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调阴阳,调理脾胃是根本,这个方子效果好!

学术   健康   2024-11-08 19:00   北京  
作者 | 摇光 图片 | 子非鱼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感疲惫,即便未进行剧烈运动也仿佛历经艰辛?或是冬日里手脚冰凉,夏日则易感燥热?
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往往被归咎于“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即体内“能量”的不足。“能量”在中医里指的就是气血阴阳。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个能补气血、调阴阳的方子。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其核心功效在于补气血、调阴阳、散寒气、强中焦。
它针对的是那些因虚劳内伤所致的种种不适,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汗多、肢体酸软;或腹痛、喜温喜按、胃口差;或心慌、心烦、活动后加重、面色没有光泽,舌淡苔白,脉细弱。

黄芪建中汤的组成:生黄芪9 g,饴糖30 g,桂枝9 g,白芍18 g,炙甘草6 g,生姜9 g,大枣7个(掰开)。做法:将上述药材用5碗水煎煮,熬剩2碗即可。

从功效来看,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都有补中焦脾胃之气、升阳的作用,但黄芪建中汤更侧重于温煦机体,尤其擅长缓解由虚寒引起的急性胃肠疼痛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常会依据基础方进行灵活加减,如同在稳固的地基上构建高楼。
张仲景的智慧体现在他对桂枝汤的巧妙改造上,先是添入饴糖创制了小建中汤,随后再融入黄芪,最终成就了黄芪建中汤这一经典方剂。
黄芪建中汤的脉象特征主要表现为“火”气不足也就是阳虚为主要特征,这种阳气不足导致“火不生土”,脾胃功能随之减弱。
脾胃虚寒者,易遭邪气侵扰,引发胃肠急性症状,如疼痛、痉挛、胀满或泄泻,这些症状的主要定位于脾胃功能的失调,因此名为“建中”。

黄芪建中汤的基础框架是桂枝汤,桂枝汤以调和阴阳著称。桂枝助阳,与炙甘草辛甘化阳,增强阳气;白芍则益阴,与炙甘草酸甘化阴,滋养阴血。
生姜与大枣辛甘相配,共奏健脾养胃、温补中焦之效。然而,面对更为显著的脾胃虚弱症状,如胃痛、胃胀、畏寒及腹泻等,桂枝汤的健脾之力略显不足,故需进一步加强。

此方名为“建中”,说明脾胃虚弱的症状突出,比如胃脘部疼痛、胃胀、怕冷、腹泻等,姜、枣、草的健脾胃力度不够,因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入了饴糖。
饴糖在方中的用量很大,正因为它的加入,此方才能称得上“建中”,也就是建立、加强、恢复中焦脾胃之气。黄芪建中汤就是因为有饴糖才能称之为建中,要是去掉饴糖的话,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了。

饴糖非蔗糖,而是由粳米与麦芽熬制而成的麦芽糖,色泽深邃如琥珀,被称为“胶饴”。其甘甜之性,能缓能补,尤擅温养脾胃。
此外,饴糖与白芍搭配使用,还能起到缓急止痛,调理头晕、心慌、面色暗黄、身体疼痛等情况的作用。
尽管蔗糖、蜂蜜等甘甜之物看似可替代,但饴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五谷发酵之精华,对脾胃的运化有独到之处。
现代市面难觅正宗饴糖,故常以怀山代之,二者皆色白性平味甘,入脾胃经,且怀山煮出来的液体黏稠,类似饴糖之性,故可权宜使用。

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是补气之要药,古称“黄耆”,寓意其在补药中的长者地位。
黄芪不仅补气效果显著,还能走肌肉,固卫气,减少汗出,防止气津外泄,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气虚日久若不干预,就会进入到阳虚的阶段,阳气不足,就如同冬日没有阳光的温煦,就会出现身体怕冷、招风受凉就会感冒、胃痛、拉肚子等虚寒症状,在方中,黄芪可与桂枝、生姜一起温通经脉,驱散身体寒湿之气。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补养气血的关键在于调养脾胃。黄芪与炙甘草协同作用,强化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以上便是黄芪建中汤的组成,全方通过调和阴阳、化生气血,使机体恢复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得以正常运作,广泛应用于脾胃虚寒及气血不足等相关病症的治疗中,成为中医温中补虚、调和气血的经典方剂。

此外,黄芪建中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对于湿热内蕴、阴虚火旺等体质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黄芪建中汤的典型应用,正如前所述,黄芪建中汤的主要功效集中在中焦脾胃区域,它针对由脾胃虚寒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包括但不限于胃痛、胃胀、喜暖喜按、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以及舌淡苔白等。
脾胃虚寒的个体往往对寒凉食物敏感,甚至在寒冷天气下也易出现胃部不适,如畏寒怕冷。
此时,饮用温热的水或姜汤能有效缓解症状,这体现了体内阳气(气)温煦功能减退的现象。
此外,该状况还可能伴随有全身怕冷、面色萎黄无华、贫血症状、腹泻、经期疼痛及月经紊乱等虚寒体质的表现。

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黄芪建中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结肠炎等,这些病症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医理论中的脾胃虚寒证型相吻合,因此黄芪建中汤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方剂之一。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原创投稿、商务合作:xmt@cjcmm.com.cn(邮箱)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官方微信平台,每日发布权威的中医药政策、学术、产业、文化、养生资讯,打造最靠谱的中药知识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