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2024年第9期介绍

学术   文化   2024-11-01 18:30   北京  


艺术设计月刊

2024年第9期

1958年创刊/总第377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PREFACE

写在前面





一般的研究总是围绕What、How、Why 这几个问题类型展开,有时是针对一个,有时是几个交织在一起。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会有所不同,What 所代表的是定性、定义方面的问题,How 代表的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Why 代表的则是目的、价值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研究的起点一定是What,先要搞清楚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基础。因此,这就带来常见的概念问题,需要下定义。通常情况,人们在这个环节并不太下功夫,一般通过查阅辞典、百科全书或者经典著作,就完成了这部分工作。下定义也被称为“贴标签”,有利于我们理解事物,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尽管我们已经习惯于早就存在的那么多定义,仍然有些事物让人们难以确切界定。历史上曾有著名的关于西红柿是属于水果还是蔬菜的争议,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事关税收,争议并非无事生非。从这个例子也可看出,定义与我们对待事物的目的有关,目的不同,给出的答案可以完全不同。


现代人文学科的发展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尤其在研究方法上,不再推崇传统的思辨型定性研究方法,而是更强调科学性。换而言之,就是定性、定义的科学性如何得到保证?正如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先验的概念不断受到挑战,质性研究不能再依赖大师思辨,而是需要更为复杂的可证伪手段。并且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物理定义,人文学科领域的现象更难定义。顺应这样的要求,量化研究介入人文学科就蔚然成风。关于量化研究,本刊已经组织专题,有了较为集中的呈现和讨论。或许是工具产生的异化效应,量化研究的推广,产生的副作用是许多学者专注于量化工具和方法,套用分析模型,甚至对量化研究的目的也认识模糊,又形成了一批“形式主义”的学术成果。


量化研究能够提升研究的科学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其仍然是工具而非目的。质性研究是所有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基础,量化研究能够为质性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并不能取代质性研究。好的量化研究也需要建立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从一定的质性假设出发,建立合适的量化模型,进而以量化手段检验假设,形成最终的判断。本期特别策划即是通过邀请多个不同学科的学者撰文,来呈现当下质性研究的具体面貌,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此举也是与之前组织的量化研究专题形成呼应,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难以实施量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提升科学性的手段就是更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解析。


下定义之所以困难,原因在于事物往往有其多义性的一面,或者说具体的事物并不是人为意志的产物,定义来自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或不同任务的具体目的。对于设计学来说,这种多义性是我们在研究时要警醒的地方,设计创新如果一味恪守成见将无路可走。设计创新中有很大比例是关系创新、应用场景创新,这就需要设计研究能够穿透事物表象,更多地看到现象背后的关系,拥有在不同场景中重新定义事物的能力。这个能力既是设计师需要的,也是设计研究者需要理解的,这样才能使设计学的质性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对于研究方法和特性的讨论还将继续进行,总体上还是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从学科属性出发,把设计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这也需要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加入,形成优质的学术共同体。


方晓风



特别策划:质性研究

栏目主持:贾 珊


主持人语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经济学奖则授予了对史学问题卓有建树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以及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他们用经济史的方法去回答了历史和制度的问题。我们发现,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分化的现代科学的诸多学科又重新开始紧密交织在了一起。而研究方法的迭代也为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可能。


基于对研究方法的关切,《装饰》今年上半年第3期和下半年第9期分别组织了对应的两个策划专题,分别是“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了向有质性研究传统的学科学习,本期专题邀请了风景园林、民间手工艺、建筑学、国际关系、教育学、历史学的六位学者,提供了不同的案例,就质性方法展开探讨。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质性研究对研究者提出的巨大挑战。那些需要更长研究周期和较高研究成本的工作,对研究者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海量的现象中捕捉有效的内容,构建现象之间的关联,应用更为贴切的方法是所有研究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虽然同样在广泛地应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但我们会发现不同学科的学者所阐述的质性研究的内容和边界是不同的。无论那些应用质性研究的传统学科,还是将质性研究作为新方法引入的学科,研究手段都在发生迭代。石英曾在《质性研究史》中提到质性研究的三个主要发端:早期人类学的人种志方法,20世纪初“社会工作”兴起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实务,20世纪60年代以来针对“量化”研究的“反抗”思潮。但时至今日,随着不同学科方法的相互借鉴,质性与量化方法的交织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首先来自于学科的交叉,其次也来自于研究问题的深化。这些问题在系统之内,又在情境之中的复杂性推动研究方法不断变迁。


陈向明教授曾经这样定义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学者对质性研究进程中,研究者深入研究环境是否会对研究样本产生干扰的伦理问题产生反思。故而本专题对部分约稿作者进行了简短的采访,集结成文,呈现在专题文末,为读者补充更加具体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过程来辅助阅读。(贾珊)


《社会地方再生产机制与日常中的变革:对南京市锁金街道社区花园的民族志研究》


何疏悦、李 明、吴烁琪、汪瑞霞

内容摘要:城市公园与社区花园在所有权与话语权上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其社会文化图景的差异。借助都市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城市社区花园种植者的自发性行为与认知逻辑得以跃然纸上。有别于西方的城市土地私有制度,中国城市化中的社区花园具有显著的内生农耕传统与集体文化色彩。借助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视角,文章首先论述了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关联性,分析了南京市锁金村社区花园的城市公共治理、规划设计应用、公众日常生活的复杂层级建构逻辑与文化博弈。进而,以社区花园表征空间为介质,论述了一类具体的“社会互惠网络”“公共资源配置”和“地方人文价值”空间生产的现实发展图景。研究结论探讨了城市社会日常中由交往价值、使用价值主导嵌入地方集体的空间文本生产、设计知识生产的可能性,为当前存量城市发展阶段中的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合乎我国历史文化赓续要求并匹配未来社会转型布局的经验和启示。


铁路、贸易与世界秩序: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地缘战略观

杨于森

内容摘要作为德国经济历史学派的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包含强烈的地缘色彩。在该视阈下,李斯特的政治经济观存在三重维度,即以铁路拓展打破空间壁垒,借贸易繁荣寻求世界位置,最后同先发国家共建和平秩序。李斯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特殊贡献在于,其完美避开了国际竞争中结构性权力变动引发的零和博弈,构建了一种稳健的大国战略。李斯特对国家权力的主张奠定了二战以后德国作为大陆国家重新回归欧洲的思想基轴,为德国选择了一种基于秩序、自由、合作的政策导向。李斯特的构想在欧洲发展的事实经验中得到回应。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李斯特的国际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度梳理,为后发国家处理赶超带来的地缘性风险提供了宝贵镜鉴


《针法命名的民间逻辑:一个西南村寨绣花工艺传承的田野观察》

吴越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在田野点——仁吉侗族村的参与式观察,将绣花工艺研究从技艺本身转向以“人”为核心。文章以田野工作的展开为书写顺序,从田野点的筛选、问题的发现、调查方法使用、资料整理分析几个方面呈现绣花工艺的调查过程与思考。文章如实记录在具体调查和绣花工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与经验。将绣花置入地方语境的日常生活中,从当地针法侗语命名展现仁吉侗族人如何保持传统技艺的持续生命力。仁吉村绣花工艺的生存与发展特点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现状的缩影。


日常的回响:犬吠工作室的建筑图绘研究方法

钱 晨、屈 张

内容摘要犬吠工作室从观察日常生活出发,持续性地探索着一种建筑图绘研究方法。本文围绕犬吠工作室自《东京制造》以来出版的15 本研究成果,从研究视角起源、研究方法演变、设计实践应用三方面展开研究,并且比较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建筑绘图方式的差异。这种基于图绘的“建筑民族志”研究,是具有建筑学科特色的质性研究方法,在当今跨文化的全球化社会中易于被理解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什么是历史学的理论意识?兼论社科方法的可译性》


严毓倩、王 超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学的理论意识出发,围绕20 世纪西方史学的理论化路径展开,并反思史学范式的转移在国内的接受与影响。第一节将以年鉴学派从社会学中引入历史比较的方法为起点,对西方历史学不同领域内结构意识的形成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节将首先介绍社会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经历的“文化转向”。其次,本节以20 世纪70 年代新文化史的兴起为背景,围绕社会理论中诸如“阶级”“话语”“深描”“事件/ 时间性”等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探讨历史学如何在追求具有普遍性的结构意识上建立与特殊性的理论联系。结语部分将以1990 年与2007 年分别在中国台湾与内地出现的《新史学》同名刊物为背景,探讨中国当代史学界对西方史学范式的接受。本文在结尾以社会科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可译性”为例反思历史学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跨国在线协作时尚设计教育项目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学生视角的质性研究》

冯瑞玲、郭 茜、董 礼

内容摘要:本研究基于一个以时尚设计为主题的中美跨国在线协作学习项目,探讨该项目对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影响,并分析时尚话题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该项目提升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层面的全球胜任力,时尚设计话题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扮演关键角色。研究结果能够为这类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的设计提供实践指导



《学科交织催生下研究方法的生长:质性研究专题作者采访》


贾 珊
内容摘要:
  • 人类学启迪下的民族手工艺研究:采访民艺研究学者吴越齐;


  • 从物理空间到社会人文:采访建筑学学者屈张;


  • 非计划和容错的质性研究:采访风景园林学者何疏悦;


  • 最根本、最基础、最经典的方法——质性研究:采访国际关系学者杨于森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赵 华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 世纪的中法交往展”撷英》

资料提供:王 翯

编者按:2024 年,正值中法两国正式建交60 周年,借此契机,故宫博物院与凡尔赛宫合作推出“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 世纪的中法交往”大展。展览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 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的政治交往史,以及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本次展览中还有若干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因其精美的造型、靓丽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要在这个展览上展示这些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信息?故宫博物院的王翯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力图通过文献档案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 冯


《时代语境下传统工艺的思变、破局与新生——以“南京绒花”为例

陆 原

内容摘要:“非遗”项目在时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是业界持续热议并亟待解决的议题。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以南京绒花为研究对象,从技艺传承、市场适应、生产模式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其思变转型、构建“非遗”品牌、创新商业路径以及与外来力量实现多元共生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当下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  拓


冯美玲:以人为本的互联网和设计变革背后的人道主义技术创新者

[ 新加坡] 冯美玲,翻译:汪 芸

编者按:在庆祝温特· 瑟夫和鲍勃· 卡恩于1974 年制定的 TCP 规范之际,冯美玲应邀为《装饰》撰稿。2015 年,温特· 瑟夫与冯美玲联合创建了“以人为本的互联网”。目前,冯美玲为该机构的联合主席。在对数字的依赖重塑社会和经济的语境下,她致力于确保互联网服务于人的事业。她在该机构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于促进适应力强大的社区管理数据合作组织,以确保它们的数字资产,在这个习得的网络中,社区和每个成员都能蓬勃发展。她凭借自己在英特尔担任财务分析师、在壳牌从事运营研究的早期培训经历,以及作为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客户终身价值早期先驱的丰富经验,为市场带来系统性的基于证据的分析,以此获取信息与知识。她还曾担任美国国防部“联邦健康未来”(Federal Health Futures)的社会技术主管,这是一个美国联邦联合项目,该项目让她看到了如何通过应用在科技公司学到的管理运营方面的经验教训来极大地增强美国的社区健康中心水平,以确保预期结果的有效实现。通过“以人为本的互联网”,她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其他机构建立了基于以人为本的生态系统的联盟。同时,设计是冯美玲通过“设计变革”(DFC)发挥影响力的领域之一。作为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她为激励世界各地儿童运用旨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的设计思维法则做出了贡献。本文回顾了她的职业生涯及其核心理念形成的因素。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数智叙事:电影虚拟角色造型设计探索——以电影从21 世纪安全撤离为例

陈宝莹、殷 俊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图物交融与技艺营造的认知思维转换——建筑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方强华、席行洲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企业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服务设计研究——以携程“LESS·可持续旅行计划”为例

董甜甜、刘 冉、孟现芳




史论空间

栏目主持:周 志

从基尔特到工作室:伯纳德·利奇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手工艺组织的现代化

孙晓斌
德国设计的超本土跨行业转译:艾斯林格及其公司与苹果的合作实践

徐 恺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晚清百苗图“绾髻束发”造型解析及跨民族特性研究

张宗登、游天梅、张红颖
施洞苗族花样剪纸“以纸省工”的设计智慧研究

贺顺茹、周 莹、木 斯





院校风采

栏目主持:赵 华、周 志


移植与构建:民国小学手工课程标准的演进及价值观照

陈静静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定老布创新设计方法与开发策略

贾镇瑜、吴 琰
《克孜尔中心柱窟甬道顶部菱格图案形式、意涵与渊源新探

雷启兴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派玉雕虚拟学习系统设计研究

潘尚仕、董贝贝
基于流淌缩皱效应的金属工艺与材料设计应用

史忠文
用户感性评价融合双钻模型的越野车外形设计研究

王华杰、张 晋
基于SCAMPER 设计法的中国传统榫卯当代应用设计研究——以意大利A 设计榫卯获奖产品为例

杨 沙、阮 涛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精彩回顾


《装饰》2024年第1期“非遗 · 乡村振兴”
《装饰》2024年第2期“设计理论”
《装饰》2024年第3期“量化研究”
《装饰》2024年第4期“清宫文房
《装饰》2024年第5期“运动设计”
《装饰》2024年第6期“毕业设计·服装设计
《装饰》2024年第7期“设计·情境”

《装饰》2024年第8期“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装饰杂志
中国装饰杂志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中国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