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运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从追溯其发生的社会环境入手,将之与同一时期的现代主义运动相对比,通过分析二者的发展历程、设计手法以及深层逻辑和价值取向,来探寻其间微妙的历史关系。同时,站在后世者的视角,文章也对近代以来的设计史、建筑史书写进行反思,关注“装饰”在现代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并由此叩问艺术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经典问题。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巴黎博览会、国际风格
引言
一、巴黎博览会
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主义者们所诟病的装饰艺术同样在回应着现代社会的境况,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在为期六个月的运行期间,巴黎博览会吸引了大约 1600 万参观者,为装饰艺术风格创造了巨大的国际市场与需求。同时,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使法国一跃成为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品位象征和时尚仲裁者。传统的手工业优势和学院派扎实的教育基础使装饰艺术出色地与现代商业相融合,卡地亚(Louis Cartier)、宝诗龙(Boucheron)等知名企业纷纷开始设计更具现代风格的产品,由法国设计师完成的老佛爷百货公司、春天百货商店等商业展馆则为游客展示了本国在家具、玻璃器、纺织品、陶瓷器等日常生活领域的突出成就。这种对传统和日常性的关注也是法国在设计和商业竞争方面的策略之一:当德意志工业同盟大力推广适合大批量生产的设计时,因为无法与英、德在商品价格和生产规模上抗衡,法国政府决定支持奢侈品生产作为制造业的主要部分。反映在本次博览会上,即相较于知名设计师或国家场馆,最突出的是法国装饰艺术家为大型企业设计的建筑。(图2—3)
3. 收藏家酒店内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二、两条“国际”之路
在众多电影院中,匈牙利建筑师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被誉为“远东第一电影院”,即便同时期上海早已成为西方建筑师的竞逐场地,新古典主义建筑屡见不鲜,这座剧院仍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气息。在设计中,邬达克没有过多使用传统手法,12 扇铬合金钢框玻璃大门、墙面装饰性的黑色大理石贴嵌,纵向大面积的玻璃长窗和半透明的玻璃灯柱招牌使这座建筑无论日夜都华丽、光彩,吸引行人的目光与留驻。[14](图9)在上海商业最为繁盛的公共租界,类似的Art Deco 建筑在同一时期大量兴建。精英及财力雄厚的上流阶层将Art Deco 视作现代、摩登的代表,于是在住宅方面出现了格林文纳公寓、恩派亚大楼、赛华公寓、爱丁顿公寓,以及阿斯屈来特公寓等建筑。这些住宅外部呈现出强烈的装饰艺术的风格,同时内部也采用配套的家具、物品进行装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nd_Theatre_(Shanghai)#/media/File:The_Grand_Theatre.jpg
三、“现代”之辨
尽管公认装饰艺术风格的源流始于法国,但其并未在垂直方向上有过多探索和突破,相反后兴的美国装饰艺术在短时间内发展出摩天大楼风格,并使其在美迎来全面兴盛,甚至跨洋辐射至非欧洲国家。一种解释是,出于对历史建筑的尊重,法国在城市天际线上有更为严格的建筑规范,而美国无此顾虑。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一种相对直接的回答,但在更为综合的视角下,美国战后社会情况、经济及商业发展水平,乃至职业建筑机构的成熟运作等因素都为装饰艺术风格在本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1929—1930 年,威廉· 范· 艾伦(William Van Alen)在纽约建造克莱斯勒大厦(Chrysler Building,图10),建筑使用钢框架,并饰以金属覆层,转角处以同样材料做近似于哥特教堂石像鬼(Gargoyle)的装饰,这些雕刻在形式上被设计为汽车引擎盖、轮毂盖和挡泥板等,用以象征克莱斯勒公司。建筑采用了尼罗斯塔不锈钢,这种由德国开发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耐用性。为符合纽约市1916年的分区决议,建筑在设计上大量使用凹槽和退台,呈现出近似于金字塔的外观。在大厦顶部,范艾伦使用七个放射状的梯形拱门构成皇冠,并装饰以太阳纹图案和三角形窗。(图11)强烈的精神性和未来感使这座建筑被赞誉为具有“充满活力的生活的表达”“代表了建筑和建筑领域的进步”。[15] 紧随后出现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图12)、RCA 胜利者大厦(RCA Victor Building,图13)都是这一风格的地标性建筑。和同时期出现的摩天大厦一样,几何形和锯齿形图案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及内部装饰,传递出一种积极、热情的精神和力量感。
11. 克莱斯勒大厦梯形拱门,图片来源:同图1,p51
13. RCA 胜利者大厦建筑顶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Electric_Building
伴随着纽约摩天大楼的建设,装饰艺术风格的办公楼、百货公司以一种席卷态势更新了美国城市面貌。通常情况下,银行等金融行业较少使用这类风格,而是希望以传统古典的建筑形式凸显其保守、稳健。零售连锁店、公共事业、汽车及科技公司往往是装饰艺术风格的拥趸,希望借助其表达自身的现代性和进步性。位于纽约锡拉丘兹的尼亚加拉莫霍克大楼(Niagara Mohawk Building)于1932 年完工,最初是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的所在地。建筑由梅尔文·L. 金(Melvin L. King)及布莱和莱曼公司(Bley&Lyman)共同设计。中心塔楼有一座名为“光之精神”的不锈钢雕像,8.5米的高度和抛光表面使其成为建筑立面上的中心元素,象征着电力的传播。垂直方向排列的金属线条和层层叠退使其外观既带有古典精神又有种超现实的未来感,在大萧条时期,这座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建筑也成为一种乐观、积极的象征。(图14—15)尽管装饰艺术在当时被归于传统主义一派,但其设计逻辑并非完全因循古典。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类型,摩天大楼并无前例可供参照。在设计中,装饰艺术风格往往采用古典建筑的三段式逻辑,将整座大厦分成基座、墙身、屋顶三段,并利用收分做出顶部造型,这是早期装饰艺术风格摩天大楼的标志性特点。
14. 尼亚加拉莫霍克大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四、后现代余绪
后现代的出现是对文化模式的反思,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1982 年建成的波特兰大厦(Portland Building)是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作品。在与艾森曼、海杜克等人一起组建纽约五人时期,格雷夫斯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颜色朴素、线条简洁、少装饰。但进入70 年代末,带有立体派特征的元素、色彩出现在其草图中,格雷夫斯开始转向后现代主义和新都市主义,活泼的立面形式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出现在其后期建筑作品中,与早期设计大异其趣。(图18—19)波特兰大厦是格雷夫斯第一座主要的公共建筑,在方案阐述中,设计者拟人化地将建筑划分为“头”“身”“脚”三部分,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及装饰艺术中的象征传统。“‘波特兰人’ 雕像代表本市的文化和产业。绿色台座意味着树叶常青,土色束腰和奶油色中段隐喻大地,但蓝色屋顶与天空相应”。[26]格雷夫斯极力阐述的象征形式正是现代主义者所猛烈抨击的“虚伪符号”,美国建筑师学会波特兰分会向市议会递信反对格雷夫斯的方案,然而并未能阻止设计如期施工。在方案的建设过程中,舆论风向也在悄然转变,评论家和市民最先表现出接受甚至肯定的态度,专业建筑师及纯粹现代主义者的批评开始受到拥护者反击,并被视为一种设计发展的阻碍。在项目落成十数年后,学界和社会层面对其的讨论仍未停止,并从最初的形式批评,拓展至对材料、功能、文脉的综合检视。与之同时发生的是类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逐步“清洗”现代主义的城市遗产,装饰艺术也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结语
[1] Bevis Hillier. Art Deco of the 20s and 30s [M]. London: Studio Vista, 1968: 10.
[2] Jayne Luscombe. World Expos and Global Power Relations, Power,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Socio-Cultural Analyses of Festivals and Spectacles [M], Edited by Udo Merkel,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3.
[3] [ 美] 维克托· 马歌林:《装饰艺术家协会与1925 年装饰艺术博览会,1918—1925》[J], 周志译,《装饰》,2010年第9 期,第20 页。
[4] Benedict, B. The Anthropology of World’ s Fairs: San Francisco’ s Panama 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of 1915 [M], Berkeley, CA: Scolar Press, 1983: 2.
[5] [ 法] 勒·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80 页。
[6] Laura McGuire. European Immigrant Designers and North American Art Deco [M].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rt Deco, Routledge, 2019: 67-88.
[7] Richard Striner. Art Deco: Polemics and Synthesis[J]. Winterthur Portfolio , 1990, 25(1): 21-34.
[8] Henry-Russell Hitchcock, Philip Johnson. Modern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M].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32.
[9] 参见线上资源系统: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https://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webbin/serial?id=jaia
[10] Early Views of Hollywood (1920+)[J]. Water and Power Associates .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24: 2.
[11] Michael Windover. Picturing Modernity: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Pleasure in 1930s North Toronto[J].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 in Canada , 2007, 32(02): 55-68.
[12] Goldhagen, Sarah Williams.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Modernism, Discourse, Style[J].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 2005, 64 (2): 144-167.
[13] 同[12]。
[14] 华霞虹:《大光明大戏院与其建筑师邬达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S1 期,第81—83 页。
[15] Murchison, Kenneth M. The Chrysler Building, as I See It[J]. The American Architect . 1930, September, 138: 24–33, 78.
[16] Henry-Russell Hitchcock, Jr., Modern Architecture, pt.1, The Traditionalists and the New Tradition, and pt. 2,The New Pioneers[J], Architectural Record , 1928, (63) no.4: 337-349, and no.5: 453-457.
[17] 同[5],第77 页。
[18] David Gebhard, The Moderne in the U.S., 1920-1941[J],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 Quarterly 2, July 1970 3: 4-20.
[19] Ada Louise Huxtable, The Skyscraper Style[J], New York Times , 1974, April 14.
[20] Franz Schulze, Edward Windhorst. Mies van der Rohe, A Critical Biograph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100.
[21] Dietrich Neumann. Three Early Designs by Mies van der Rohe[J]. Perspecta , 1992, 27: 76-97.
[22] Kenneth Frampton, Modernism and Tradition in the Work of Mies van der Rohe, 1920-1968 [M]. in John Zukowsky, Mies Reconsidered, Exhibition Catalogue, Chicago, 1986: 37.
[23] 同[7]。
[24] Michel Roux-Spitz and Jean Porcher, Tendencies of the School of Modern French Architecture[J]. Architectural Record , April 1929, (65) 4: 336-337.
[25] David Gebhard, The Moderne in the U.S.,1920-1941[J].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 Quarterly 2, July 1970, 3: 18; Ada Louise Huxtable, The Skyscraper Style[J]. New York Times , 1974, April 14: 58.
[26] D. L. 吉尔伯特:《评波特兰大厦》[J],艾定增译,《世界建筑》,1988 年第1 期,第30—36 页。
[27] Ralph T. Walker, A New Architecture[J]. Architectural Forum , January 1928, 48, no. 1.
来源:《装饰》2024年第8期
作者,方晓风、张晓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延伸阅读: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本刊不与任何中介合作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