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人员(按院校首字母顺序排列)
1. 研讨会现场
1
方晓风
每年毕业季,《装饰》都会做一期毕业设计专题,到现在已形成一个小传统。我们选择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和信息艺术设计5 个专业,去年又增加了工艺美术专业,每年轮换。希望以组织专题的形式,召集该方向发展较好的院校一同交流、讨论,并通过毕业设计反映各个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毕业设计作品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背后是关于教学的整体安排与思考。希望各个院校能分享各自宝贵的经验、特色资源或教学组织方式,这对全国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而言应有一定帮助。
李迎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1956 年建院之初,设立了染织艺术设计系,1980 年开设服装设计专业,1984 年成立服装艺术设计系,是国内最早明确以“服装设计”命名的系别。1991 年,染织艺术设计系和服装艺术设计系合并为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延续至今。
我们始终延续的发展方向是“继承传统、多元融合和自主创新”,坚持基于传统的设计创新思路。本科阶段更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专业与视角的广度,建立相对宽厚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每年染织和服装专业各招生15 名左右。研究生阶段,在本科教育基础上强调专业精度,侧重培养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教学思路上,相较于知识传授,更关注能力培养。染织和服装设计专业细分门类非常多,如果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来安排教学,无法分配师资、对应行业需求。因而,我们更希望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入社会面向更宽广的专业需求做准备。
毕业设计的整体定位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今年时装周主题便是“多维之叙”。今年毕业的本硕生共56 人,染织设计21 人,服装设计35人。就时装周走秀情况来看,整体设计非常丰富,甚至有点“混乱”。我们曾尝试给定相对明确的命题,使风格呈现相对统一,但最终成果仍然非常多样。我们思考,既然在培养过程中希望激发学生的个性和能量,也应该鼓励他们在毕设中表达与众不同的自我与个性,因而无须追求实现某种统一性。
在专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首先是地域位置带来的局限性,北京缺少面辅料市场和专业设备(例如高端印花雕刻设备)。对教学和毕设来说,缺乏基础技术支撑是较大的困扰。今后,我们计划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加强联系,寻求有效支持。其次是调和通识与专业的关系,综合性大学的教学体系较为注重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但服装设计专业需要一定专业基础。因而,如何把控通识与专业教学的比例尺度,既实现通识性教育,又锻炼专业能力,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和尝试的。最后,培养国际视野与实现本土传承也是重要的探索方向。当下很多本土和民族设计的国际化成分较弱,甚至带点“土”味,这不是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转化的有效表现形式。我们将在传统传承的大方向下,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虚拟时尚等学科交叉融合。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与各院校有更多机会交流合作。
万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成立于1959 年,最初名为北京纺织工学院,1987 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建校之初,学院主要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穿衣用布的需求,推动布料的规模生产与产业化。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是二级学院,设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分别隶属于设计学(1302)与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学科。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约1300 人,硕士研究生370 人,博士研究生20 人。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产业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并投入实践。行业反馈是验证学院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反向论证课程设计,依托产学研合作和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市场细分和企业用人需求,我院服装设计专业设有多个模块方向,包括男装、女装、针织、运动、戏剧影视服装、数字时装等。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选择进入不同专业模块,进行更深入的课程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模块包括数据分析与制版、服装功能与设计、服装智能制造等工程应用知识,强调“艺工融合”及学科交叉的特色。2019 年,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打散原有专业教研室,组成以阶梯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群”。各课程群涵盖较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模块,课程群之间通过链式结构相互关联,形成知识架构和能力矩阵,共同支持人才培养方案。
“产教融合”是我院实践教学的鲜明特色,通过校企联合工作营、校企联合研究院和国际工作营等多种形式展开。我院与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的时尚高校合作,开展以工作营为主体的课程联动。同时,组织学生在本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多次走入产业集群,了解时尚产业和服装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运营模式,为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院级研究院涵盖服装文化、设计、功能功效、数字科技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研究领域,探索从儿童到老年生命大周期的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从而为本科教学提供实践选题及研究支持。
社会服务也是北京服装学院的一贯特色,不仅服务于国家需求,也为民众设计。从2008 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 年APEC 会议服装,再到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等大型活动服装,北服承担了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任务,逐渐形成以设计力为牵引,以科技力和组织力为保障,以传播力为使命的“北服四力”优势。在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带领下,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积极参与其中,锻炼了专业技能。此外,我们也为农林牧副渔基层劳动者设计劳动服装。师生通过田野调查,设计手稿,样衣制作,与劳动者实时交流,以保障设计结果与真实需求的匹配。我们发现,参与这类项目的学生在自主创作时更加注重实际需求,形成了脚踏实地的设计导向。
2024 年,我院毕业设计主题为“为人民而设计——行循自然”,希望学生既能思考不同群体对服装和时尚的需求,也能关注和谐生态的可持续性。在这一大主题下,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多元,包括关注非遗的历史文化设计、尝试新材料与技术的跨界创意设计、关注产业动向的商业成衣设计,以及关爱幼儿、老年及肢体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计。合理制定毕业设计评价标准与规则是毕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服学生数量较多,各方向模块特色各异,我们以不同方向模块分赛道进行评价,例如成衣、创意、运动、戏剧等。
此外,评价结果也是审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实现目标达成的考核标准之一。在每年的毕业设计评价中,知名服装企业如歌力思、安踏等会提供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行业专家和企业评委的评价对设计教学导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毕业设计以时装周形式组织并向社会发布已经持续多年,从最初的“热闹”变为如今的“门道”。目前,各大兄弟院校也都在组织或参与时装周。时尚院校在时装周上期望表达什么、交流什么,以及时装周如何反哺教学,这是我们希望深入探讨的话题。
马玉儒(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东华大学建校于1952 年,原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1982 年开设纺织品设计专业,后相继设立服装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3 年成立服装教研室并招录首届学生。1993 年,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从工艺美术专业中独立出来。目前,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由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和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共同组成。其中,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招生120 人左右,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专职教师共27 名,正教授12 人,副教授9 人。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依托地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形成“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五部分课程体系。我们既重视基础课程,也开展跨学科交流,结合市场培养从事服装设计与策划、服装技术方面的高级人才,逐渐形成适应社会需要,重创意、重市场、重实践的办学特色。此外,通过赛企联动、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是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一直以来的优秀教学传统。
今年毕业设计主题为“感域”。感是人的五感,域是人的世界。服装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人通过五感来与世界产生联系,因而感官、感情、感知和感性是设计需要关注的。在这一大主题下,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国际2024 年、2025 年秋冬潮流趋势探寻自己的创意主题,每人最终完成8 套服装效果图的正稿以及4 至6 套实物服装。我们毕业设计开启时间较早,大三下学期开始师生互选,7—8 月暑假期间,学生收集材料并明确主题;大四上学期9—10 月,绘制设计、款式和效果图,11—12 月完成成衣制作;大四下学期3—5 月进行毕业季初赛选拔与展演。初赛排名前60 名同学进入“环东华时装周”毕业发布秀,排名前10 名同学的作品将在上海时装周“新锐东华”亮相。
在新形势下,服装艺术设计专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首先,教育部调整艺术类本科专业后,全国约40 家院校裁撤了本科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数量之多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国内服装设计教育。其次是人工智能兴起后,AI 辅助设计掀起一场设计革命,这给设计教育带来教学创新的挑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同样也是机遇。2018 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教师们普遍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将贯穿设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帮助优化教育过程机制,有效促进教学成果的提高与升级。
我们的另外两个机遇是:学科交叉整合和产业集群。学科交叉已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东华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纺织、材料、设计等学科为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实现跨学科交流、创立新型交叉课程提供了优势。此外,东华大学地处上海,背靠长三角,服装头部企业和服装、纺织、设计产业集中在此,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形成以产业支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冯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的服装高等教育机构之一,1982 年浙江理工大学创办服装设计专业,1985 年成立服装系,1993年成立服装分院。目前学院共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表演”四个专业,均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四年级学生进入产业实践项目,锻炼表达能力,并通过校企共建项目,培养学生商业转化能力。
产教协同育人的第一类资源是校地研究院。以服装学院主导,与政府共建的研究院有两个:三门研究院和丽水研究院。三门是中国冲锋衣产业制造基地,校地强强联合,通过举办全国性大赛,参赛选手与当地企业组队参赛,既能吸引产业资源,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了解先进面料和工艺技术,实现产品落地,培养了户外运动品类设计师。
第二类资源是校企研究院。服装学院目前建有10 余个校企研究院,针对不同课程体系与产业项目、专项人才需求,开展课程及项目共建。典型案例是2019 年与浙江华鼎集团联合建立的时尚研究院,企业为教科研及学生团队提供办公及实习实践场所,双方共同在课程及项目中挖掘新生代设计师活力及创意力,并进一步给予学生以团队孵化支持,促进可孵化商品线、新生品牌的商业转化。每年约20 至30 名本科生、研究生入驻研究院。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了解设计及商业运营环节,既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也为企业前置性储备了设计研发力量。校企研究院培养人才的另一种方式是孵化创业团队。从2016 年起,我们与卓尚服饰合作,每年从大三、大四年级中选10 支创业团队进行孵化。经过1 年至1年半校内外导师辅导后,每年有2至3 个相对成熟的团队得到卓尚及其他创投资金支持,进入新型细分市场创业轨道。
浙江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创业土壤肥沃,从2023 年开始,我们也尝试将华鼎、卓尚合作模式推广到其他产教协同育人资源中。2024 年与浙江海利环保合作,在毕业季中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拓展环保材料运用场景;与浙江健盛集团合作成立运动时尚研究中心,培养城市轻运动产品设计人才。
面向未来,在人工智能新驱动产业创新发展趋势下,我们于2024 年1 月正式启动“数智时尚设计”微专业招生和培养,以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先遣队”。现阶段共开设六门课程,引入阿里云设计中心Art Lab 平台数智资源,探索数智时尚领域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凌雅丽(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成立于2023 年,是在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基础上建立的,最早可追溯到1928 年建校时的图案科。1996 年,染织与服装系正式从工艺美术系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系别,倾向于培养独立设计师(品牌)。成立学院以后,我们坚持原来对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培养方向是打造小而美的、个性的、较具识别度的设计师个性品牌。
在专业设置上,目前的本科专业分为三个部分:服装设计与品牌管理研究所、染织设计研究所、室内装饰设计研究所,分别招50 人、25 人、25 人左右。根据学院多元化的建设特征,我们提出以时尚设计为核心,通过个性化、细分化的教学思维引导将人才进行专业分流。例如,100个学生中或许有5 个人倾向做时尚运营,便根据他们的特征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模块。我们已与浙大、复旦建立了部分学分制课程联系。或者,有2 至3 个学生在艺术表现上有潜力,便在课程中鼓励他们以当代艺术概念表现时装艺术造型。培养设计师需要相对自由的土壤,而不是工具化的培养方式,须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为了让学生与产业有更深的接触,我们与企业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以杭州时尚中心为例,他们为学生提供秀场、展场和商业订货空间等,学生们做的单品可以在一楼展厅中陈列、展示。这让学生在感受秀场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历练自己的实战能力。另一个合作基地是上城里数字时尚产业园,它所处地段是杭州时尚产业的集聚地。上城里可以提供专业模特,秀场更正式,也很自由,学生可以在这个秀场里将自己的课程作业展现出来。虽然我们的未来目标是培养中高端以上的具有识别度的设计师品牌,但可以让学生在大二、大三阶段尝试不设限的市场氛围,接触、感受市场流通的商业魅力,从而在思维上形成与市场的强链接。
年轻的时尚设计学院以建立“时尚生态系统”为主要理念,希望从以设计艺术为主转向艺术与市场相结合。为了打造时尚生态系统,学院将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与时尚同步进行的学术会议。2023 年,会议以打造“时尚生态链”为核心,邀请国内外学者、全球买手、独立设计师和时尚媒体人等共同探讨独立设计师在时尚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年第二届的“设计无维”学术会议,预计在11 月中旬举办,也邀请了很多国际院校的专业人士来共同探讨时尚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的毕业设计是时尚设计学院成立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学院时代印记。我们采用导师组制,由我、周元阳老师,以及两位有市场实战经验的独立设计师于化蕾、王国帅组成,并与杭州上城里数字产业园合作,首次参加了国际性时装周——上海时装周专场毕设秀场。今年毕设展现出学生灵活多样的审美形式和多元丰富的设计创意。未来,希望在毕业设计中尝试生态化组合。譬如由三人以上组合成拟品牌小组,分工负责产品与创意作品的实践落地、视觉包装等工作,将展示空间、传媒推广和商业落地等环节纳入设计中。这种协作不仅有利于培养人才结构的多样性,也能让学生懂得协作分工的重要性,提高专业度,增加合作迭代的无限可能。时尚学院希望不断尝试新方法,积极链接社会、创新迭代、拥抱未来。
张立川、赵远方(深圳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深圳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有两个专业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两个方向的设置均充分考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对标时尚品牌的整体运营与研发过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着力于中间端的产品研发,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聚焦前端和后端,两个方向互相叠合、互为依存。
由于深圳大学设计学类本科招生采取大类招生模式,新生入学后须先学习公共课和设计基础课,第二学期再进行专业分流,服装系两个专业方向每年吸纳约60 人。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后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二年级下学期则各自进入专业方向进行系统学习。研究生每年招生20 人左右,11 名硕士生导师主要在非遗服饰文化研究、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创新、数字时尚新媒体艺术等领域深耕。
依托于深圳作为“设计之都”“女装之都”的产业地缘优势,服装系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为大湾区发展培养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快速应变能力的多元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总体而言,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 系统性模块化教学。培养方案的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使每学期课程都能达到阶段性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衔接不同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从低年级单品设计研发,到整装的系列化研发,乃至品牌整体策划与整季设计企划的研究能力。
2. 产学研合作,以赛促教。已有80%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其中多门课程与深圳知名企业共同设置专业赛事、奖学金,激励学生产出高质量落地成果。以大二年级“女装设计课”为例,教师将30 位同学分为四组,分别对应四个有深厚文化积淀且享有市场美誉度的服装品牌进行模拟设计训练。课程前期,学生通过参观企业、市场调研,以及与设计总监和市场团队交流,了解品牌定位和文化,探究设计工作流程和方法。课程中,四名企业设计总监对学生设计进行全程辅导。最后,企业设计师团队对学生的结课作业给出专业建议和修改意见,教师结合过程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经过几轮实践不断优化升级,使学生加深了对本土服装品牌的了解,其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 设置跨专业融合课程。从2021 年开始,服装学科开始思考数字化方向的专业转型问题,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在优化培养方案过程中,压缩必修课学分,提供更多不同专业的选修课,打破各专业壁垒,与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创意策划与管理专业实现选修课资源共享。
4. 设置微专业和创新短课。服装系通过学科交叉和以需求为导向,开设“CMF 创新设计”“数字创新设计工作坊”“多功能型纺织材料的创新运用和企划研究”等短课,以及“数字创新设计工作坊”和“沉浸式新媒体交互设计”等教学项目。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5. 以科研、项目促教。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课堂,转化为课程教学,传授学生从事研究、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围绕学术问题进行研讨。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创业实践方面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和训练。此外,通过与多家企业、公益组织开展基金项目,举办大型展演与展览,宣传并检验人才培养成果。
2024 年,深圳大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的展演是一场跨界艺术,集合了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服装系、数字媒体艺术、创意策划与管理专业师生的集体智慧。本次展演主题为“3030潮· 引力”,既致敬深大服装系建系30 周年,也寓意在新媒体语境下,来自大湾区的前沿设计思维和时尚创新的快速迭代。我们从2024 届本科生、研究生中筛选了25 名学生赴京汇报演出,展演引入了大量数字时尚的艺术表现,将虚拟时尚与新媒体艺术融入表演之中。整场秀的所有视觉呈现均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跨专业师生团队以科研项目、课程实践来完成,是深圳大学育人成果的一次亮相。毕业设计环节与我们的设计课程一脉相承,同学们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社会热点议题与人文历史、新兴生活方式与穿着理念,探索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新技术的方式,能够将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进行有机融合与创新。
2. 与会嘉宾合影
2
1. 如何处理本科教育的通识性和专业性问题?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异是什么?
万岚 :北京服装学院是通过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来实现通识性与专业性的平衡,注重基础教育以培养适应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素养。本科生在一年级完成通识课程的学习后,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尽管一年的时间对于通识课程的学习来说较为紧凑,但我们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注重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广泛的知识视野和综合能力。
戚孟勇 :受益于浙江服装产业发达、产业链完备的优势,2016 年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一直将“产教融合”作为一大特色。面临新形势,本科培养方案又做了较大调整。浙江省将时尚产业视为八大万亿产业之一,给予发展政策支持;另外,杭州数字经济也较为发达。我们结合这两种优势,提出走“数字市场+ 产教融合”道路。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组。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学生可以与研究导师互选,像研究生一样直接融入导师团队中,每位导师带5 至6 位本科生。这种机制的好处在于,团队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上互帮互助,发挥各自专长,也实现从本科到研究生导师制的过渡。面对AI 时代的到来,我们致力于从时尚产业转向数字时尚产业。本科生课程调整后,学院在一年级加了几门AI 基础课程,解决工具使用问题。二年级时,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研究性项目。我认为,未来的设计师应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运用AI 提升设计效率,研判设计质量。
马玉儒 :东华大学本科一年级主要是通识教育,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大二是学科基础课程,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大三、大四是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等。在大三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开始根据国家、国际时尚前沿趋势区分专业方向,并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方向,培养他们对学科前沿的探索能力,并逐步做到因材施教。大四年级学生根据各个教师的专业方向,通过选导师的形式,进入导师工作室进行毕业设计。在此阶段,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更专业的学习和探索。
2. AI 技术对服装设计教学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平衡虚拟技术与注重物质性的工艺、材料、身体等服装设计专业一贯来的核心?
王小茉:AI 信息技术不仅起辅助作用,还更深入地影响着设计认识、判断和生成逻辑。想请问各位老师,服装设计教育如何应对AI 信息技术?特别是,服装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其材料和工艺是设计基础,那么,基于图像的虚拟技术应如何处理、平衡与具有真实物质属性的工艺、材料、穿戴体验之间的关系?
赵远方:疫情期间,学生毕业设计遇到阻碍,传统的实体毕业设计制作无法完成。正是在这一契机下,我们开始尝试做虚拟服装设计。深圳大学服装系对行业变化感知较为敏锐,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学习新软件、新技术的速度较快,老师们也较早尝试与自己科研方向相结合、带领学生参加AI 设计比赛。紧跟生产技术的变革是青年老师的使命,资深教师的多年经验与知识却是年轻老师不具备的。已在某个课题深耕多年的老师们无须转变方向,可以通过合作进行优势互补。
对于服装实物与虚拟的问题,深大服装系一直坚持服装设计实物制作的高要求。我们在毕业设计启动阶段要求学生除四套实物设计外,还须完成一套虚拟服装。虚拟是在此基础上的叠加,而无法替代实物。面向大三学生开设的数字化课程上,实物版样、立裁是基础,数字化是提升效率、使创意最大化的手段,起辅助作用。虚拟和实物制作是两条不矛盾的道路,数字化手段可有效规避设计、生产各环节中的浪费,最终服务于落地制作。
李迎军 :我们之所以会因新技术的出现感到恐慌,是因为技术的力量已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某些能力。然而,当我们具有驾驭技术的能力时,它便是能帮助我们的工具。目前,对于服装领域而言,人工智能尚在我们可驾驭的范畴之内。教师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范围、逻辑思维与技术边界,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优势。
3D 打印出现后,人们就开始借助它融入虚拟元素,出现很多“生长”在人身上的东西,服饰概念在向外拓展。虚拟空间中的服饰则更进一步拓宽了边界,与信息领域相关,具有交叉性。虚拟服饰,与注重人体工学、功能性,以及人和物关系的具有物质性的服装设计关联性较弱。虽然在调整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和思考虚拟服饰设计教学,但可能它不是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李薇 :面对新技术、新需求,高校教学必须结合自身教学定位、师资优势和市场分析,来综合评判与调整。学院前辈们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须继承老中央工艺美院的精神,在沿着主线道路前进的同时进行创新。院校教学特色建立在历史文化和平台基础上,只有认清自身特色、找准定位,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关于专业“广”与“专”的问题,我认为应先眼高手低,然后实现眼高手高。设计审美是核心,美院应培养学生“眼高”的审美能力。其次是实操技术,制作衣服的过程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和自律性格,要让学生相信深耕才能卓越。
3. 服装专业培养的核心素质是什么?
戚孟勇 :近几年,我们感受颇深的是一直处在变化中,老师们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不断迭代。对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而言,课程调整和对人才定义的变化来自需求方,即产业和企业。例如,前些年企业需要能出爆款的设计师,而当企业自身培养的设计师可以完成后,便提出需要擅长人群分析、商品企划、新型时尚消费群体研究的设计师,我们开始转向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设计人才。如今,人工智能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完成大数据分析,形成市场需求点、趋势报告,数据分析能力也就成为基础,同时也替代了一部分创意和设计力。因此我们认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动态变化指标,我们要做的是在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中,敏锐感知、提前布局、系统培养。
万岚 :在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我院服装专业培养的核心素质是系统思考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我院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重视提升学生在艺术、科技、人文、工程及管理领域的积累与素养。我们期望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应对产业需求“自动升级”的能力:无论是今年的AIGC,还是明年的新风口,学生都能自主应对和发展。
4. 如何看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周志:高校设计教育中理论和实践较为分裂,对于思维或创意类课程是倾向于传授技能还是知识与理论也较为模糊。此外,存在一种思维方式认为,学生写论文会对实践造成影响。虽然倡导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识与技能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形成清晰的体系和方法论。我认为,理论知识、基础技能、设计项目等课程间应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连贯的链条,让课程衔接更有逻辑。理论知识或许无法直接作用于自身或他人的实践,但学习、研究理论的过程会训练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实践。理论知识会不断更新和变化,但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是不变的,过程最重要。
王小茉:设计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很多设计知识是通过实践产生的,也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在培养研究生时,导师需要指导学生拆解实践过程,明晰哪些实践环节可以研究。学生基于实践产生、总结出的经验性知识也是一种理论化。
马玉儒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做了大量实验来比较效果,最后做出成品,其实这就是总结、提升理论的过程。但是,他们很难将这些认知转化成系统的文字,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厘清、提炼线索。我们认为这是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学生在设计时对灵感特别敏感,可以抓住某个点进行发散,做出很新的创意,但研究型思维更强调将所有步骤串成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