续,到2030年,肉类生产和消费将分别占2°C和1.5°C温控目标允许温室气体预算的37%和49%。面对蛋白质需求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将面临更大的资源压力,包括对土地、水资源和饲料的竞争日益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关键课题。这不仅是满足肉类和蛋白需求激增的重要策略,更是构建稳定、高效粮食系统,实现农业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肉类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红肉、奶制品和养殖虾等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据粮农组织(FAO)统计,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14.5%,其中以甲烷为主。畜牧业扩张通常伴随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这不仅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还显著削弱了森林的碳储存能力,进一步加剧生态退化和气候问题。此外,牛羊在反刍过程中产生甲烷,而其粪便及饲料作物施用的化肥也排放氧化亚氮,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相比于植物性食品,肉类生产过程中高强度的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威胁全球温控目标的实现。图片来源:United Nation. (n.d.)肉类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极为惊人,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畜牧业占农业用地的77%和全球水资源消耗的30%。同时,畜牧业排放11%-20%的全球温室气体(GHG),并占据全球甲烷排放量的30%以上。肉类生产也是热带森林砍伐的主要驱动因素,大量土地被用于放牧或种植饲料作物,挤压其他农业用途空间,加剧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此外,生产1公斤牛肉需耗费约15,000升水,过度畜牧业还引发水污染,加重环境负担。
过量摄入肉类,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类,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高肉类消费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时与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流行存在直接关联。这种饮食结构不仅抑制了对植物性营养的摄取,导致营养失衡,还进一步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威胁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减少肉类消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FAO多次强调,过度肉类消费加剧了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呼吁通过减少肉类消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土地与水资源压力,并改善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从而支持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聚焦肉类过量消费的健康风险,明确警示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过多会显著提高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WHO呼吁通过政策干预和公众教育,推广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帮助个人建立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国政府通过政策和倡导措施积极推动肉类消费的减量化转型,向更可持续的饮食结构迈进。例如,新西兰计划自2025年起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征税,包括奶牛甲烷和牲畜尿液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以加速农业的低碳化进程。丹麦自2011年实施饱和脂肪税,通过间接手段有效减少肉类消费,未来还计划引入针对农业排放的税收政策。德国在2024年发布的食品和营养战略中明确提出植物为主的饮食方向,设立了“更多素食、天然食品”的目标,推动公共餐饮中植物性食品的普及。瑞士自2017年启动的营养战略(2017-2024)提出减少动物脂肪、乳制品和肉类消费,同时鼓励增加蔬菜、水果、谷物和豆类的摄入,力求在促进公众健康的同时实现环境可持续性目标。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引领下,中国正积极推动肉类消费结构的优化,提倡多样化蛋白摄入模式。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以减轻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024年,国务院进一步强调“大食物观”理念,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多渠道拓展热量与蛋白来源。同时,中国食品行业加速低碳转型,传统肉类加工企业逐步引入创新蛋白和植物基产品线。这些实践不仅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饮食变革中的责任与担当。
可持续蛋白食品正引领全球食品产业进入全新的变革阶段。以大豆、小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的植物基产品,由于供应链稳定、生产成本低且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已成为蛋白创新的核心。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这些植物原料不仅在营养价值上得到提升,还能模拟传统肉类的质感与风味,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及多样化饮食的需求。与此同时藻类及酵母蛋白等新兴蛋白形式正逐步走向市场,为行业提供了更多可持续的选择。技术进步是蛋白产业变革的驱动力。精准发酵技术通过微生物将基础原料转化为高效功能性蛋白,显著减少了土地和水资源的使用,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细胞培养肉则通过细胞增殖与组织工程技术直接生成动物肉类,是传统畜牧业模式的重大突破,为肉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此外,超声波辅助提取(UAE)与脉冲电场(PEF)等新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蛋白提取工艺,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环境影响,为蛋白产业开辟了高效、环保的未来路径。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混合蛋白产品成为兼顾可持续性与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这些产品将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相结合,既显著降低了环境足迹,又保持了良好的风味与营养价值。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Frank Hu 博士指出,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并用植物性或其他动物蛋白补充,可实现健康与营养的双赢。混合蛋白产品不仅包括植物与动物来源蛋白的结合,还融合了精准发酵和细胞培养等新兴技术,使其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为弹性素食主义的普及提供了便捷选择。
1.Giromini C, Givens DI. (2022). Benefits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Meat Consumption during Key Life Processes and in Relation to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Foods. 11(14):2063. doi: 10.3390/foods11142063.2.United Nation. (n.d.). Food and Climate Change: Healthy diets for a healthier planet. Available at: https://www.un.org/en/climatechange3.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0). What’s the beef with red meat? Available at: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4.Sievert K, Lawrence M, Parker C, Russell CA, Baker P. (2022). Who has a beef with reducing red and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 media framing analysis. Public Health Nutr. 25(3):578-590. doi: 10.1017/S1368980021004092.5.Smetana, S., Ristic, D., Pleissner, D., Tuomisto, H. L., Parniakov, O., & Heinz, V. (2023). Meat substitutes: Resource demands and environmental footprint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90, 106831.6.Plant-based Treaty. (2023). The case for taxing meat and incentivizing plant-based foods. Available at: https://plantbasedtreaty.org7.Food System Change. (2024). Policy Strategies and Instruments for the Promotion of a Plant. Available at: https://www.foodsystemchange.org/fileadmin8.国务院办公厅. (2024). 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Available at: https://www.gov.cn/gongbao9.力矩中国. (2022).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再次将“人造蛋白”作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Available at: https://newprotein.cn/?p=939810.Ainia. (2024). Proteins 2030: Trendsetting Innovation Lines. Available at: https://www.ainia.com/en/ainia-news/plant-protein-trends/11.Food Business News. (2024). Protein entering new phase of innov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foodbusinessnews.net/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