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有并发症后,如何科学运动呢?

健康   2024-09-13 22:07   湖北  

运动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规律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水平,还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提升生活质量,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但是,对于已出现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糖友来说,运动需要更加谨慎和科学地对待。一起来学习下,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中是如何指引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运动

/ Sulin Care/

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不是运动禁忌证,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均应积极运动。


建议从低强度运动起始,连续运动10~15分钟,或患者能耐受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可以每周增加 3~5分钟,当可以连续运动30分钟时再增加运动强度。


避免进行导致血压过度升高的活动(如举重、较大强度有氧运动),且在活动期间避免屏息。


透析患者运动时需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建议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后2小时开始运动。腹膜透析的患者在排空腹膜腔液体后再开始运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不需要评估即可逐渐开始不超过中等强度的运动。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包括近期全视网膜光凝或其他近期眼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避免较大及以上强度以及会明显升高血压的运动(如拳击、高海拔的登山、潜水等特殊运动)以降低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也需避免冲撞性运动(如篮球、足球、橄榄球)。


对于患有不稳定或未经治疗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近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其他近期眼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禁止进行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


避免较长时间低头弯腰的活动或引起头部不适的活动。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运动还应考虑个体视力剩余程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避免参与可增加足部损伤风险的运动,如长时间徒步、慢跑或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更适合低负重运动,应避免需要高平衡能力的活动(如步行、自行车、划船、水中运动),但足底溃疡未愈合者需避免水中运动。


运动时应选择合适得鞋袜,避免磨损,保持足部干燥。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运动时,应加强血糖、血压及心率监测,注意低血糖、血压反应异常、体温调节受损、静息心率升高和最大心率减慢的可能性。


功率自行车或水中运动对直立性低血压较为有益;坐姿或半卧位(有助于保持血压)运动也常被推荐用于保持或增加肌肉力量。避免快速变换体位的运动。


应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锻炼,并携带充足的饮用水,以避免运动性热病。



2型糖尿病常见共患疾病与运动

/ Sulin Care/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

规律运动改善心肺耐力,并与任何体重状态2型糖尿病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相关。


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减重效果优于单纯饮食控制,且内脏脂肪减少更多。需要减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当完成 5~7天的中等强度运动。


每周30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体力活动可有效预防体重反弹。


推荐拟行减重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运动,以降低手术风险。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推荐超重/肥胖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目标为至少减重 5%,最好减重≥10%,体重正常的MAFLD 患者减重3%也有助于MAFLD的改善。


包括饮食、运动和减重的生活方式干预是MAFLD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个性化运动处方可使MAFLD获得长期改善,并具有独立于减重的好处。


中断久坐和减少久坐时间有利于减少肝内脂肪,并独立于体力活动水平。每日增加 2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体力活动或增加2500步可有效改善脂肪肝。


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

合并肌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力活动量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以爆发力训练为主的抗阻训练。


老年人采用爆发力抗阻训练方案,在低强度至中等强度干预下可实现最大力量、爆发力及肌肉体积、肌肉功能表现的增强。


太极拳、八段锦等民族传统运动是多组分运动,可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量、肌力及身体功能表现,且在老年人中的依从性较高。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血压≥160/100mmHg时禁止中等强度以上运动。血压控制稳定后再起始运动。


避免屏息、爆发力强的运动,如高强度抗阻训练(举重、引体向上、拔河等)、跳高、跳远等。


推荐中低强度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太极拳等。


以上内容整理摘录自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仅供参考阅读,不作为诊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


东宝舒霖关怀
科普糖尿病相关知识,提供东宝胰岛素注射笔及血糖仪使用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