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赌注下在哪一边?

文摘   2024-12-22 13:19   江苏  

    这几日一直在看周国平的《做不焦虑的父母》。看到周国平对女儿教育的态度,不禁让我深有同感。今天就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当下的教育有问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从上到下,似乎已经麻木,因为积重难返,似乎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当所有人都开始麻木,那么受伤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也不能怪当下的家长,谁会用自己孩子的前程跟应试教育开玩笑,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二选一,你会将孩子的前程押在哪一方?其实,哪个家长又不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不知道素质教育的美好?只是更多的时候,家长处在矛盾中,一方面对应试教育体制的祸害有切肤之痛,另一方面又怕抗争会使自己被淘汰,只好痛苦的看着孩子被应试教育拖着走。


   曾经在孩子进入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跟爱人也有过争执,孩子到底该上什么样的学校?在看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之后,我们选择了顺其自然。小学实行就近原则,中学在摇号失败之后,依然选择就近原则。在别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时,我家孩子躺在床上看书,当别的孩子沉浸在刷题中时,我家孩子依然在看课外书。似乎用不务正业来形容是恰当不过的。那时候就觉得孩子喜欢就好。本以为自己这样让孩子阅读,会带来孩子语文成绩的提升,没成想,整个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语文成绩平平,看不出阅读带给她的语文红利。可是在进入了初中以后,我突然发觉孩子的每次考试语文成绩总是在她所有的科目中是最好的一科。有时候,语文成绩都可以冲在年级前三的位置。以前的焦虑依然还在,只是我开始相信阅读的力量。


   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她的生活绝对不是整天学习,做功课,玩,也应该是她生活内容中的一部分。想想我们自己的小学初中生活,田野里,河沟里才是我们的全部,而学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到底是我们那时候幸运,还是孩子现在不幸呢?其实我一直坚信:一个孩子如果她的素质足够好,足够善良,只要我们顺其自然,不压制她的天性,不管他上不上名校,她将来的过的都不会太差。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才是幸福的!


  衡量教育成败看学生是否拥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一种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喜欢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因素,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否考上名校,将来都不会太差。但是似乎应试教育把家长逼进了一个赌局,一边是应试教育,一边是素质教育,赌注下在哪一边呢?更多的家长押在应试教育上,赌赢了,也就功成名就,赌输了,那就满盘皆输,因为在应试教育的路上,太多的孩子开始厌学,开始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开始轻视自己的生命。当孩子健康出现问题,那就是赌输了。但是押在素质教育上,即使考不上心仪的学校,达不成目标,遇到一些挫折,最起码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这样的孩子即使走上社会,也差不到哪里去。素质教育的收获是无人能够剥夺的,它必将在孩子整个人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把应试教育当成副产品,这是对孩子成长最合理科学的定位。


   当把素质教育当成教育的首要目标,当智力因素健全,应试教育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当其达到一定水准,其效果就会体现在一切运用智力因素的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我们应该能看到当下学校教育的不正常现象,现在,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应该占到了学校人数的一半以上。现在的孩子为何学习那么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当学习成为最单调的事情,兴趣也就不存在了。越不爱学习,越强调应试教育,似乎教育走进了死胡同。


   人都是喜欢追求快乐的,都是喜欢找到存在感的,可是在分数里,学生体验到的都是落差,所以他们就会把快乐的体验感,存在感进行转移。现在很多孩子喜欢沉迷在游戏,网聊中,就是因为在学习中找不到快乐,在刷题中找不到存在感,也就只能用游戏来替代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要的就是对孩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不是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在课堂上落实的东西,于是乎,向应试教育争自由就成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做有温度的育人,教育才会向美而生!


   

一周闲言秀
教育要向美而生。求真要讲究科学,育人要保持农者之心;向善要有人文精神,要以学生为本;求美要遵循审美艺术,课堂要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是相互的共赢的,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