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一模考试微写作题的几点思考

文摘   2025-01-19 07:25   江苏  

       昨天参加了全市高三历史一模考试的试卷批阅,中心城区的老师负责的是该次模拟试卷小论文题的批改。

    批阅一开始,在试着批阅中,老师们就对给的参考答案有些疑问,后来市教研室的陈主任详细的给予解释,并就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给予了预判,之后的批阅也就按部就班的展开。这是本次一模的小论文题:

     

    其实这一题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开放的,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还是蛮多的,可以从失序和有序之间的关系入手,可以从造成失序的原因入手,可以从有序形成的因素入手,还可以从秩序对学术话语和公共话语中的使用比例的影响等方面考虑,还可以从材料中提供的跨国革命,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对国际秩序造成的变化等切入。还有在有序和失序中,可以从政治秩序着手,也可以从经济秩序切入,总之,可供学生选择的角度还是蛮多的,可以书写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选择的。

     可是从学生书写的情况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论是书写规范和逻辑关系构建,情况都不尽如人意。


首先,从小论文的形式看,既然是自拟题目,那就区别于信息提取,必须有论题,遵从总说——分说——总说的三段论的写作形式。

      可是从阅卷的情况来看,遵从这种形式的同学有,但是不多,很多同学在撰写过程性特别随意,我行我素,一段到底,有些同学有论文题目,但是缺乏总结性的段落,有些同学只有分说,缺乏一开始和最后的总说。总体来说,写作形式还是存在问题,这是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其次,从书写内容看,史论结合能力欠缺。


       从批阅试卷的答案看,大部分学生能够从一二战的战前背景,战后的秩序构建,但是,在有失序到有序,或者从有序到失序的论述上,不能达到自然的过度,在阐述成句方面的基本功也是欠缺的。有的同学把材料题的表述序号化也运用到小论文的论述上,这是明显不符合小论文的表述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很多同学书写不规范。


       今天早晨拿到了我们班的答题卡,找出了十来位同学书写不规范的答题卡,其实三段论在平时的小论文写作中,我是反复强调的,总分总的格式也是一直是每次考试强调重点,每次分析试卷时也是按照这样的格式分析组织答案。可是依然有同学我行我素,不按照要求书写,接下来这十来位同学将会是以后重点帮扶对象。


最后,整篇论文逻辑关系构建不通畅


     从学生答题来看,能够把有序,失序之间关系用正确的语言表述通畅的同学确实不多,可见学生在论从史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方面的能力还是欠缺的。


   学生在审题方面的能力因为欠缺,所以在做题逻辑上会贪多求全,总是想把失序——有序——失序表述完整,其实没有必要,学生只要能把失序前的背景到失序,或者把失序到有序写清楚,或者把有序前到有序的内容写清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闭环。学生之所以不这样写,我想大概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填充史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欠缺。


   开放型试题,重在开放,从高考考查的材料和设问看,的确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这种开放性试题,角度灵活,可提供的信息多,学生有话可说,材料内容容易与教材建立连接,学生论证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在书写中,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都会得以提升。


启示


1、要注重学生小论文写作思维的培养,好的论文写作,离不开思维的支撑,思维不是一时就可以培养起来的,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功夫用在平时,思维就要训练在平时?平时就要在做题前学会构思框架,构建逻辑关系,该如何确定论题,如何论述,分几个层次,如何总结,这些训练都要练习在平时。


2、书写规范性还要加强,从评分标准就可以看出,越来越重视学生书写规范,比如这一题,就特别注重书写的三段式,没有完整的三段式,2分是拿不到的,也就是说要符合总分总,符合书写的层次性,否则规范的两分拿不到。说实话,这是规范的两分,基本不要技术含量。


3、语言表达要规范,论从史出,历史语言的表达不需要文学性,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可是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东拉西扯,毫无逻辑可言,有的需要表述文学话,修饰性词语滥用,导致专业性不强。





一周闲言秀
教育要向美而生。求真要讲究科学,育人要保持农者之心;向善要有人文精神,要以学生为本;求美要遵循审美艺术,课堂要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是相互的共赢的,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