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87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前辈黄象谦教授创立了每周读书报告会活动。三十多年来,已成为科室重要学术传统,为科室的科研及临床工作的不断发展拓宽视野并提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将持续选编新近发表的消化前沿速递,以飨读者。
以下是本周读书报告会主要内容:
1.幽门螺杆菌管理中不断演变的概念
Gastroenterology [IF:9.776]
①H. pylori 感染普遍性:H. pylori 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细菌性感染,与胃癌风险密切相关。②检测挑战:当前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症状或高风险指标,常忽略无症状感染者。③胃癌预防需求:需要系统化方法识别H. pylori 高风险个体,以预防胃癌。④根除治疗优化:针对抗药性问题,需优化H. pylori 根除策略。⑤药物敏感性测试:推荐使用药物敏感性测试来个性化根除方案。⑥筛查与治疗计划:在高负担人群中实施筛查和治疗计划,有效预防胃癌。⑦成本效益分析:H. pylori 筛查和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成本效益。⑧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H. pylori 管理,包括新疗法和疫苗开发,以及临床实践指南的优化。
推荐语:
这篇综述提供了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的全面更新,强调了个性化医疗和药物敏感性测试在提高根除成功率和预防胃癌方面的重要性。它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H. pylori 感染的框架,并强调了在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中实施筛查和治疗计划的紧迫性。
Moss SF, Shah SC, Tan MC, El-Serag HB. Evolving Concept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Management. Gastroenterology. 2024 Feb;166(2):267-283. doi: 10.1053/j.gastro.2023.09.047. Epub 2023 Oct 6. PMID: 37806461; PMCID: PMC10843279.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对熊去氧胆酸的充分反应与深度反应:正常碱性磷酸酶水平在何种程度和何种条件下与无并发症生存率增加相关?
Hepatology [IF:13.5]
①纳入1047例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2个月后,至少出现1次巴黎Ⅱ标准定义的充分生化反应即碱性磷酸酶(ALP)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1.5×ULN(正常值上限),总胆红素正常)患者。② 在对时间相关生存因素和UDCA治疗持续时间进行校正后,发现在ALP、γ -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 1.0 ×ULN和总胆红素≤ 0.6 ×ULN中,与无并发症生存相关的唯一生化指标是AL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③入组时 ALP 水平正常的患者 10 年无并发症生存率为 85.7%(95% CI:77.7%~ 91.0%),而未达到正常的患者10年无并发症生存率为 73.2%(95% CI:61.5% ~81.9%)。(log-rank 检验,p < 0.001)。血清ALP值正常与10年无并发症生存率显著相关。④与ALP水平正常的患者相比,GGT、AST和ALT水平正常的人群未伴有较高的无并发症生存率。此外,无论总胆红素 ≤ 或 > 0.6 ×ULN,ALP水平正常的患者的无并发症生存率无显著差异。⑤在全部人群中,血清ALP值正常(但γ –GGT、ALT或AST不正常,或总胆红素< 0.6 ×ULN)与10年绝对无并发症生存率显著增加相关(平均7.6个月,95% CI: 2.7 ~ 12.6个月;P = 0.003)。⑥根据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和/或年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肝脏弹性超声硬度值LSM>10kPa和年龄<62岁的患者中,ALP达到正常与无并发症生存率的相关性显著,10年绝对无并发症生存率增加52.8个月(95% CI: 45.7-59.9, p < 0.001)。
推荐语:
终身口服UDCA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标准治疗,目前对UDCA良好应答的标准(巴黎Ⅱ标准)为UDCA治疗1年后ALP<1.5×ULN,且胆红素水平在正常范围。ALP水平>1.5×ULN时,推荐加用奥贝胆酸或贝特类等二线治疗。该研究发现:AL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是与PBC患者10年无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和肝癌)生存更为相关的因素。UDCA应答良好,但ALP持续升高在1.1- 1.5 ×ULN之间的PBC患者,特别是肝纤维化程度较高和年龄较轻的患者,仍有不良结局的风险,推荐积极进行二线治疗。
译者:张爱婷硕士研究生
审校:张洁教授
点评:刘曼 荆洋 冉影
Corpechot C, Lemoinne S, Soret PA, Hansen B, Hirschfield G, Gulamhusein A, Montano-Loza AJ, Lytvyak E, Pares A, Olivas I, Eaton JE, Osman KT, Schramm C, Sebode M, Lohse AW, Dalekos G, Gatselis N, Nevens F, Cazzagon N, Zago A, Russo FP, Floreani A, Abbas N, Trivedi P, Thorburn D, Saffioti F, Barkai L, Roccarina D, Calvaruso V, Fichera A, Delamarre A, Sobenko N, Villamil AM, Medina-Morales E, Bonder A, Patwardhan V, Rigamonti C, Carbone M, Invernizzi P, Cristoferi L, van der Meer A, de Veer R, Zigmond E, Yehezkel E, Kremer AE, Deibel A, Bruns T, Große K, Wetten A, Dyson JK, Jones D, Dumortier J, Pageaux GP, de Lédinghen V, Chazouillères O, Carrat F; Global & ERN Rare-Liver PBC Study Groups. Adequate versus deep response to ursodeoxycholic acid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To what extent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is normal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ion-free survival gain? Hepatology. 2024 Jan 1;79(1):39-48. doi: 10.1097/HEP.0000000000000529.Epub 2023 Jul 3. PMID: 37399238
3.高可溶性纤维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Gastroenterology [IF:9.776]
①高纤维饮食相关的小鼠,肠道肿瘤发生率,及肿瘤负荷升高;②高纤维饮食诱导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肠道菌群介导了高纤维相关的CRC的发生发展;③可溶性纤维而不是不可溶性纤维显著增加了小鼠结直肠肿瘤数目、体积,并加剧了病理学改变;④可溶性纤维可导致结肠组织固有层免疫细胞浸润改变,溶性纤维可引起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⑤可溶性纤维诱导益生菌产生的代谢物肌苷的消耗和粪便丁酸盐和血清胆汁酸的富集;⑥可溶性纤维菊粉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在AOM治疗的小鼠和Apcmin/+小鼠中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⑦相关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显著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
推荐语:
肠道菌群介导了高纤维相关的CRC的发生发展,且是可溶性纤维,而非不可溶性纤维,通过诱导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Yang J, Wei H, Lin Y, Chu ESH, Zhou Y, Gou H, Guo S, Lau HCH, Cheung AHK, Chen H, To KF, Sung JJY, Wang Y, Yu J. High Soluble Fiber Promot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2024 Feb;166(2):323-337.e7. doi: 10.1053/j.gastro.2023.10.012. Epub 2023 Oct 18. PMID: 37858797.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病学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质控中心以及国际合作实验室。在消化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科室负责人刘文天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已发展成为天津市消化疾病诊治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优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专科。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历届毕业生共600余人。
天总消化科下设3个病区,床位94张,其中消化ICU(GICU)以危重症抢救为主。主要分为消化内镜中心公共平台及三个亚专业:
1、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刘文天教授,主要开展包括胃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窄带成像和色素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自体荧光内镜、超声内镜穿刺术(EUS-FNA)、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道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MR、ESD、EFTR、ESTD、POEM、STER等)、消化道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等在内的检查和微创治疗技术,是全国开展内镜诊治项目最为齐全的机构之一。
2、上消化道疾病亚专业组负责人陈鑫主任,以消化道早癌、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为诊疗特色,开展各种内镜下消化道疾病诊治技术、胃肠动力检测、反流检测,结肠传输、食管直肠测压、生物反馈治疗等各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建立并完善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早癌数据库。
3、肠病专业组负责人曹海龙主任,成功创建国家炎症性肠病(IBD)区域诊疗中心,开展IBD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各种内镜新技术(共聚焦内镜、放大内镜及色素内镜等)、生物制剂治疗及菌群移植实验室等,有完善的病人管理数据库。
4、肝胆胰亚专业组负责人周璐主任,开展国内领先的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胆胰疾病诊断、引流及治疗,胆道镜及经胆道超声内镜技术、经皮和经颈静脉肝脏活检,肝脏囊性病变引流及治疗,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胆胰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开展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双重血浆置换(DFPP)、持续血液净化等重型肝病和重症胰腺炎等血液净化技术。建立完善患者数据库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