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设计也可以?梅数植和702 工作室的慢设计

学术   2024-09-26 19:50   北京  



内容摘要


当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复杂性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人们思考和选择上的困惑。在设计领域,避免过度商业化,追求有温度与情感的设计成为当下不少设计师关注的方向。梅数植和702 设计工作室以“慢”作为生活的态度和设计的理念,为创造引导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美好的设计价值,进行了大量富有启示性的设计实践,为当代中国设计提供了别有意味的探索实例。
关键词:慢设计、视觉设计、设计教育、702 工作室



 


南北之间:开启平面设计之路



梅数植
2002 年,19 岁的梅数植考入宁波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与当时很多学生的认识经历相似,那时的梅数植对平面设计所包含的确切内容不甚明了。“其实平面设计是什么我当时也不清楚,只是去学习。有时候也会去听一些高年级同学的课,慢慢地进入了这个领域。”彼时,宁波的平面设计因蒋华、潘沁等举办的《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而闻名。学校也时常举办诸如原研哉、黄炳培、威斯勒、卓斯勒、王序等著名设计师的讲座或展览。在国内,当时宁波大学的设计教育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梅数植的设计学习生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开始的。

在宁波大学学习了两年之后,学校的专业教育渐渐不能满足梅数植的需要,梅数植萌生了出去看一看的念头。2005 年,本该上大三的梅数植毅然离开宁波北上,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近的简易房里租住了下来。“那时候经常去央美听讲座,也去蹭听他们老师的课程。” 在北京的第二年,梅数植加入了米未设计联盟,与广煜、刘治治和何君等人一起工作和学习,这些人也成为梅数植设计道路上的第二批老师。在米未设计联盟工作一年后,梅数植南下去了广州,加入了王序设计公司,在广东工作了两年多。2010 年,公司在北京开设新的工作室,梅数植又再次回到北京。

经过几年时间的历练,梅数植逐渐熟悉了视觉设计的各项流程,并初步建立起自己对视觉设计的认知。“在公司里上班基本就是接受和执行委托任务”,而客户运营、自由创作这些自主性强、更加考验能力的锻炼机会并不多。为了能够接触更多案头设计之外的事物,也能够“更自由”或者“更放松一点”,2010 年底,梅数植辞去了工作,和朋友开设了自己的独立设计工作室——“702”。

“702”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挺偶然的,就是最初工作室房间的门牌号”。成立之初的702工作室主要负责《Hi 艺术》杂志的艺术指导工作,包括排版规范和一些美术馆与品牌的设计任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3 年。那一年,30 岁的梅数植决定换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他将工作室搬到了杭州,开始为杭州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品牌提供设计服务。



“慢”:是生活态度,也是设计理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优化调整,702 工作室在杭州滨江和天目里成立了两个独立的分部。滨江的工作室负责品牌、字体、包装、展览活动等多个领域的设计服务,天目里的工作室则主要负责视觉导视系统的开发和展览设计。提到工作室服务的项目,梅数植说:“我们设计服务的时装行业比较多,此外,还有生活方式类的,比如一些家居、酒店、餐饮品牌之类,像奶茶、咖啡店等,总体上体现生活方式内容的会多一些。”

梅数植笑称因为工作室比较“慢”,所以自己很少与快消品牌合作。在当下,“慢”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少设计师都把“慢”作为自己设计的特质或标签,但真正能够从当代社会发展的语境中理解“慢”的内涵,并取得成效的优秀案例并不常见。

梅数植认为,“慢”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动作的相对缓慢,更是一种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流动更是瞬息万变。在这种快节奏背景下,人们往往难以对所见所闻有比较深入的思考,也就很难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梅数植喜欢坐在杂志堆中静下心来翻阅,享受慢节奏的阅读体验,也喜欢和家人一起去户外,体验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这些生活方式也在他的设计理念和对品牌的理解中有所显现。

在与委托方合作时,梅数植也经常强调这种“慢”的理念。他将与客户的双向选择作为实现自己“慢”设计的一种途径。“有些新消费品牌找到我们,一见面就问:‘我为什么要选你?’ 或者‘你能给出我选你的理由吗?’ 就像面试一样,很有目的性,似乎想从中发现我们对商业价值的捕捉能力。这是一种我们比较反感的方式。我会反问他:‘那你为什么选我?’ 因为这种具有攻击性的问话方式听上去更像在为难别人。它不是朋友之间友好的对话,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讯问。我们希望与委托方之间是平等的朋友一样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设计与商业利益之间不需要刻意去平衡,只有理念一致,合作才会顺利。”

“因此,我们只会选择认同这个理念的品牌进行合作。”一些新消费品牌,将精力过多集中在关注投资者的回报方面,甚至想方设法诱导消费者来购买,这一类方式并不符合梅数植“慢”设计的理念。梅数植自己希望通过设计传达“慢”的温度和情感,而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设计模式。“‘慢’会表达在设计的方式和对品牌的理解上。最不商业的方式是才是商业的。”他认为,品牌方能真正投入产品的设计制作,而不是仅仅通过营销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这才是当下“慢”设计服务的方向。
ZUC ZUG(素然)总部大楼视觉系统设计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典型案例。这是一家来自上海的服饰品牌。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702团队尝试用一种平等而有趣的视觉方式来呈现公司的室内环境系统。“这家公司的理念是平等,他们通常会选择普通人做模特,而不是明星,这样就不会带给消费者仰视的既视感。他们的氛围就是这样——员工们不会觉得很紧张、有压力,这正是这家公司最有意思的地方。”

ZUC ZUG(素然)总部大楼视觉形象设计


702 的设计师将ZUC ZUG 品牌部的图标设计成“哆啦A 梦”的样子,好像这里能够不停地产生出创意;会议室用了几个人七嘴八舌聊天的图标;董事长办公室用“头儿”标示,代表工人对老大的称呼;经常加班的品牌空间部用了一个“笑着活下去”的图标;将带有“BOOM”的爆炸框贴在玻璃上当防撞贴;用传统茶馆的招幌指代茶水间……这一系列调侃、反差、错置和情绪化的视觉修辞手法,让“慢”的理念和创意显现出来。

为了与ZUC ZUG 的公司文化相契合,在其办公空间中营造平等、轻松的氛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与委托方进行了反复沟通。“有时候一张名片的设计甚至能做到一年多时间,每次交谈他们都会让你感觉你的设计是最好的,即便还需要修改也让你觉得很舒服。”在这种轻松而从容的交流中,“慢”设计的产生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复杂性在无形中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而设计的价值是应该引导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美好。梅数植提到了一些他欣赏的品牌,如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苹果、特斯拉等,这些品牌通过低碳和环保理念传递积极的观念。相比之下,一些快速发展的品牌通过补贴甚至抄袭的方式占领市场,这对消费者来说,其实并不公平。

“慢”的态度和理念,也被梅数植延伸到对环境友好和对生活的理解层面。An Ko Rau 是一个独特的运动品牌,其定位不同于传统的专业型或竞技类运动品牌,而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一种运动的状态。品牌名称“An Ko Rau”源自世界语中“循环”和“持续”的含义。运动,源于静止,又最终归于静止,动静互生, 循环生长。在第一代的设计中,梅数植以“0”作为品牌的标志。“秒表计时器启动时是从 0 开始的,运动结束之后又归于0, 因此,0 有从运动到静止的双重含义。”它显示的不全是竞技,也代表着人们生活的态度和状态。


An ko Rau视觉形象设计

然而,“0”的形象虽然简明,但在现实中品牌的知识产权却很难被有效保护。于是,在第二代设计中,梅数植进一步注入了“从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的观念,将“0”变成一个具有移动感的形象,以此代表当代人对生活状态的某种期许。值得一提的是,梅数植还特别采用了大豆油墨这种环保材料进行标志的印刷,印刷出来的效果不像其他化学油墨那样“清晰”,略显虚浮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慢”设计的松弛度。

klee klee 服装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klee klee 本是拉萨语慢慢来的意思,梅数植使用了一个手语的图形,表示慢的意思,具有友好的感觉,也像是在微风中飘动。“Logo 的设计一般都是图形在前文字在后的排列方式,但图形的视觉效果往往会强于文字。”为了突出平和和平等的内涵,梅数植特意调换了二者的位置,将原本是视觉重心的图形移到文字之后,强调文字与图形的平等关系。


klee klee视觉形象设计

702 团队的两名设计师耗时半年,为klee klee 设计了标签与吊牌。设计师使用简笔画的手法绘出与服饰有关的一些植物形象,代表了服装使用的材质和染料。“用大豆油墨进行印刷,吊牌和装衣袋用可降解的材质制作,纽扣是硬质果实加工而成的”,这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但强化了品牌的环保主张,也成为“慢”这一设计和生活理念在更深层面上的注脚。

2024 年7 月, 梅数植在天目里的X sign Space 举办了一场名为“虚室生白”的花道艺术展览,表达当代花道艺术家心无杂念、用心悟“道”的精神。其展览策划的理念,同样出自对“慢”设计状态的理解。设计师并没有直接展现插花的艺术形象,而是通过展示与花道相关的一些事物,如插花的工具、花器等,呈现了包括花道的起源、流派、传承、花道与植物、时间和节气的关系,以及花道与茶道乃至禅宗等周边事物的联系,婉转而迂回地剖析和梳理了花道的内在逻辑和美学观念,并以此形成其对“慢”设计理念在更深远维度上的诠释。


“虚室生白”花道艺术展览设计




传统: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不少中国当代的设计师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和借鉴,试图创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和当代审美意境的设计作品。梅数植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对汉字的研究和设计上。在他看来,汉字不同于拉丁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多重表达的方式。“汉字包含了形、音和意,这三个方面在汉字中都有体现,不像字母文字,主要是在一个维度上,汉字中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内涵。”梅数植不断尝试通过对汉字形态的解构、拆分和重组进行设计创作。

“这种方法并不是全新的创意,事实上,古代中国民间已经有一些合成字的形式,像‘黄金万两’ ‘招财进宝’,或者用‘日’ 和‘月’ 组合成‘明’字等,这些都是汉字演变中常见的形象处理手法。”梅数植和702 团队通过练习书法来深入了解汉字的形成过程,通过认识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有趣的思路。“虽然这些研究不一定直接对应到一个设计上,但在某个时候,设计师可能会突然领悟到其中的联系,从而在设计中实现突破。”

西戏是一个专注于话剧和戏剧的空间。702 团队在为其设计品牌形象和导视系统的过程中,刻意通过强化对文字的瞬间识别和整体氛围的营造来传达品牌的核心观念。设计师通过拆解和重组汉字词语的偏旁部首,借助人们在识读汉字时以形取意、视觉“完形”的规律,使观众在视觉的熟悉与陌生之间获得趣味感。其设计利用了图形化文字在人们大脑中被瞬间认知的特点。“其实就是把文字当作图形来辨认,虽然当你仔细阅读的时候发现文字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妨碍作为图形出现时文字产生的瞬间影响力。”梅数植说。“现场”“购物”“年轻”这些词汇经过设计,会使人们在大脑中产生图形认知效果,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通过细读了解更多的内涵,创造出有趣、新奇的感受。


西戏视觉形象设计

梅数植将这种认知效果的实现归结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氛围的理解和对“度”的把握。他认为:“氛围是一种整体的感觉,就像中医讲究的望、闻、问、切,‘望’ 是一种对感觉的捕捉方式。‘望’不是‘看’,是从看似不经意的一眼中获得的大体的感受。”梅数植并不太喜欢逻辑性非常严密的设计,大致的状态更让人“舒适”。他说,打靶时“十环最好,但我认为七、八、九环也都不错,不必过分追求精确,反倒是‘差不多’ 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艺术所讲求的“似与不似之间”,即在对物象客观表现的同时,保留对作者和观众更宽泛的主观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更高妙的艺术境界。、

工作之余的梅数植经常练习书法、临摹碑帖,研究中国文字的结构、起源和意义。“中国文字的拆分组合和当下的设计创作有很大关联,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很多问题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例如,红石板农贸市场视觉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对古代碑文拓印的细致观察。梅数植发现,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同一碑文的拓印,存在着文字逐渐减少的现象。在现实中,语句的断裂和重组,能让阅读变得富于变化而有趣。顺着这条思路,梅数植有意识地对文字标识的排列和断句做出了调整,在保证基本语义可以被识别的基础上,使词语的排列形式在视觉上具有了一定的节奏性和空间性,从而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出类似于诗歌的韵律感。重新排布后的文字能够形成视觉和思维上的停顿,引导观者主动感受其中的诗意和美感。


6. 红石板农贸市场视觉形象设计

“同样是‘今日好货’,四个字连在一起和分开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日常的文字,通过这种方式处理之后有了延伸的空间,形成了一种陌生感或美感。”这一方式不仅提升了标识的视觉吸引力,也为观者带来了更新鲜的体验感。



教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702 工作室目前有十多位设计师,其中不乏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在谈到选择工作室的设计师时,梅数植最看重的并不是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或专业背景,而是对方是否真正热爱设计,对设计是否具有真诚的态度。“只有对设计充满热情,才能够主动拓展自己的认知,接触和吸收好的设计。否则,即使面对优秀的设计资源,也无法真正学到东西。”梅数植强调,工作室招募的设计师不仅是为了当前的需求,更多是看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工作室更注重通过工作环境和项目实践来培养年轻设计师。

梅数植将学习设计比作学习中医,二者都需要细心的感受与觉知,僵化的努力反而会压抑天性和创造力。702 工作室的环境相对松弛,不会过多干涉设计师的工作方式,注重成员间性格的互补以及团队整体氛围的营造。工作室没有设定严格的打卡制度或工作规范,反倒是提供了比较宽泛的发展方向和尝试的可能性,让年轻设计师在相对自由的框架下进行摸索和试验。

“我基本上不夸人也不骂人,两个极端都不会去做,我只是观察。”梅数植说。与现在不少企业追求效率,希望受雇者尽可能多地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不同,梅数植的做法更有助于年轻设计师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逐渐适应和理解设计项目的执行方式,最终成为符合本领域需要的设计师。“我们看重的是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像一个鱼塘里有十条鱼,八条很活泼,那其他两条也不会抑郁。公司的氛围也是一样,一进工作室就听见他们嘻嘻哈哈,这其实挺好的,反倒是大家都很严肃,死气沉沉的,整个氛围就不好了。”

这种简单而有温度的管理方式也成为梅数植和其团队设计的一个特点。基于这一方式,他们设计了23 Lab 的视觉形象,这是一个专注于植物的咖啡店品牌。植物是具有温度和生命力的,梅数植利用特定的元素和观察方式来突出这种感觉。他注意到过去人们使用的打字机打出来的文字都是一致的,这是一种适宜阅读的字号。因此,702 团队决定将品牌标签上的文字设置为这种字体和字号,模拟其复古温暖的效果,使文字只能在特定距离内才清晰可见。通过限定阅读距离,引导用户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增强了人与植物之间的亲近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设计的温暖和生命力。


23 Lab 视觉形象设计

今天,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发展迅速,每年招收的设计类学生为数众多。但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成为职业设计师甚至高水平设计师的数量,与国际上一些设计强国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梅数植认为,真正热爱设计的年轻设计师,应当主动开拓视野,了解设计和艺术的广阔内涵,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视觉设计而言,其创作灵感会来自建筑、产品、服装、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设计师可以从更广阔的领域汲取灵感,通过跨界学习和观察,创造出新的形式。因此,青年设计师应当重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梅数植建议年轻设计师应多旅行、参观建筑、欣赏音乐、观看电影和展览,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获取新的体悟。他认为,设计师的成长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和体验,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找到自己的设计语言和风格。

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持续积累,梅数植从2008 年开始每年都会去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著名的城市商业区考察,了解最新的设计趋势和市场变化。他曾经在三天内走遍了纽约SoHo 区的大多数店铺,带回了大量的商品吊牌和手提袋。他利用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掌握全球各大时尚中心的动态,了解品牌的市场变化,观察时尚和设计的风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资料。

2023 年5 月,梅数植用从全球各地带回来的购物袋参与了在X sign Space 举办的以手提纸袋为主题的“Buy-in”展览。展览展示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的数百个手提袋,其中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品牌,也有专业的商业设计项目。展览通过影像资料展示了手提袋的历史、手提袋与消费的关联以及设计师们以手提袋为载体进行的创作,用一种别样的视角展现出数字化消费环境下,作为实体的手提袋对品牌方和消费者依然具有的某种文化价值。


“Buy-in”展览设计

2022 年ChatGPT 的横空出世,加速了当代社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型,各种人工智能程序大量涌现。AI 时代的到来,一时间让不少人不知所措,甚至已经有人在哀叹设计师职业去日无多。然而,从设计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式,其本质属性并未发生改变。为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而设计是设计师的天职,创造性依然是当代设计不可替代的特质。“AI 的输出仍依赖于人的指令,而设计师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这是AI 无法提供的。”梅数植平时喜欢观察AI 生成的小视频,了解其特点并帮助自己寻找不同于AI 的创作路径。“作为一种高明的工具,一些中低端的工作可能会被AI 所取代,但高水平的设计仍然需要人的深度思考和创意,这依然是设计师存在的价值。”


来源:《装饰》2024年第7期

原文:《慢生活,慢设计:梅数植和702 工作室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作者:李 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赵雨薇,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延伸阅读:

他把白井敬尚的展览引进中国;以出版与研究作为设计的方法
他们的设计,打破了人们对书的固有印象
another design:视觉设计作为观念的载体
百余张海报,看国内外体育视觉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

装饰杂志
中国装饰杂志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中国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