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影响教师成长最大的障碍,不是环境和他人,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意做。这话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我倒觉得在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中,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是否有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是否有勇于坚持和舍弃的勇气,是否有滋生自己成长的教育家情怀和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追求,把琐事与细节做到极致,就是成功。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做善做的事,做长远的事。教室就是我们的麦田,从坚守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做一个农者,有一颗农者之心,学会坚守,就可以达到别人不能达到的境界,玄机就是学会“四做”,即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做善做的事,做长远的事。
一、做该做的事情
选择师范专业,就是选择了有爱心的职业,备课,讲课,批改,辅导,检查,这都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情,都是职业使然。爱心,耐心,信心,包容心,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是教师份内之事,所以是该做的事情。
高考的路上,坦坦荡荡的做应试教育,不唯分数论,学科教学不是教导,而是引导,不是我说学生做,而是和学生一起,探究学科教学的真谛,把学生引入学科兴趣的殿堂。
做该做的事情,就是在担责任,就是不负师者使命,就是在践行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在育人的路上向着立德树人的目标挺近,就是为学生谋长远。
二、做善做的事情
作为老师,备课,上课,科研,写作,带班,不是每个领域都擅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善做,喜欢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用我们的一技之长,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课程中释放自己,张扬个性。孩子们有了爱好,就不觉得学习是个苦差事,就会乐意去做。
孩子都有好奇心,当老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研究,才能跟其他老师与众不同,学生都是喜欢有个性的老师,你的课堂与众不同,你的教育方式标新异立,你的授课内容变化莫测,你的带班管理鹤立鸡群,学生就会走近你,走进你,也会喜欢你做的事情,进而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三、做能做的事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题海战术并非不可取,但是要取其精华部分。所以在高考路上,育分固然没有错,没有分数,学生赢不了高考,可育人并不是只有分数,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做能做的事情,能干多少干多少,能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力争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一点点改变教育的现状。目前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是一味抱怨,而不去做,那就是临渊慕鱼,为何我们不能在自己的课堂,在自己的班级,在这一方天地努力的去改变教育的现状,只要像我们这样的人一点点多起来,教育的现状怎么可能不会改变?
四、做长远的事
教了一辈子书,如果连教育二字都弄不懂,那就会陷入职业倦怠,进而就会周而复始。
教育,就是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算的上是教育。我们老师为学生谋长远,只有分数,学生也赢不了未来。我们不能仅仅盯着智育,盯着知识传授,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要做对孩子发展有帮助的事情。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一场考试,而是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为之继续努力的探究。
做长远的事情,就要杜绝育人路上的管,卡,压,教会学生学习,真正的践行素质教育,而不是空喊口号。
孩子的成长犹如麦田里的庄稼,需要我们农者悉心呵护,守望着自己的一方麦田,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