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文摘   2025-01-31 20:13   安徽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年度发展目标,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科研成果、提升教师能力”为核心,聚焦“双减”政策落地、新课标实施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扎实推进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确保学年目标高质量完成。
二、学期重点目标
1. 教学质量巩固: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期末教学质量稳居区域前列。 
2. 科研成果转化:完成校级课题结题,力争1-2项市级以上成果获奖。 
3. 教师梯队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培养3-5名骨干教师。 
4. 校本课程深化:完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组织1次校本课程成果展。 
 三、重点工作与具体措施
(一)课堂教学提质行动
1. 课堂教学优化
   主题教研:各学科组围绕“期末复习高效策略”“分层作业设计”开展专题研讨(3月、5月各1次)。 
   示范引领:组织骨干教师“期末复习示范课”展示(4月),录制微课资源供全校共享。 
   质量监测:实施阶段性学情诊断(3月、5月),分析数据调整教学策略。 

2. 双减”深化落实  
   -探索“学科融合实践作业”(如语文+历史的“地方文化调研”)。 
(二)教师专业发展专项
1. 分层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板书设计、说课、微课制作,4月)。 
   骨干教师:推荐参与市级教学竞赛或学术交流(如“宿迁市优质课评比”)。 
   全员培训: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命题技术”培训(3月),邀请市教研员指导。 

2. 教研组攻坚任务
   各学科组完成1项“教学痛点”研究(如数学组“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跨学科联合教研:开发1-2个“学科融合教学案例”(如物理+地理“环境保护项目”)。 
(三)科研与课程建设推进
1. 课题管理收官
   - 完成2项校级课题结题(5月),整理成果报告并申报市级奖项。 
   启动下学年课题预申报(6月),聚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方向。 

2.校本课程优化
   -对现有校本课程(如“楚风汉韵·宿迁文化”)进行学生满意度调研(3月),优化内容。 
   开发1门新校本课程(如“人工智能基础实践”),纳入课后服务选修课。 

3.成果辐射推广
    编印《宿豫中学第二学期优秀教学案例集》(6月)。 
    组织“教科研开放日”,展示课题成果和校本课程(5月)。 
(四)信息化与资源建设
1. 完善“校本资源库”,新增微课、复习课件等资源200份(截止6月)。 
2. 开展“智慧课堂工具应用评比”(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5月)。 
四、月度安排表
时间           重点任务          责任主体    

2月  学期计划制定、教研组任务分解   教科室、学科组长   
3月 新课标命题培训、校本课程调研                全体教师          
4月  |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复习示范课              | 教科室、教务处     | 
5月 课题结题评审、教科研开放日                  | 课题组成员        | 
6月  | 资源库验收、学期总结与表彰                  | 教科室、校办       | 

五、保障机制
1. 制度保障:修订《教科室绩效考核细则》,将学期任务完成度与评优挂钩。 
2.经费支持:向校长室申请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结题、教师竞赛奖励。 
3. 协同机制:联合教务处教学处、德育处推进“教学—德育—科研”一体化。 
六、预期成果
1. 教学类:教师发表市级以上论文10篇,2-3个学科组获区级优秀教研组。 
2. 学生类:校本课程学生参与率达85%,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同比提升15%。 
3. 成果类:形成《高效复习策略指南》《跨学科教学案例集》等校本资料。 

说明: 
本计划需结合学校实际校历、上级部门安排动态调整。 
突出“短周期、强落实”,每月末召开教科室例会检查进度。 
特色建议: 
- 结合宿豫中学文化特色,可增设“项羽文化研学”“运河历史探究”等实践课程。 
- 利用本地高校资源(如宿迁学院),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 

一周闲言秀
教育要向美而生。求真要讲究科学,育人要保持农者之心;向善要有人文精神,要以学生为本;求美要遵循审美艺术,课堂要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是相互的共赢的,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