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中国美院服装设计优秀毕业作品

学术   2024-08-26 18:31   北京  



时隔6 年,《特别策划》栏目再次以“毕业设计·服装设计”为主题,以毕业设计为切口,讨论当前国内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评价体系,分享特色办学经验。按照小型研讨会、学术论文和优秀作品展示的组稿模式,并考虑到代表院校之间的差异,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6所院校共同完成。


从这条推送开始,我们会将分三次分享6所院校服装设计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并附上设计说明与教师评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光而不耀


作者:汪子丁(研究生)

指导教师:王悦


设计说明
城市住宅区错综复杂的空间和结构将居住者的生活压缩、折叠在其中。本次毕业设计通过研究建筑空间与居住者运动轨迹的互动方式,以折纸艺术为媒介,将其转化在服装设计中。运用折叠手法,以压褶的方式,探索折纸结构在服装面料肌理和立体结构塑造方面的转化与应用方式,同时保持服装外廓形与内部结构的动态平衡。

折线折纸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折痕的精准度,在使得作品在外观更加紧凑的同时,内部构成更加复杂。该特点也对应城市密集型住宅空间带给作者的观感。毕业设计选定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折线折纸形式——半立体蛇腹折和魔术球折形作为研究对象。如同城市楼景被住宅中的百叶窗、窗户网格分割在其投影里,形成明暗相间的光栅条纹。庞大冗杂的城市载体被光线投射到一个个狭小的空间单元中,空间的虚实随着渐变的光影显现出来。

为了实现压褶的最佳效果,垂感好且易保型的化纤面料成为首选。首先,对不同尺寸的折纸单元进行电脑制版,在牛皮纸上刻出平面线迹后手工折版。接着,将数码印花后的面料放在需要压褶的位置,夹在上下两片折好的纸版中间,然后缓慢压缩纸版与面料,使其紧密贴合并用竹片分段固定。最后,使用蒸汽熨斗或放入高温蒸箱 4 小时完成定型,冷却后得到立体肌理面料。

1. 城市住宅里的人与居住环境的互动会产生的一系列肢体动作和行为。通过组合和重叠其中的内部空间,将环境中的人体姿态形成的轮廓线与服装的外轮廓线视为一个整体归纳出草图

2. 折线折纸实验将折纸结构进行不同角度的扭转和翻折,获得廓形设计上的灵感

3. 城市空间中光线投射的动线和情绪带给作者色彩与图案设计灵感
4. 制作过程:8 厘米单元大小魔术球折型折纸及面料压褶过程

5. 制作过程:半立体蛇腹折型折纸及面料压褶过程

6—9. 成品展示

指导教师评语
汪子丁同学的毕业设计课题“折纸艺术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基于对现代都市年轻消费者多元生活方式的调研而展开的。她在创作过程中关注了人、服装、空间与情感之间的互动表达,以折纸形态为切入点,从礼服的视觉、触觉、空间、心理、认知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设计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折纸艺术中的一体成型折叠工艺运用于礼服设计中,从服装内、外空间及动态空间、结构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践,对立体肌理材料应用在礼服造型设计中的空间延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新意。光而
光而

球场英雄


作者:高元睿(本科生)

指导教师:吴波


设计说明:
创作者身高2 米。自我认同与刻板印象之间的偏差,构建了因身高而被他人频繁解读为“篮球运动员”的另一个自我。这个虚拟的存在,促使创作者将运动员的形象融入自己华丽繁复的幻想世界。系列设计以篮球、运动服为现实元素,结合了佐罗、亚瑟王等虚构元素,引入AIGC 辅助设计,塑造出超脱现实、似真似幻的球场英雄形象。

本系列成衣制作环节涉及多种工艺:创新性地使用了“蓝晒印相工艺”对服装进行整体染色与印花,使面料呈现出做旧褪色效果与似有似无的球网图案;将废弃篮球裁剪、打孔、组装为充满雕塑感的篮球盔甲;将回收的鞋带重新染色后编织于网状面料上组成具有夸张体量的流苏披风。通过繁复的工艺、夸张的廓形,使本来轻松活跃的运动风呈现出浓墨重彩的“戏剧朋克”时装风格。

1. 设计图   
2. 主题概念版
3. 制作过程图片:篮球盔甲制作过程
4. 制作过程图片:蓝晒染色盔甲外套制作过程 5. 制作过程图片:鞋带编织斗篷制作过程
5. 制作过程图片:鞋带编织斗篷制作过程

6—11. 作品大片

12—14. 走秀照片

指导教师评语:

高元睿同学在大学本科课程中,多次以“蓝晒印相工艺”进行面料改造。在毕业设计实践中,他尝试探索更加复杂、综合的多维面料再造,对“蓝晒印相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度拓展开发。他总结设计案例,在色彩、图案、材质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类分析,进而以直接染色法、物体遮挡法、负片遮挡法等进行多维面料再造,获得了极为丰富的视觉效果。

他将服装因穿着状态而形成的特点转化为特殊的版型,与适合的工艺、图案结合,引入运动、牛仔、戏剧、动漫等多重元素,多维面料再造与立体动感版型同构,彻底的破坏+ 彻底的重建,塑造出个人风格强烈的戏剧朋克服装创意作品,为传统工艺在时尚前沿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如云不岫


作者:李佩璇(本科生)

指导教师:贾玺增


设计说明:

系列设计作品以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太湖石为灵感。“瘦、皱、漏、透”是太湖石的特点,这四个字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太湖石的外貌,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嶙嶙傲骨的文人气质的最佳象征。在面料上,作品以毛纤维的毡缩工艺为载体,进行材料再造,用毡缩工艺在服装中表现立体结构,其厚重而粗粝的材质如山石岫峨,与轻薄的真丝形成对比。后者垂坠而飘逸,如云烟浩渺,体现出“如云出岫”、虚实交映的视觉效果。

在造型上,参考明代林有麟绘制的《素园石谱》,提取其独特的凹凸造型,从草图中提取立体结构,并运用3D 建模技术进行立体结构实验。在服装结构上,我运用了“别有洞天”的交错孔洞设计立裁实验,将原型的衬衫版、连衣裙版在不同位置挖开圆形的洞,并错开缝合。这种随机的交错的孔洞犹如太湖石观察方式的错位,在人台上会形成有趣的结构和褶皱。我将这种结构与现代的服装结构相结合,进行服装设计。

我以服装语言表达东方意蕴,展现具有古老东方文化属性的哲学观念、思想体系及生命智慧,探索了毛纤维毡缩工艺的新的发展方向,力图使传统手工技艺焕发新时代语境下新的生命力。

1. 设计创意


2. 立体结构造型

 

3. 服装结构造型 
4. 设计面料

5. 制作过程 

6. 效果图

7—11. 成品展示

12—13. look1 白坯及走秀 

14—15. look2 白坯及走秀 

16—17. look3 白坯及走秀


指导教师评语:

李佩璇同学的毕业设计《如云出岫》以太湖石为灵感,以毛纤维的毡缩技法为主要服装工艺,结合了虚拟服装建模的技术,将太湖石的立体结构与现代成衣结构相结合,较好地表达出了中式美学的审美特征。该生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设计作品在造型、工艺、结构上较为成熟,符合专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丰富服装设计的表达形式。


痕之语


作者:韩一鸣(本科生)

指导教师:肖文陵


设计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实践的系列主题为《痕之语》,以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容貌焦虑”为灵感来源。近年来,社交媒体不断强调“完美无缺的容颜”,使得人们逐渐对自己的“颜值”过度关注,以至于出现自我怀疑乃至自卑的心理状态。一些人进而希望依赖医美改善现状,盲目跟风的现象屡见不鲜。医美作为时代审美变迁的产物,具有双刃剑特征。一方面,医美能够使人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标准,也能够帮助少数群体改善因健康问题导致的毁容或残疾;另一方面,医美中存在的风险也会使人遭受身心损伤,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基于以上思考,本系列设计利用烂花工艺呈现了身体皮肤破损异变的效果,并结合分割、包裹、变形的服装结构,表达了对当下医美现象的讽刺,呼吁人们尊重自我,追求自然美。

在造型设计方面,我从医美给人带来的身体形变及手术带来的分割线迹为出发点,结合人体结构特征开展造型实验。通过让模特联想处于容貌焦虑状态下的情绪,在布料中做出挣扎、紧缩等动作,提取造型特征,设计了一系列草图,突出变形、包裹、分割的语言,使服装与人焦虑、损伤的情感衔接。并基于此,结合面料设计部分,进一步进行修改优化,完成设计草稿。

进入制作过程,先对面料进行裁片,按照款式图对照确认烂花印花工艺实施的具体位置,进行烂花印花工艺处理。清洗晾干后,进行化学煮染与热升华制作。使用的化学染料颜色为:深灰、栗棕、红玉、紫。依照不同图案的色彩需求,将面料分为三类,分别控制每组面料的煮染时间为10 分钟、25 分钟与40 分钟,使面料色彩呈现不同程度的红棕色。晾干后,再将图案通过热升华叠加到面料上,从而形成最终成品效果。由于布片较大,创作过程中尝试小型热压机衔接热压和大型热压机滚动热压两种方式,效果均不理想,最终选用熨斗熨烫的方式完成热升华,确保图案的清晰稳定。在白坯制作部分,通过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结合的形式完成了造型上的调整修改,并利用多个肩垫结合的方式实现造型上稳定的凸起效果。坯样制作完成后,在模特试穿环节后,按照设计图效果与实际穿着效果对照进行了二次版型调整,并最终完成成衣制作。
1. 设计草图

2. 图案设计

3. 面料制作过程

4. 造型制作过程

5—12. 作品大片
指导教师评语:

医美作为时代审美变迁的产物,它既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诉求,也可能因手术风险,使人遭受身心损伤,留下永久伤痕。医美已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并产生了诸如健康、伦理等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作品《痕之语》以此为灵感, 基于实验和调研,应用烂花印花工艺、切割和裹缠的服装结构、夸张的服装造型,隐喻医美事故给人的身体和肌肤造成的损伤,讽刺、批判当下医美现象,呼吁人们尊重自我,追求自然之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Being in Time


作者:葛添易(本科生)

指导教师:凌雅丽、于化蕾


设计说明:

创作灵感来源于《重庆森林》中的一段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东西上都会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越发麻木,因而立足当下,借助存在的事物感知时间,找到内心静谧之处成了大势所趋。时间感知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互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能够借助外物感知到时间的存在,却鲜少用外物来表达时间。服装是我选择表达时间的方式。我利用植物的枯萎过程作为感知时间流逝的载体,通过抓捕记录植物的“临界时刻”的状态,来获得服装设计的造型灵感和质感表达方式,表达时间的流逝。探索时间感知的奥秘,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如何在无形的时间流中导航,也促使我们思考时间之于生活的意义。

1—7. 设计过程

8—16. 秀场走秀及后台花絮


指导教师评语:

作者从观察生活的角度出发,以服装为载体讲述自己对于生活变化的观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这一事件的感受与思考。这件作品的毕业设计以“植物的枯萎变化”为设计灵感来表达对时间的感知,将自身感知到的时间变化通过面料的色彩、纹样、质感及服装的廓形进行表达。她从捕捉植物临界时刻的形态、形状、色彩,以及触摸上去的质感入手,获取创作灵感,记录下植物变化的过程,并以此为服装的廓形结构进行探索与创新,在形态塑造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是一件富有情感与个性的作品。


对话时空


作者:许润之(本科生)

指导教师:凌雅丽、王国帅


设计说明:

“一个人在互联网微小的一次振动,都可能在若干年后引起世界另一边的一个人的共振。”内心微小的问题与思考也许在世界的汪洋中微不足道,但是可以通过数据将志同道合的人聚合,让各自孤独的灵魂得以在这个苍茫的世界进行一次微小的碰撞……弹幕是互联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它象征了时间与空间,有一种在虚拟世界寻找社交的感受:今天的我看了昨天你发的弹幕,又或者是处在世界彼岸却通过弹幕在同一秒相遇……

由此,我从日常生活中最喜欢在看剧时开的弹幕入手,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青年群体的新型社交方式。弹幕在同一画面中相遇,却又属于不同地区和时间的个体。在此主题下,我借用了数学原理中立体视错觉“多义柱体”,从不同角度看不同空间的特点,将数学模型与服装廓形结合,尝试了多种创新性材料和表达方法,发展了实验性服装的理念。观者能在服装的旋转中看出服装形状的改变,从廓形的不同角度变化来展现设计理念。

1. 灵感版

2—3. 艺术家调研

4. 跨学科调研

5. 建模发展

6. 图案发展

7—9. 服装结构实验过程
10. 服装模型多角度拍摄

11—16. 秀场图片

指导教师评语:

许润之的毕业设计从空间和弹幕出发,是带有实验性的一项成果。选题在服装领域很新颖,把研究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效果这一现象,运用到服装领域,是个很大胆的创意。服装的建筑感廓形与传统服饰融合得恰到好处,整个系列最后的呈现非常完整,并完美契合主题。作者使服装跳脱出原本的概念,代入到三维立体空间,并产生趣味和玩味性。从学术与成衣角度来讲,都是服装设计的一次突破。


莲骼


作者:许依妮(研究生)

指导教师:凌雅丽


设计说明:

此次设计以东方未来主义为基调,从宋代莲纹中汲取灵感,取名为《莲骼》。“莲”是莲纹,“骼”是骨骼,表达了双重涵义。一方面取其清雅高洁的文化内涵为骨骼,将传统纹样的美好寓意融入现代时装设计中。另一方面,通过将参数化和单元模块化的理念融入宋代莲纹的创新中,赋予其数字化的美感,探索其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传统纹样在时装设计领域中得以传承和创新。在廓形上,将流行的新中式风格与未来感相融合,并与从莲纹的莲叶形态中提取的服装廓形和结构结合。在色彩上,提取宋代山水画中的代表色彩,对石绿、石青进行纯度上的调整,并融入具有未来感的金属银灰色,旨在将宋代美学的雅致与未来科技感相结合,实现色彩上的和谐统一。

1. 草图

2. 效果图

3. 灵感版

4. 元素提取

5—8. 分形结构

9—10. 立体莲瓣纹

11—12. 连缀式

13. 立裁

14—17. 作品大片


指导教师评语:

作品《莲骼》从宋代莲纹在现代时装中的应用出发,着眼于传统纹样的单元模块化和参数化的创新设计探究,并聚焦于宋代莲纹的莲花形态和结构与时装之间的关系,进行创新性实践。在与依妮的沟通过程中,她更强调突出模块组之间的变化和模块单元的识别度构建等关键设计点的创新性。作品结合3D 打印和其他服装工艺,将新纹样从二维层面转化到三维层面,并利用单元模块化的特征使纹样以骨骼形式排列,弥补了参数化时装动态性和柔韧性局限的问题,使服装能更好地贴合人体;同时还能够实现服装衣片灵活拆装的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穿衣方式。该作品以东方未来主义为基调,通过服装款式与色彩诠释了宋代雅致美学,同时对莲纹进行参数化重构,对传统纹样设计方式进行了多维度探索实践,其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和数字化美感为数字时代传统纹样的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Flowing


作者:杨俊哲(本科生)

指导教师:凌雅丽、周元阳


设计说明:

这个项目源于我在火车站附近居住的经历。空闲之时,我经常去那里散步消遣时间。当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到这里时,我意识到那是一个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会停留的地方。那里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过去来到这里,但他们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去”的行为,或许是回家,或许是远行。火车站空间作为一种存储介质,为“去”这一行为提供了抽象的证据。在这里的每一瞬间都成为时间切片,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媒介。以“去往一个地方”作为时间隐喻,生命的过程也是不断“ 去往”下一个地方的过程。我以时间为视角,以火车站为场域,探索现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联系。我通过调研艺术家Pia Mnnikk和Akinori Goto,以“层”的概念来解构时间,对时间进行具象研究。我通过从火车站拍摄的影像中提取的路径与动态,使用软件合成模型,通过包裹拆解对版型进行研究。在面料设计部分,我通过提取火车站内的元素进行镭射切割、丝网印和印花设计。我将镭射切割的半透明TPU 和印花帆布重叠,在这上面进行丝网印刷。丝网印刷能够同时印在两个面料上,这样便使面料具有两种状态:在贴合时看到整体的纹样,在分离时又是另外一种纹样。我通过层与层之间的积累与纠缠来表达对时间的理解。

7—11. 制作过程

12—20. 作品大片及走秀


指导教师评语:

杨俊哲的系列Flowing 从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场所出发,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将火车站这样一个日常的空间,转化为表达时间流动的服装系列艺术作品。他通过多工艺、多层次、多材料的复合型面料设计,不仅展示了火车站中的人物动态和路径,更具玩味性地表达了时间的抽象概念。作品通过镭射切割、丝网印刷和印花设计等多种工艺,给面料赋予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既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感。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引发了观者对时间和生命过程的思考。这一系列作品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和对服装艺术语言的探索,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创新意识。


来源:《装饰》2024年第6期


延伸阅读:
6所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6所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6所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6所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定位与特色
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的设计教育思考
李薇:作品被V&A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服装设计师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装饰杂志
中国装饰杂志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中国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