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速递】2024年第24期

文摘   2024-10-30 20:36   天津  

[编者按]1987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前辈黄象谦教授创立了每周读书报告会活动。三十多年来,已成为科室重要学术传统,为科室的科研及临床工作的不断发展拓宽视野并提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将持续选编新近发表的消化前沿速递,以飨读者。

以下是本周读书报告会主要内容:

1、细菌和真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临床反应的决定因素——源自ICA全球研究

Hepatology          [IF:12.9]

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几乎是非肝硬化患者的2 - 6倍;感染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并引起急性代偿失调和器官衰竭,及时有效地使用抗生素被认为是管理严重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基石,目前研究肝硬化患者抗生素治疗临床反应的预测因素匮乏;46个跨国医院招募了1302名肝硬化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纳入的患者主要为男性(69%),平均年龄为57±13岁;酒精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54%);他们的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高(分别为21+8分和10+2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亚太地区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病原体的流行率最高;对经验性抗生素方案无反应的患者年龄较小,主要是MELD评分较高的男性,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病率和入组时血清CRP水平较高。白细胞计数和CRP是对初始抗生素治疗缺乏临床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体外无效的初始抗生素方案与最高的治疗失败几率相关;医院感染、肺炎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是预测独立因素;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缺乏临床反应的患者临床结果较差,这些患者住院率高且时间较长,28天死亡率高;经过多因素分析,年龄较大、高MELD-Na评分、合并慢加急性肝衰、更高的快速顺序器官衰竭评估、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RP水平较高和临床对经验性抗生素方案的反应是院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只有最后一项是保护因素;对经验抗生素缺乏临床反应的患者临床结果更差。

推荐语:

2024年,分析46家跨国中心纳入的1302名合并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后我们了解其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临床反应的决定因素,包括:年龄、MELD-Na评分、合并慢加急性肝衰、更高的快速顺序器官衰竭评估、白细胞计数、血清CRP水平和临床对经验性抗生素方案的反应,为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提供了更科学的预测方法,指导更精确的临床治疗。

译者:杨子怡硕士研究生

审校:张洁教授

点评:刘恒 荆洋

Maiwall R, Piano S, Singh V, et al. Determinants of clinical response to empirical antibi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Results from the ICA "Global Study" (EABCIR-Global Study).Hepatology.2024;79(5):1019-1032. 


2、性别不一致的艰难梭菌感染后粪菌移植治疗可能增加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风险

Gastroentroenterology          [IF:25.7]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是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的基石,具有很高的临床成功率和微生物群的恢复FMT后的不良事件,如体重增加、腹泻、腹部绞痛、腹胀、恶心、便秘和病原体传播等通常被报道,但这些不良事件没有明确的危险因素。③已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差异。④一项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前瞻性收集20122018接受FMT治疗rCDI患者的临床数据,以问卷的形式统计预期报道的不良事件性别一致的FMT被定义为从男性供体移植到男性受体或从女性供体移植到女性受体。性别不一致的FMT被定义为从男性供体移植到女性受体或从女性供体移植到男性受体⑥结果表明,性别不一致的FMT接受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性别一致的FMT接受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⑦性别不一致的FMT的总体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率高于性别一致的F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⑧男性对女性移植的FMT相较于女性对男性移植的FMT,总体IBS风险更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推荐语:

2023年12月4日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粪菌移植(FMT)治疗艰难拟梭菌复发感染(rCDI)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不一致的FMT组相较于性别一致的FMT更可能发生肠易激综合征(IBS),尤其混合型IBS,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来自于男性和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群固有差异,需要更多含微生物组分析的研究来进一步明确性别一致性对FMT后不良结果的潜在影响。本篇前瞻性研究为rCDI治疗和FMT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见解

译者:汝仕炜硕士研究生

审校:赵威教授

点评:金歌 刘天宇 董文逍

Sehgal K, Yadav D, Saha S, Mara K, Grover M, Khanna S. Sex-Discordant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May Increase Risk of Postinfecti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astroenterology. 2024;166(4):704-706.e2. 

3、化学遗传学筛选显示,表达 Trpv1 的神经元调节肠道中的Treg 细胞

Science         [IF:44.7]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基于DREADD分子靶向表达的系统性筛选,以检测外周神经元亚型的激活如何调节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组。其总体策略是通过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导处于非活动状态的DREADD编码序列,该序列被特定神经元亚型中表达的Cre重组酶解除阻断,最后通过注射DREADD配体来激活这些靶向神经元,实验证实,这种交叉化学遗传学方法将DREADD表达限制在特定的神经元类别中,并且在这些类别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而允许研究者更精确地研究这些特定神经元群体的功能和它们在生理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②研究人员探究了各种神经元的化学遗传学激活所引起的肠道内免疫细胞群的变化。检测到几种神经免疫关系,表中神经元亚群的激活导致免疫表型的明显变化,且有些关系是位置特异性的,其中Trpv1+伤害感受器神经元具有最广泛的影响。进一步地对肠道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研究人员发现,Trpv1+神经元激活小鼠的一些免疫细胞发生了变化,其中淋巴细胞变化最为明显,髓细胞变化较少,Trpv1+伤害感受器神经元的激活可以导致RORγ+ Treg细胞的减少。进一步地探索Trpv1+神经元激活和RORγ+ Treg细胞之间的联系机制发现,痛觉感受器的激活通过减少准备进入细胞周期的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减小了RORγ+ Treg细胞的储备。随后探究Trpv1 + 神经元激活导致免疫细胞转录组变化,发现scRNAseq 揭示了伤害感受器神经元激活后的细胞应激和细胞活化中有187个转录物受影响,几乎所有细胞类型中都能诱导的基因簇c1几乎完全由热休克蛋白和其他应激反应基因。研究人员分别研究了两个Trpv1+神经元位置——脊髓DRG Trpv1+神经元和迷走神经神经元的相对贡献,发现脊髓DRG Trpv1+神经元在伤害感受器反复激活的情况下,在调节RORγ+ Treg细胞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地对肠道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研究人员发现,Trpv1+神经元激活不会对结肠的免疫或神经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Trpv1 + 神经元通过 CGRP-Ramp1 轴调节肠道 Treg 生态位。

推荐语:

研究利用基于 DREADD 的体内神经元激活系统发现了许多神经免疫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控制和改变肠道中的免疫细胞群,并证明了 Trpv1+神经元通过 CGRP-RAMP1 信号传导调节肠道Treg细胞的作用。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即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虽然具有不同的分子传导方式,但可以协同作用,为理解肠道神经和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译者:魏靖鸽硕士研究生

审校:姜葵教授

点评:张莉莉 苏帅

A chemogenetic screen for neuroimmune interplay reveals Trpv1+ neuron control of Tregs in gut.Science. 2024; 385(6708): eadk1679.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病学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质控中心以及国际合作实验室。在消化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科室负责人刘文天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已发展成为天津市消化疾病诊治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优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专科。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历届毕业生共600余人。

天总消化科下设3个病区,床位94张,其中消化ICUGICU)以危重症抢救为主。主要分为消化内镜中心公共平台及三个亚专业:

1、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刘文天教授,主要开展包括胃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窄带成像和色素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自体荧光内镜、超声内镜穿刺术(EUS-FNA)、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道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MRESDEFTRESTDPOEMSTER等)、消化道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等在内的检查和微创治疗技术,是全国开展内镜诊治项目最为齐全的机构之一。

2、上消化道疾病亚专业组负责人陈鑫主任,以消化道早癌、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为诊疗特色,开展各种内镜下消化道疾病诊治技术、胃肠动力检测、反流检测,结肠传输、食管直肠测压、生物反馈治疗等各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建立并完善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早癌数据库。

3、肠病专业组负责人曹海龙主任,成功创建国家炎症性肠病(IBD)区域诊疗中心,开展IBD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各种内镜新技术(共聚焦内镜、放大内镜及色素内镜等)、生物制剂治疗及菌群移植实验室等,有完善的病人管理数据库。

4、肝胆胰亚专业组负责人周璐主任,开展国内领先的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胆胰疾病诊断、引流及治疗,胆道镜及经胆道超声内镜技术、经皮和经颈静脉肝脏活检,肝脏囊性病变引流及治疗,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胆胰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开展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双重血浆置换(DFPP)、持续血液净化等重型肝病和重症胰腺炎等血液净化技术。建立完善患者数据库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天消所师生之家
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及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的医教研工作及胃肠道和肝胆胰疾病的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