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
编辑点评
与广泛以视觉要素作为研究起点的文章不同,此文提供了一种更加敏锐和新鲜的研究眼光,去精细化地理解声音——这种极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在动画叙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以第9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雨刷器》(The Windshield Wiper)为研究对象。这样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案例为研究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作者试图从专业的角度去探究声音与非线性的叙事、声音与成人向动画电影、声音与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的关系。作者通过声音节奏、声音设计结构、声音片段对比等多种研究手法,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加深沉的故事。故事穿梭于人工表达和知觉真实之间,虚构场景和情感真实之间,严肃命题和思维真实之间。这样的研究一定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去看一看这个影片,也一定会给相关研究者以提示,去关切那些被忽略的因素在复杂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动画是含纳了多重维度艺术叙事的集成,那么理解这些叙事如何在各自轨道运行,又紧密交织,此文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路。(贾珊)
真实与超现实:声音设计在成人向动画中的功能分析——基于94 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雨刷器》的个案解析
内容摘要:第94 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作品《雨刷器》,创造性地以蒙太奇意识引导声音设计,连缀意识流式的故事情境,塑造了极为独特的视听体验。其声音设计平衡了成人向动画关于“真实性”与“超现实性”的表达,其真实性体现在知觉真实、情感真实与思维真实上,并围绕接受层面的感知真实塑造了立体化的声音景观。而超真实性作用于视觉奇观与想象力建构,凭借虚拟场景与音乐表达,营造了独属于“非真实影像”的特殊体验。《雨刷器》风格化的美学表达,揭示了当代动画发展的新趋势。关键词:成人向动画、声音设计、蒙太奇、《雨刷器》、阿尔伯特· 米尔戈
在凭借《爱·死亡·机器人》(第一季)中的动画短片《证人》获得艾美奖后,西班牙导演阿尔伯特·米尔戈(Alberto Mielgo)又踏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其创作的动画短片奖《雨刷器》(图1)荣获94 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米尔戈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样说道:“动画包罗了你能想到的任意艺术形式,成人向动画是存在的,并且在不断发展,让我们称它为电影艺术好吗?”他所说的成人向动画电影通常“以动画的形式反映成人世界和成人话题,呈现出跟真人写实电影不相上下的叙事功底和探索深度”[1]。这一类动画“将原本被视为成人社会专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揽入其中”[2]。米尔戈的动画短片《雨刷器》揭示了动画无限接近于真人电影的叙事潜力。影片以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呈现了导演本人对于“爱”之本质的理解,众多跨越性别、种族与时空的爱情故事片段交替出现,展现当代人际关系的思考。片中音乐音响、旁白对话等成为碎片化故事中流动的叙事主体,实现了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的视听融合。本文从声音角度分析成人向动画短片《雨刷器》的视听语言设计特点,探究成人向动画主题建构中,蒙太奇意识引导的声音设计是如何塑造真实与超现实的声画景观。
动画短片《雨刷器》由导演阿尔伯特·米尔戈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工作室Pinkman.TV 与美国角色开发工作室Leo Sanchez Studio 共同制作,是一部历时七年才制作完成的独立动画短片。在此期间,米尔戈还担任了《蜘蛛侠:平行宇宙》的动画设计师,并导演了Netflix 剧集《爱·死亡·机器人》中的《证人》一片,2019 年获得了安妮奖与最佳动画短片、最佳艺术指导与最佳动画三项艾美奖。米尔戈的动画凭借印象派的高视觉感知特性,创造出兼具超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新美学。在动画外观设计上,他选择舍弃过多的细节描绘,而是利用简单的元素、笔触来呈现风格化的图像。他擅长利用色彩与光线塑造场景的视觉吸引力,充足的光线与物理信息弥补了影片的真实感。而片中的声音往往成为场景真实性的基础,配合蒙太奇完善影片叙事。米尔戈在建构动画影像空间时,首先是基于场景的整体特质省略画面内部细节,避免出现过度真实带来的“恐怖谷”效应。其次,通过有意识地改变镜头中的光线与明暗强度,创造出一种印象派感知主导的现实主义图像,一种加持了个人风格的“感知的真实”,而不是皮克斯动画中技术意义上的真实。风格化的角色外观、逼真的城市场景与荒诞的非常规剧情,共同构成了米尔戈独特的动画世界。(图2)除了自成一派的影像风格,他还在作品中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叙事结构与手法。无论是《证人》中不断反转的循环叙事,还是《吉巴罗》中对古典骑士文学的重新书写,抑或《雨刷器》的意识流叙事手法,都展现了导演米尔戈发展成人向动画叙事手法的努力。2. 米尔戈作品(左上:《证人》、右上:《看门狗》、左下:《吉巴罗》、右下:《雨刷器》)
《雨刷器》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的长篇小说《海浪》,这部极具实验性质的小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化叙事,而是由六个人在各自人生阶段阐发的内心独白串联成文,呈现出散文诗一般的松散结构。“海浪”的起伏,对应着六人从儿童、青春期到老年的动荡起伏。“海浪”在伍尔芙笔下,成为了生命意识流动的象征。在动画《雨刷器》中,米尔戈沿用了《海浪》中诗意化的意识流叙事手法,试图制造波浪般起伏的视听体验。在15 分钟的时长里,《雨刷器》重点展现了六组关于现代人际关系的故事片段。片头的咖啡厅场景,是串联所有次要场景的主线索场景。咖啡厅中,一个身着西服的男人,其外貌特征被设计成贴近导演米尔戈本人的样子,可以被视为导演观点的叙述者。他是影片“爱是什么”这一线索问题的提出者,之后出现的所有故事情境都是导演在探究这一问题过程中附上的佐证。其中,松散的叙事视点破除了时空限制,从而扩充了影片叙事所能容纳的生命广度,帮助米尔戈与伍尔芙在作品中不断向人类生命本质发问。3.《 雨刷器》的主要场景出现节奏(呈现出意识流式叙事特点)
六个故事片段发生在沙滩、便利店、街道、公寓等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处所,还有导演精心设计的具有香港特色的大厦楼顶、虚拟的太空场景,所有的故事片段如“雨刷器”摆动下出现的轨迹一般交替出现。(图3)沙滩上的男女相视无言,两人之间弥漫着尴尬气息。便利店中相邻站着的男女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执着通过交友软件的信息配对来寻找伴侣,却忽略了身边近在咫尺的天作之合。即将匹配完成,又因怯懦错过。街道上醉醺醺的流浪汉,将明亮橱窗中的模特误认为离家出走的前妻。公寓搬来了一个时髦的女人,男邻居陷入悸动。楼顶上的少女因生活打击,意图轻生。在互联网上勇敢告白,却惨遭拒绝。《雨刷器》中的故事都是当代爱情与人际关系现状的真实写照。米尔戈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成人元素,坦诚地展现了爱情、欲望与浪漫的成人关系,意识流式的片段拼接,打破传统时间叙事,如波浪的节奏一般。片名“雨刷器”隐喻着当下的爱情价值观,米尔戈在采访中解释道:“在雨刷快速的摆动节奏中,产生的每一道水痕都如同某一种形式的情感。虽然我们都称之为爱,但事实上样貌各具特色,但其唯一的共通点便是‘稍纵即逝’。”总体来看,画面、故事是片段式的,蒙太奇叙事正是通过几个场景配置的声音、音乐形成情节与情绪的分割点。由于画面、情节变幻多,交叉拼贴的节奏快,导演巧妙地通过每个情节独具特色、具有区分度的声音设置驱使观众将碎片化情节串联起来,最终对影片形成了整体性理解。一方面,导演采用声音设计与画面、情节的平行结构,注重不同场景声音设计与景观的匹配度,始终紧扣真实性与吸引力原则;另一方面,不少段落声音、音乐的表现优先于画面、情节,承担其场景转换、情感叙事、引导观众的功能。正因如此,《雨刷器》的声音设计不仅具有与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以不同风格贯穿影片的不同场景,从而建构了复杂多变又极具吸引力的声音景观。
声音设计是增强电影视觉叙事的重要方式之一,声音设计师利用音效、画外音、环境噪音、拟音、对话及音乐等元素辅助镜头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场景氛围营造,从而达到“类真实”的效果。德国学者本雅明将动画视为“Eine Andere Natur”(Different Nature),其呈现的是经过想象力与技术处理的“另一种自然”[3]。动画声音设计包含自然与超自然的部分,不只是真实世界的模仿与再现。动画声音设计追求的是通过专业手法有层次、有策略地传达剧情内容,以“绝对”精准的目的性切合画面与观众感官,从而联通观众所有知觉,达成身心一致的情感互动。动画短片《雨刷器》分别从知觉、情感与思维三个层面创造了感知的真实,从而赋予其创造的虚拟景观以可信基础,为影片主题建构提供了情感共鸣的支撑。知觉真实是影像对现实的指涉,“一个感知真实的影像就是与观众对于三维空间的视听经验之间有关系的影像。这样的影像……将光线、色彩、纹理、运动和声音的展示都与观众对于日常生活中同种现象的理解相符的方式组织了起来”[4],从而在接受层面塑造空间的真实感。在感官真实的建构上,米尔戈精准捕捉了片中各场景的基本特征(图4),从而设计出符合该场景认知的背景混音与功能音效。这只是声音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他根据镜头组接的蒙太奇顺序,依照镜头内感知物与观众距离、镜头内主要角色与周围环境距离进行声音调试,建构出同时存在于画内真实与画外真实的声音景观。4.《 雨刷器》主要场景及声音设计
5. 声音根据镜头内感知物距离发生变化(左上:大远景、右上:近景、左下:中景、右下:近景)
在影片6 分24 秒开始的连续性场景中,景别从大远景、近景、中景过渡到近景(图5),声音也因不同景别呈现内容的差异性发生改变,这一变化模拟了观众随镜头对角色的逼近。在场景最初的仰拍大远景中,由于模拟摄影机的位置在画面下方,靠近高楼底部的道路,整体声音以交通环境噪声为主。在接下来近景、中景、近景的切换中,摄像机逼近跳楼少女,原本嘈杂的环境噪声中加入了女生逐渐增大的喘息声,伴随着女生起伏的胸膛,画面节奏开始加快。最后一个近景,导演在绘制女孩头部转动时,刻意增加了头发序列运动的帧速率,头发飞舞的速度不断加快,增强画面的紧张感。这一场景内的声音层次根据镜头内容进行调试,呈现出剧情节奏与内心情绪的镜面式联系。声音为观众提供方位感知的定点,场景内声音响度、清晰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刻画出镜头移动的轨迹,从而确立清晰的框内物我位置。《雨刷器》中场景内部声音的发声位置会根据镜头呈现的不同角度发生改变,遵循场景布局的透视原则。在影片开头,声音先行,男人与女人讨论着自己的爱情观念与经历。(图6)第一个画面,相机位于画面中间,交谈声明显来自于画面左侧。镜头切换后,画面主角成为原镜头右上角的西装男人,此时声音方位也发生改变,原本交谈的男女声音从画面右侧发出。由此,餐厅布局与人物位置得到确认。
当画面内发声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导演同样会调试其声音强度。如在拾荒醉汉场景中,醉汉从镜头深处逐渐靠近,脚步声与手推车上的塑料袋碰撞声也不断加强,营造真实的逼近感。街边马路上的轿车由远处驶近,同样遵循了透视原则。这一声音处理让场景内的事物变得真实可感,虚拟的人工置景在听觉层面得以确立其真实性。感官的真实,是动画真实性的基础。人物心理活动根据叙事情节的推进发生情感变化,而声音的同步改变能强化观众对情节的理解把握,情感的真实在声音与画内人物的同频共振中得以体现。在《雨刷器》虚构的卫星场景中(图7),当告白者的短信内容从日常叙旧转向感情抒发,背景打字声的频率与响度不断加强,这一声音变化模拟的是告白者紧张激动的心理状态。而当告白失去回应时,背景信号噪声增大,打字声骤然停顿。下一个镜头,太阳降下地平面,画面最终归于黑暗,所有的背景噪声归于宁静。这一画面是告白被拒后内心一片黑暗的真实写照,原本可感的声音也被驱逐出内心,从而呈现出一片寂静。即便缺乏对场景内部人物的神态描绘,声音也可以独立作为心理活动的外显而存在。(图8)在推动观众从图像深入思想,从感知过渡到概念的过程中,动画形式模拟了思维本身的运动。而动画短片《雨刷器》便是导演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以旁观者姿态书写的社会学论文。影片以“爱是什么”这一永恒而严肃的命题开始,其所有情节片段都是解答这一问题的佐证案例。这一思考始于声音,终于声音,模拟了个体思考的过程,呈现出一种集体经验的智慧凝聚。影片主场景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男女关于爱情讨论的旁白,在蒙太奇中交叉出现的言语化为思维的真实,将影片引向主题的阐释。回顾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过程,其本质是导演与观众的隔空对话。尚未进入正片,一个男声便开始阐述自身对理想爱情的看法。接下来另一个女声出现,她与朋友谈论着自己的情感经历。画面并未呈现交谈中四人的具体样貌,直到镜头转向片头画面角落的男人,他倾听着四人对话提出“什么是爱”的疑问。事实上,四人对话承担的是旁白的功能,但将其设置为咖啡厅内突出的环境音,能让观众代入主角的视角,自然而然地引发相同问题的思考。在片头主场景引出主题后,之后的主场景对话都穿插在不同场景之间,承担连接前后剧情、解释不同场景人物行为、阐发思考的功能。影片开头部分,画面节奏保持缓慢,模拟着刚刚进入思考的心理状态。海边、便利店、街边三个场景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情感冲突。之后,对话又一次出现,男人讲道:“你爱他们,他们就恨你。你恨他们的话,他们就会爱你。”这一带有情绪色彩的话语连接的是女孩准备轻生的场景,预示着感情困境下女孩的极端选择。第三次对话发生在短信告白失败的情景之后,对话内容展示了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延续第一部分的剧情片段,第四次对话为便利店男女配对失败的结果提供解释,“有些时候我们越渴望得到某种东西,这种渴望反而会让我们远离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是对后半部分剧情中众多失败爱情结局的解答。在影片结尾,咖啡厅里的男人听着耳边的对话得出结论,“爱是一个秘密的组织”,然后起身离开。但咖啡厅里的对话还在继续,持续到片尾字幕。这里的对话成为导演本人想法的传递者:“活在当下,我们就能够在那一刻存在。”这是关于爱的哲学命题的延伸,爱自己才是回归自身最好的方式。在对话引导思考的过程中,观众能在结尾收获自身对“爱是什么”的解读,克制且具有准确意图的对话拓宽了主题的思考深度。
作为“非真实影像”的动画,能够为观众带来“突破真人电影局限性的‘视听奇观’世界,并满足人们意识和无意识中无限的想象力和视听欲望”[5]。爱森斯坦创造了“原生质性”一词来强调动画原始形状的变化潜力,对他而言,动画是一种狂喜形式,能让观众获得超越现实生活限度的新奇体验[6],这一观点同样能延伸到动画的声音设计中。动画不仅需要现实界真实存在的声音,更需要利用想象力创造日常生活中难以听到的声音,才能给观众创造“超现实”的视听体验。动画声音设计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创造日常经验中知道却无法体验的神奇空间。“超现实”艺术表达主要包括“寻求新奇,力图打破主观和客观、意愿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人的意愿将显露出那些范畴所不能显露的美”。[7]《雨刷器》的故事片段并非纪实,声音设计的空间营造强化了“超现实”的诗化风格与思辨意味。米尔戈在创作所有关于爱的场景时,按照数字时代的交流方式制作了一个极为独特的外太空场景。场景的主要视觉中心集中在缓慢移动的通讯卫星上,背景音由模糊的人声、电流声、信号声混合而成。接下来,画面中出现两人的对话框,手机打字声随着对话二人情绪的涌动逐渐清晰。在真人电影中,类似的场景很难出现,剥离人物的虚拟环境建构往往会打乱剧情发展的节奏。但在成人向动画中,这一场景的建构并不会带来抽离现实的突兀感。一方面,导演在此场景前插入了一个背景嘈杂的电话亭空景,让观众适应由动态声音填补的静态空间。另一方面,在场景设计上,导演用声音清晰呈现了通信卫星作为“国际信使”的职能,与画面内容形成呼应,嘈杂而丰富的背景音填充了对话框叙事的视觉单调,并赋予了这一场景可感的知觉体验。音乐能为场景赋予情感基调,从而带来情感层面超现实的氛围营造,并作为潜在线索串联场景片段。影片《雨刷器》中出现了三段配乐,其中两段为背景音乐,一段为片尾出现的主题音乐。其中,由导演本人制作的Pianillo Dos 在海滩场景中反复出现,面对海浪并肩坐着的男女,在海浪声与海鸥叫声的伴奏下默默无言。波光粼粼的海面在夕阳照耀下反射出五彩的暖色光点,其画面呈现出显著的印象派风格。当缓慢的钢琴曲响起,略显悲伤的旋律改变了这一画面呈现出的温暖氛围。二人相处模式背后隐藏的伤痛,在音乐的催化下浮出水面。另一段背景音乐When In Gloom由导演好友创作而成,慵懒、慢节奏的女声哼唱带有呼唤爱情的暧昧感。When In Gloom 的零碎片段往往在两段剧情中间出现,捧花的男人在街道中奔跑,白领男人即将迎来新邻居,衔接这两段故事的音乐预示着爱情的萌芽,作为展现呈现抒情氛围的听觉景观存在。而片末出现的主题曲We Might Be Dead By Tomorrow 占据了全片1/5 长度,其歌词内容与画面呈现实现了完美契合,并通过旋律、节奏、强度的编排奠定了影片最后快剪部分的情感基调。海滩场景在全片共出现三次,人物之间没有对话,由背景混音与钢琴声奠定片段基调。其特点在于,音乐只在场景首末片段出现,第二部分以背景混音为主。对比两个钢琴伴奏出现的片段,虽然两段音乐都用了小调式,但是第二段音乐从b 小调提高到了c 小调,旋律声部的音区也从中音区移至高音区,使整体的音响效果呈现出更为透亮的特征。(图9)结合场景的结束部分,女孩直视夕阳,暗含希望之感,预示着二人情感发展的正面走向。对比场景前段的无言景象,音乐为原本死气沉沉的男女关系带来变化的预兆。而在背景混音的处理上,导演刻意在场景的最后强化了海浪声的变化幅度,海浪声成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外在写照,带动了屏幕内外的情感联动。三次搬家的场景主要以男主角的视角呈现,三个片段的背景音乐旋律基本相同,但在剧情的推进下,同样呈现出变化。背景音乐的歌词出现在该场景的始末片段。第一次的歌词是“Summer time,I surprised to see me crazed”,第二次没有歌词, 女声的随意哼唱仅起过渡作用。第三次歌词发生变化,“I choose you,you are the best, can’t decide I should have you.”歌词对应着该场景的剧情推进。片段开头,搬家工人陆续进入楼内,背景音乐中的女声哼唱,以爵士风格的慵懒音调勾勒出了女主充满风情的形象轮廓,同时牵动了男主与观众对新邻居的臆想与期待。场景的最后,新搬来的女邻居终于现身,其时髦、张扬的外表契合了音乐中暗示的女性形象。导演用戏剧化的影像定格处理了此场景的最后一个镜头,暗示二人的故事未完待续。在音乐的情感编排上,导演将仅有的三段音乐有规律地分散在全片不同场景中,同时担当着剧情链接与情感渲染的功能。由于导演在音乐与特定场景之间创造了紧密的联系,故而形成了独属于某一场景的固定音型,听觉与画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记忆图像。显然,“超现实”呈现的是“潜意识或无意识隔绝的一面,而深层意象派呈现的是潜意识和无意识联系的一面”[8] 这一处理,不仅能够跟随剧情发展持续引发情节思考,还加强了观众与特定场景内人物心理的情绪联结,促使观众主动参与到画面内容的阐释过程中去。
10. 近七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作品情况
回顾并对比近七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获奖作品(图10),动画技术的真实性导向以迪士尼、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短片《鹬》与《包宝宝》为代表,但技术层面的感知真实并不是奥斯卡衡量动画短片价值的首要标准。在众多标准中,尤为重要的是绘画风格与主题的契合程度。自2017 年开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开始倾向选择表现人类共有情感与经历主题的影片,情感层面的真实体验摆脱以动物为主角的叙事框架,真正和“人”的故事结合起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丰富动画声音的表达形式并完善其技术美学,这是不同类型动画电影在自我更新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中的声音设计类型整体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趋势。首先,受传统迪士尼动画及经典好莱坞电影影响的滑稽音效与古典音乐,不再是辅助动画视听呈现的首选,动画配乐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其次,声音设计的空间立体化及体验新奇化特征,也体现在作品内部场景的建构过程中。声音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超越场景的真实,从而抵达情感的真实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声音设计还能够突出强调动画的民族性标识。挖掘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声音类型,有助于强化动画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潜在的民族认同感。声音设计不仅能强化已有的民族认知,还能打破刻板印象,塑造出新的民族认知形象。
动画声音设计追求的是通过专业手法有层次、有策略地传达剧情内容,以“绝对”精准的目的性切合画面与观众感官,从而联通观众所有知觉,达成身心一致的情感互动。成人向动画身处真人电影与动画的中间地带,以类似真人的图像外观讲述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境况与人类关系,其声音设计同时具备了真实性与超越性。阿尔伯特·米尔戈的动画声音美学建构,在视听层面更贴近媒体理论家安德鲁·达利所说的“二阶现实主义”[9],即不再试图再现真实与感知,而是对电影媒介中本质现实主义的改造。《雨刷器》中非线性叙事是通过经典叙事电影的蒙太奇意识与动画电影的既定代码共同建构的。在相机、空间与角色的并置中,声音串联起观众的思维流动,最终达成主题思想的完美诠释。这一成人向动画的现实主义新美学,用镜头揭示物质存在,用声音定位感知真实,声画一体(或对位)的蒙太奇手法营造了真实与超现实的接受体验。注释:(向上滑动查看)
[1] 朱鹏杰:《资本配置、代际共舞与成人童话——国产成人向动画电影研究》[J],《当代文坛》,2021 年第3 期,第129 页。
[2] 刘永刚:《试论现代动画电影的成人化趋势》[J],《电影文学》,2015 年第19期,第115 页。
[3]Benjamin. Littl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M]. R. Livingstone(trans.)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4] 彭志军:《感知真实——当代语境中动画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12 年第8 期,第30 页。
[5] 屈立丰:《非真实影像:作为“动画性”的考察》[J],《电影艺术》,2008年第1 期,第137 页。
[6]S. M. Eisenstein. Eisenstein on Disney [M]. London: William Heinmann Ltd, 1988: 24.
[7][美]爱德华·B. 杰曼:《超现实主义诗歌概论》[M],《外国诗(二)》,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第233 页。
[8] 西渡:《词的繁育术与超现实主义——戈麦诗歌方法论之二》[J],《文艺争鸣》,2022 年第2 期,第102 页。
[9]P. Jayne(Ed.). A Reader In Animation Studies [M]. Eastleigh: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3.
查看底部#2023优秀投稿论文,可浏览其他优秀论文。--------------------------------------------------------
延伸阅读
《装饰》2023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2022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2021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2020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