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1] Leonard Waks. Donald Schon's Philosophy of Design and Design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 January 2001: 38.
[2] 同[1], p37.
[3] 同[1], p9.
[4] Donald Schon, Beyond the Stable State: Public and Private Learning in a Changing Society [M], London: Temple Smith, 1971: 32.
[5] 同[2], p15.
[6] 同[2], p30.
[7] Donald Schön, Generative Metaphor: A Perspective on Problem-setting in Social Policy, in Andrew Ortony eds., Metaphor 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37.
[8] 同[7], p160.
[9] 一般认为,最早系统阐述框架(frame)概念的是人类学家格雷戈里· 贝特森(Gregory Bateson),他在1955 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戏剧与幻想的理论》中,把框架用作一种阐释性的语境。1956 年,欧文· 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经典社会学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已使用“框架概念”,作为一种理解与阐释现实的认知结构。1974 年,戈夫曼出版专著《框架分析》对此做出进一步阐述,认为社会本混乱无序,“框架的存在使人们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参见段善策:《作为新闻的框架:从贝特森到梵· 迪克》[J],《东南传播》,2010 年第7 期,第84 页。
[10] 舍恩的框架理论借鉴了卡尔· 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知识社会学》(1970 年),后者认为历史文化不能用实证主义态度去语境地接近,唯有在具体指涉框架(Reference of Frame)中才能理解。而只有解释学循环中,人与才具备共同的指涉框架,达成普遍性的理解。参见肖瑛:《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兼论相对主义社会学的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3期,第47—57 页。
[11] 行动研究的源头是19 世纪末的“教育科学化运动”,20世纪4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 勒温(Kurt Lewin)最早提出并阐释了行动研究的概念,他将行动研究的过程描述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具有实证主义的特征。舍恩的行动理论与后续的专业实践研究显然建立在勒温成果的基础上。参见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第5—9页。
[12] 设计历程特指动词意义的设计,即designing。
[13] [ 美] 克里斯·阿吉里斯、[ 美] 唐纳德·舍恩:《组织学习》[M],慈玉鹏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2021,前言,第二页。
[14] 单环学习是工具性学习,通过环境与结果的感知与监测,调整组织策略,以维持组织规范与目标。而双环学习是在单环之外,出现了第二个反馈环,基于结果反馈发起对组织价值观与目标本身的挑战。
[15] [ 美] 唐纳德· A. 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第121—129 页。
[16] [ 美] 唐纳德· A. 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郝彩虹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前言,第XI 页。
[17] 同[15],第31 页。
[18] 同[15],第17—39 页。
[19] 同[15],第53 页。
[20] 吉斯· 多斯特将这4 个行为理解成舍恩设计模型的4个环节,以便开展对比实证研究。Kees Dorst, Describing Design: A Comparison of Paradigms [D]. PhD Thesi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7.
[21] 原文说的是“很难用固定的模式来表示”。同[20],第67 页。
[22] 舍恩对名称、语言的重视受益于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晚年哲学,这在他早年的隐喻研究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从《反映的实践者》第三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察觉出他对设计语言的理解。其一,设计语言是模糊的,与经验中的案例粘连在一起,导致新手在沟通时的困境。其二,设计语言是习得的,通过对“实践中反映”的反映进入自己的语料库。其三,设计语言不仅是描述性的,还是规范性和建构性的,赋予情境以秩序、意义与体验。最后,设计语言是演绎的,遵照“如果……那么……”的命题模式,以此种方式不断在情境中进行探究。
[23] 同[7],p147.
[24] 同[15],第133 页。
[25] 同[16],第29 页。
[26] 同[16],第111 页。
[27] Donald A. Schön, The Theory of Inquiry: Dewey's Legacy to Education[J], Curriculum Inquiry , 1992, Vol. 22, No. 2: 123.
[28] [ 美] 约翰· 杜威:《杜威全集· 晚期著作(1925—1953):第十二卷(1938)》[M],邵强进、张留华、高来源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77 页。
[29] 徐陶:《杜威的探究理论与当代科学认知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0 年第3期,第37 页。
[30] 张一兵:《迈克尔· 波兰尼: 意会推论在科学研究的融贯性逻辑力量》[J],《人文杂志》,2021 年第2 期,第21 页。
[31] [ 英]迈克尔· 波兰尼:《认知与存在》[M],李白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第 114 页。译文将“tacit”译成“意会”,本文为保持上下文一致,对引文做出了调整。
[32] 同[15],第46 页。
[33] [ 美] 约翰·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11 页。
[34] 张学广:《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5 期,第5—16 页。
[35] 姬志闯、时贤:《纳尔逊· 古德曼的隐喻思想及其认识论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 期,第19—24 页。
[36] 同[27], p129.
[37] 同[27], p131.
[38] 同[27], p131.
[39] 同[27], p123.
[40] 小组成员包括建筑史学家斯坦福·安德森(Stanford Anderson)、SAR 设计方法的开发者约翰· 哈布瑞肯(John Habraken),城市和环境设计师加里· 哈克(Gary Hack)、计算机专家马克· 格罗斯(Mark Gross)、工程设计专家路易斯· 布恰雷利(Louis Bucciarelli)等。
[41] Donald A. Schön, Louis Bucciarelli,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C]. In: Newsome, S.L., Spillers, W.R., Finger, S. (eds) Design Theory ’ 88 . New York, NY, 1989, Springer: 29.
[42] Peter Lloyd,You Make It and You Try It Out: Seeds of Design Discipline Futures[J], Design Studies , Volume 65 (November 2019): 171.
[43] 张煜东、吴乐南、王水花:《专家系统发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年第19 期,第43 页。
[44] 例如马克· 格罗斯等人的研究提出了名为“限制管理器”的设计模型,用于建构、读取图表,检索和处理可视化设计参考资料。路易斯·布恰雷利的文章《工程设计的民族志观察》探讨设计话语交流的特点和结果,表示计算机要对同一对象保留多重表征痕迹,留出模糊的空间。
[45] 同[41], p32.
[46] Donald A. Schön, Designing: Rules, Types and Worlds[J], Design Studies , 1988, 9(3): 183.
[47] 同[46], p188.
[48] 同[46], p189.
[49] 同[46], p189.
[50] Donald A. Schön, Designing as Reflective Conversation with the Materials of a Design Situation[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 1992, 5(1): 146.
[51] Norbert F. M. Roozenburg, Kees Dorst, Describing Design as a Reflective Practice: Observations on Schön’ s Theory of Practice . In: Frankenberger, E., Birkhofer, H., Badke-Schaub, P. (eds) Designers: The Key to Successful Product Development [M]. London: Springer London, 1998: 36-39.
[52] 同[51], p39.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