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槿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面对身体的虚弱无力,我们常感力不从心,精力难以为继,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头晕眼花,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这不仅是生活压力累积的结果,更是身体内在平衡被打破的信号。
有的人却不以为意,不断地透支自己,久而久之,就不只是这些表面症状,进而会生出很多病来,所以,身体虚弱,就要补养,尽快恢复体力、增强体质、提升精神状态。
补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体质虚弱、脏腑虚损、慢病重病耗损的人来说,膏方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选择,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今天分享一个补益类的膏方——五益膏。
五益膏
五益膏,出自《古方汇精》,由玉竹、炙黄芪、炒白术500 g,熟地黄、枸杞子250 g五味中药组成的补益膏,由于膏方的熬制需要专业的方法,自己制作比较烦琐,此膏方成分简单,可以将五味药以2:1的比例做成茶饮。
此方具有补益气血、调理脾胃、补益肝肾的作用。
可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的人,临床主要表现为疲惫感、精力下降、少气懒言、容易出虚汗、头晕、面色差、眼睛干涩、耳鸣耳聋、食欲不佳、身体偏瘦、腰酸乏力、失眠、舌淡苔薄白脉沉等。
中医认为,虚弱之体需从根本调养,人体的根本自然是离不开脾胃、肝肾了,“健脾胃”以助消化吸收,“补肝肾”以滋养先天之基,身体仿佛有一股很强大的能量,让人的精力充沛,耐力增强,即使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也能游刃有余。
补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通过脾胃摄入营养物质,脾胃不好会多病、身体弱,黄芪擅长补养肺脾之气,补气的同时还能生血、生津、升阳
黄芪为脾胃传输了一定的力量,想要效果更好,很多方剂里会搭配白术,白术自古以来就是健脾益气的良药,同时还具有燥湿的作用,一是为脾胃营造一个干爽的环境,二是防止体内湿气
相较于其他健脾的中药,黄芪还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对于气虚肌表不固引起的汗多、气短乏力、容易感冒,它有很好的作用,比如临床中常用的玉屏风散,便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组成,起到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
玉竹这个药,我们讲到它是滋阴的,主要用于肺胃阴虚证,起到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达到补气不上火的效果。
补肝肾
补益肝肾,也是相当于补益气血,因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均是身体需要的珍贵精华物质,如果肝肾不足,身体各处得不到充分的濡养,则会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眼睛干涩、视力减退、肢体麻木、腰膝酸软、疲惫乏力、小便清长、夜尿多等症状。
方中熟地黄、枸杞子
熟地黄是一名养阴补血的高手,肝肾不足,精血也受损,它正好能补充有形的精血,补血名方四物汤中,便是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四味中药组成,治疗一切血虚之症。
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经过反复蒸晒,吸收天地之火,性质变得更温和,色黑如漆,补益效果变得更强,虽然加工前的生地黄也入肝肾,但性质偏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热病伤阴伤津、阴虚内热者。
所以,二者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阴血亏虚日久,内生虚热者,表现为口干多饮、身体燥热、咽喉疼痛等症状时,熟地黄与生地黄可同时使用,清一清虚热。
枸杞,味甘能补,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它能滋补肝阴化生肝血,与熟地黄一起补益肝肾,源源不断的补充血液,改善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的症状。
它是药食同源之品,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煮粥、煲汤、泡茶。
综上来看,五益膏中的五味中药健脾胃,补肝肾,补养气血,整个方子温补不燥,适合日常补养,逐渐地改善身体虚损的表现。
如果脾胃虚弱明显者,脾胃运化能力减弱,表现为气短乏力、肢体困重、腹胀、食欲减退、脏器下垂、大便稀溏、舌淡边有齿痕,可加党参、山药、茯苓,这样就有了四君子汤,增强了健脾益气的效果。
如果肝肾不足明显者,头目耳窍、筋骨得不到充分滋养,表现为头晕耳鸣、口干、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可加桑葚、牛膝、杜仲、菟丝子,增强补益肝肾的作用。
如果气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者,表现为头晕眼花、疲惫乏力、肢体麻木、心悸失眠、皮肤干燥、月经量少色淡,可加当归、白芍、龙眼肉、黄精,这样一来,精、气、血都可以得到调养,气血越来越好。
具有补益作用的膏方还有很多,其中两仪膏临床中也比较常用,它是由人参、熟地黄两味组成,一个补阳,一个补阴,阴阳并补,气血同养,适合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不华、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身体消瘦、气短乏力等症状。
熟地黄滋补阴血,人参性偏温助长阳气,还能大补元气,补气生血。
在补气方面,可以说没有哪味药能比得过人参,但它也属于名贵药材,现在常用具有相似作用的党参来代替人参,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也可以用这两味药泡茶喝。
此文中的药方以补益为主,在感冒期间不宜服用,如果服用含有人参的膏方,由于萝卜可能会影响效果,不建议二者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