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总消化医护说】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的风险评价:京都共识解读

文摘   2024-10-13 23:38   天津  

作者:黄慧慧 朱琛晖 林睿

审校:周璐 刘文天 王邦茂

编者按: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起源于胰腺导管系统的乳头状黏液分泌肿瘤,占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PCN)的70%以上,具有一定恶变潜能。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提高了胰腺囊性占位疾病的检出率,越来越多的IPMN在影像学检查同时被意外发现。60岁以上人群中IPMN发病率约为1/100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约2.4%MRCP及9.4%EUS检查的患者被检出IPMN。IPMN的准确诊断及干预时机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因此,全面了解IPMN的诊治现状对临床医师制定诊疗方案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团队的临床实践、文献报道及指南共识,重点讨论IPMN的分型、影像学诊断、恶性潜能评估、手术指征、随访方案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内镜医师提高IPMN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成功率提供参考。



   一、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什么?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其主要特征是产生大量粘液,可导致胰管扩张。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IPMN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表现。

   二、如何判断IPMN属于低风险还是高风险

肿瘤大小和形态是判断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较小的肿瘤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变风险。此外,肿瘤的形态也很关键,如果肿瘤表面光滑、边界清晰,通常风险较低;而如果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可能提示较高的风险。另外,胰管扩张程度也与风险相关,扩张越明显,风险可能越高。

临床评估的高风险表现:

1. 急性胰腺炎

2. 血清CA199水平升高

3. 过去一年内新发或急性加重的糖尿病(DM)

4. 囊肿≥30毫米

5. 强化壁结节>5毫米

6. 囊肿壁增厚/增强

7. 主胰管扩张≥5毫米且<10毫米

8. 胰管口径突变伴远端胰腺萎缩

9. 淋巴结病变

10. 囊性生长速度≥2.5毫米/年

三、确诊IPMN后,不同风险程度该怎么随访?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IPMN)的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随访,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即使是低风险的肿瘤,也需要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稳定。

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肿瘤,随访频率会有所不同。低风险肿瘤一般可以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随访,中高风险肿瘤则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每3个月至6个月进行一次。

指南推荐针对肿瘤的大小来随访,具体如下:

1.肿瘤直径<20毫米,每6个月一次,如果稳定之后,则每18个月一次;

2.肿瘤直径在20毫米和30毫米之间,每6个月两次,如果稳定之后,则每12个月一次;

3.肿瘤直径≥30毫米,每6个月一次。



四、随访过程需要做哪些检查?

随访时通常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如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和血清转氨酶、胆红素、胆道酶和胰酶水平;评估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血红蛋白A1c(HbA1c)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内镜(EUS)、CT或MRI。



五、超声内镜在IPMN随访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EUS)/对比增强EUS(CE-EUS)的成像结果和EUS引导的细针穿刺技术获得的细胞学结果,现已被认为是评估许多胰腺疾病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寻找提示高级别发育不良/浸润性癌的发现。如确认壁结节的存在及其大小,以及提供囊肿液取样或固体成分活检的机会,便于进一步指导IPMN的治疗。



六、如果随访过程中IPMN有变化,应该如何应对?

1.当在IPMN随访过程中出现细胞学阳性、实性肿块、肿瘤相关黄疸、强化附壁结节≥5毫米、主胰管扩张≥10毫米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通常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2.当在IPMN 随访过程中,在5年监测期间囊肿直径持续<20毫米的患者,或在五年监测期间囊肿直径持续<3厘米的75岁及以上患者,或囊肿直径<1.5厘米的65岁及以上患者,可停止随访监测。


总之,2024京都指南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的风险评估和随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对IPMN的准确评估和合理随访,可以更好地管理这一疾病,降低恶变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文献:Ohtsuka T, Fernandez-Del Castillo C, Furukawa T, Hijioka S, Jang JY, Lennon AM, Miyasaka Y, Ohno E, Salvia R, Wolfgang CL, Wood LD.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Kyot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Pancreatology. 2024 Mar;24(2):255-270.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病学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西医协同消化“旗舰”科室 、天津市消化病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天津市国际消化病合作基地,也是天津市消化病质控中心、天津市消化病专科联盟、天津市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和国家炎症性区域质控中心挂靠和牵头单位。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科室主任刘文天教授带领下,科室已发展成为天津市消化疾病诊治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优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专科。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2人,历届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超600余人。

天消所师生之家
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及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的医教研工作及胃肠道和肝胆胰疾病的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