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己 越己 悦己——给2025的自己

文摘   2025-01-01 08:33   江苏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国,也都期待自己可以生活在自己创设的巴黎公社里,我们一直寻找的,有时候确是自己原本就已经拥有的,我们总是见贤思齐,唯独漏了自己想要什么?或许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得偿所愿的原因吧?


                   一、阅己


    2024,已经过去,回首这一年,一直奔走在学习的路上,多出去走走总是好的,挚友杨彦春老师一直这样跟我说。


      细数一下,2024出去学习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一年,两个学期,加上讲座的的话,不下于10次。以前,总觉得出去学习就是受罪,就是走程序,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网上说,学校的各种活动的举行,就是为了满足学校的公众号更新,说的好像有道理,可是似乎好像又曲解了活动举行的初衷。


     人最难得就是认清自己,所以人要学会阅己。认清自己就不能做井底之蛙,走出去,参加本专业的一些教研活动,在学习中精进自己,在比较中成长。抽点时间,出去看看总是好的,无关年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去。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为什么要派我出去?此刻总会问今年这个时间怎么这个活动还没有开展啊?想想语数外为了一个出去学习参赛的名额,学校内部都要激烈竞争,小学科的优势或许就在于此吧。


    有幸被教学处吴主任赏识,做了校教研组长之后,我才明白王老师在这个位置上的责任和担当。很幸运,年轻的王老师,李老师每次总会跟着我去参加各种比赛,参加各种活动,毫无怨言。有时候就在想,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人带着,但是我觉得我是更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了一直精进在路上的他们!


      认清自己,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在生物链的哪个层次,才能知道自己的品味在什么需求上,才能明白天外有天,才能塑造自己,重建自我!2025再出发!


                        二、越己


     想给自己一个挑战,所以接受了教科室的事务。2024,教科室的工作一切都在熟悉阶段,一个学期,也算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就是材料的收集和积累了。2025在熟悉流程之后,会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也会让自己更加的认准自己的定位。原来,除了教学,除了班主任,除了校资助中心的工作,我还可以胜任其他的工作。一开始总是以为,教科室工作太忙,会影响自己教学,班主任工作,会影响自己的阅读,写作。可是一个学期下来,阅读的书目比上个学期还多,公众号更新也是不断精进,专业写作,也没落下。看来忙,不是自己偷懒的理由。惰性才是。


    如果说教科室的工作没有影响到自己,那是假话,可是接手教科室工作的这一个学期,为了老师的课题开题,我认识了市里面的许多专家,教育学会的,教研室的,有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加了他们的微信,混了个脸熟。我把这称作是收获。为了给学校的老师准备校本培训学时,又认识了教师发展学院的一些领导。参加视导工作,又认识了更多的专家学者,聆听了他们专业的报告。近距离接触他们,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我身上所不具备的东西。


      累,并收获着,相比之下,自己是精进的,曾经的自己一个学期也不会出去学习一次,现在只要有活动,就会带着年轻老师出去,既让年轻老师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让自己越发的觉得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的思想就会油然而生。


  2025,超越自己,往前飞!


                         三、悦己


        悦己,就是要取悦自己,就是要有定力,有自律,有思想。做一只有思想的芦苇。


    2025、做一个独立自信的人,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必依靠他人获得满足感。学习是我自己的,不一定要出去,但是学习必须随时随地。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远离羁绊和束缚,能够单纯的,不看眼色的做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实话,一个学期,感觉挺有满足感的,昨天晚上,我们学校的老师想必都收到了江苏教育公众号里收到的校本培训的40个学时,说实话,为了这四十个学时,校计算机信心中心的孙主任,高一年级的祁主任都参与其中,培训方案改了又改,学时一个个的收,排好顺序,上交,电子版也是同步上交。这背后的艰辛,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教科室本来就是为老师服务的,定好位服务才有,心理才不会失衡。我觉得我做到了。


   教科室的工作不同于其它科室,都是关乎老师的切身利益,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无法弥补。所以也就对自己的精细有了严格的要求。当工作无需看脸色,这个工作做起来也就有了获得感。悦己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2025,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提升自己的教育自觉,处处反思自身所行,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心中所想,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去审视,去阅己,去越己,“取”悦己!

一周闲言秀
教育要向美而生。求真要讲究科学,育人要保持农者之心;向善要有人文精神,要以学生为本;求美要遵循审美艺术,课堂要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是相互的共赢的,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