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长和家长会

文摘   2025-01-08 18:45   江苏  

    家长,是家校合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育人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偶尔也会是家校矛盾产生的因素之一。

   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一般都是孩子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否则老师一般不会请家长,也就是说,请家长是老师手中最后一张王牌,使用起来要慎之又慎。请家长,有效果自然不必多说,一旦没效果,就会将老师置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学生眼中对老师请家长是什么态度呢?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猜测,并没有真正的去问问学生。我们总是把家长看成是孩子惧怕的老虎,用家长来震慑孩子,其实在教育的路上,制造恐惧,比恐惧本身更可怕。

   老师,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和家长联合起来,所以要跟家长保持在同一战线。找学生谈话是我们处理问题的第一步,请家长是必杀技。

     当学生的家长被请到学校,一旦孩子班级的学生认识这个家长,知道是班级谁谁谁的家长,这个孩子一般都会兴奋,抓狂,内心已经是波涛汹涌。

    每个班级总有狗仔队式孩子,看热闹的非他莫属,他总会在班里奔走相告,某某某的家长在办公室呢,然后全班就知道了,然后被请家长的这个孩子内心也就会开始记恨老师,因为他觉得都是老师把他家长请来让他很没面子,当然八卦的一个孩子在他眼里也就没了好印象。

    请家长,一般来的都是母亲,母亲拉家长那绝对是一把好手,最可怕的是母亲跟老师在孩子在场情况下一起聊孩子。老师会从孩子学习状态,从近期考试分数,从日常表现。家长也会说说孩子在家表现,然后说说自己后勤保障工作。然后家长以劳烦老师给看紧点结束谈话。最后离开还不忘相互打个招呼,道别。孩子在办公室那个尴尬,想死的心都有。而第二天孩子来学校就会改变很多,显然,家里昨晚必定是一场血雨腥风!

   请家长目的是杀鸡儆猴,家长会那才是学生的梦魇。那可是基本上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在的地方。每次听说开家长会,学生都会如丧考妣,因为这一天是一年里最紧张,最刺激的日子。一般家长会之前孩子们都会把自己父母带到自己位子上坐好,然后伸着头从走廊窗户往里看,种种不祥预感就会袭上心头。

   班主任开场白之后,就会介绍班级近况,家长一般不关心这个,所以玩手机打发时间,一旦到公布成绩环节,家长就会放下手机认真听,从家长的脸上,你就可以判断他的孩子这次模拟考成绩。而趴在窗户外面的他们唯恐谎言被揭穿。

     家长会绝对是我泱泱大国最讲实际,最有内容,参与度,出席率最好的会议,班主任会跟经济师一样分析成绩,表扬先进。让成绩好的家长倍有面儿,当然少不了特别优秀的孩子家长发言。看不到自己孩子成绩,没有被表扬的孩子家长就会一声不吭,闷头假装要弄手机,其实内心已经开始想:不争气的玩意,天天给你弄吃弄喝,竟然考出这样的分数。班主任看到家长神态各异,就会欣慰,因为家长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家长会结束,单独交流必不可少,当看到自己家长在会议结束后无意离开,相比自己晚上回家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等待的自己的要么是更年期的唠叨,要么是“酷刑”伺候着。

    其实,高中的孩子,每次周测,学测,模拟考的分数已经够摧残他们心灵跟肉体了,老师上课的一个眼神,办公室的谈话,就会让孩子们紧张好久。一边是考试分数排名,一边是老师家长催促,一边是高考倒计时,三位一体的压力让孩子们在高考路上高度紧张。

    其实,孩子内心都是有着比较的,不信你看看一个班级的孩子关系就会发现,平时同位或者一个圈子玩的臭味相投,可是一旦一个考试考好了,其他几个表面上无所谓,其实,他们内心是非常之不爽。然后就会化为力量,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超过他。你超我赶,在排名的刺激下被激活,生活任何心灵鸡汤。

   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家校联系。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的的角度处理问题,教育就会向美而生!

一周闲言秀
教育要向美而生。求真要讲究科学,育人要保持农者之心;向善要有人文精神,要以学生为本;求美要遵循审美艺术,课堂要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是相互的共赢的,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相互成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