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月前,有位许久不见的好友约我出来小聚顺便帮他看看病。她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反复的口腔溃疡,吃东西也吃不下去,既影响心情又影响工作;更令她在意的是,出现了轻微口臭,这让她苦恼不已。
刚一见面,我就见她脸上长了许多痘,面颊有轻微泛红;经过询问,她近段时间以来,感觉烦躁不已,大便不爽且臭秽,小便黄。
看舌象也是舌红,苔略黄腻,脉细数。我便推荐她试一试甘露饮这味方剂。没过一段时间,她非常激动的给我来电说已经痊愈,我也为她感到高兴。
认识甘露饮
甘露饮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居方》卷六,“甘露”一词原意为“雨露”,本方取其甘润之意。
据原文记载主要用于治疗 “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等脾胃湿热瘀阻,阴虚挟热引起的诸多疾病。
▋病因病机
脾胃属于人体的中焦,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液并且能化生气血。胃属阳,喜润恶燥,必须有赖于阴液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好比胃是一个研磨机,需要润滑油的滋润,否则就会起火冒烟;脾属阴,喜燥而恶湿,容易被湿邪侵袭而阻遏。
就好比脾是一块土地,本身容易吸水,过多的水进入,就导致了土壤营养的流失,不能进行植物与土地之间营养的交换,植物就缺少了营养来源。
火热之邪升腾炎上,就像是一把火在蒸烤锅里的水,导致肺阴不足,胃中的浊气被蒸腾上来,出现口臭;
胃循行于齿龈,胃火沿着经脉上行,气血灼伤络脉,则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
肝气犯胃,也可导致胃气上逆,火热之邪随肝经上行于目,导致眼睛发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眼睛上火。胃气主降,所以可以湿热下注于下焦,消耗肠道津液,导致大便不爽。
组成
枇杷叶10g、干熟地黄10g、天门冬10g、麸炒枳壳10g、茵陈10g、生干地黄10g、麦门冬10g、石斛10g、炙甘草10g、黄芩10g。
▋适应症
现用于口腔炎、咽炎、齿龈肿痛,眼睛上火,慢性扁桃体炎等阴虚而有湿热者;亦用于眼科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
方解
分析方解,我们就要从他的组方思路入手,先把他们拆分为四组。
▋第一组——本方中最主要甘润养阴的部分
人体阴液主要存在于上中下三焦,肺为水液之上源,脾胃为水液枢纽,肾为水液之下源。
脾胃中焦被湿热阻滞,水液不能顺利输布,火热之邪向上蒸腾,损耗肺阴,因此要用麦冬天冬,天冬麦冬都属于根茎,富含汁液,仿佛一汪清泉,滋润肺阴的同时还可以浇灭体内的热邪;
胃气以下降为顺,湿邪之邪遂胃气下降至肾,消耗肾阴,所以要用秉含土地之气的生地熟地来滋补肾阴,为清泉提供了根基。
并且肾为先天之本,更是全身阴液的源头,更应着重滋补肾阴,且生地性寒味甘,能滋肾水真阴的同时也能“泻脾胃中湿热” ,由生地制成的熟地,药性变微温,味甘,能补血生津、滋肾养肝,补充热迫外出的血液;
脾胃中焦被湿热郁阻同时也消耗胃阴,麦冬虽然以养阴润肺为主,但是可入胃经,能清灵泄热而养阴,是清胃热、养胃阴之佳品;石斛本身就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高手。
有了二冬,二地,石斛的搭配组合,阴液得到滋养的同时也可清部分湿热,但是还是以养阴为主,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第二组清热祛湿药的出场了。
▋第二组——清热祛湿
毛茸茸像棉花的茵陈,是鲜嫩的新芽,具有无限的生机,也是通利湿热,淡渗利水的高手,它生长在土壤之中,将甘润的清泉带入体内,浇灭胃中沉郁的湿热;黄芩苦寒,既可泻上焦肺热,又可疏肝经郁热。
火一泻下来,湿气被烘干,热气得清便可除。正如《神农本草经疏》记载“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此处清热药用黄芩、茵陈二味,说明乃湿郁之火,以茵陈、黄芩双解湿热。
有了养阴清热祛湿的药,郁阻有所改善,这时再加上我们第三组梳理气机的药物。
▋第三组——调畅气机
胃气主降,枇杷叶入胃经,不仅清胃热,还可以和胃利尿降胃气,就像是一把扇子,将上炎的胃火扇下来,帮助甘泉清除热邪;
圆鼓鼓的枳壳,其实就是青橘子的果实,酸酸的口感,能帮助我们消化,食欲大开,能令胃气通泰爽利。
泄气便降火,如此可肃降肺胃之气而折上蒸之湿热,气行则湿热易行,并且防止滋阴药物壅滞三焦。
▋第四组——和事佬
最后一组便是炙甘草这个和事佬,它不仅调和诸药,还甘温益气,调胃和中。
由此可见,中焦湿热之证,既可因湿热上炎犯及上焦,又可因湿热下注侵及下焦,从而导致三焦气机不利,水液代谢失常。
因而“甘露饮”主证湿热阴虚之余,更有湿热郁滞之意,主要症状表现为上焦热盛。
故而全方以润药为多,如二地二冬,枇杷叶、石斛;其次为祛湿除热药,全方无攻下之药,以凉润之法除尘,如雨露般润养,故而名为“甘露”。
▋使用注意
1.体质虚寒者,素体阳虚、口腔溃疡日久难愈、肢冷、腰膝酸楚、溲清、舌嫩有齿痕的人群不宜饮用甘露饮,因为甘露饮性寒,饮用后可能会加重虚寒症状。
2.孕妇应谨慎饮用。
甘露饮属于中药制剂,且性寒,孕妇服用不当可能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
3.婴幼儿应谨慎饮用。
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饮用甘露饮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