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右侧的“历史最长创新高天数”的数值小于左侧第四项的“预期最大创新高天数”;“创新高天数”可以理解为在高点买入被套牢之后,回本所耗费的时间; 策略“5年自由”及“安睡plus”实施5年之后,年化收益率高于10%,期间存在年化收益率大于15%的阶段;
回到我们对下周的判断:冲高回落,沪深300会在3800-4000点厮杀三天,随后在最后两天继续回踩3700-3800的缺口。
巴兰,公众号:巴兰2024.10.20 历史为何总是惊人的一致:分形理论与自相似
没有太多意外,沪深300在本周前3天一直围绕着4000的关口进行抢夺,直到周四才开始尝试下跌。
这种给出具体时间的行情预判,当然不会是无的放矢,这实际上是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理解及应用。
本周星期三是ETF期权的到期日。
而期权作为最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这就意味着它进入门槛高,散户、小白参与程度低;同时期权也是最能灵活表达我们对市场未来变化的观点,所以机构往往会用期权进行对冲,专业投资者也喜欢利用期权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博弈。因此在定价上,期权往往会比其他投资品种更加高效。
那期权持仓量集中的区域,就可以被视为专业投资者们的共识所在,4000点则是当时ETF期权合约持仓量最集中的位置。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市场认为在星期三到期的时候,沪深300etf的价格落在4元的概率会比较大:
这里会衍生出一个对希腊字母的理解:delta。
delta一般是被解释为“期权价格对标的价格变动的灵敏度”,但我们实际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到期获利的可能性”。比如说平值期权的delta为0.5,也就是到期获利的可能性是50%,深度实值的delta为1,那获利就是100%。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获利预期,实际上delta是一直变化的,所以获利预期也是会不断变化的。但是如果期权距离到期时间很短了呢,那这个预期获利的概率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在临期的时候,才选择看期权持仓量集中区域在哪里的原因。
当然有的人会喜欢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做市商在控盘,但我历来对这种解释是不感冒的,如果做市商真的那么强大,那为什么比做市商更强大的国家队屡屡想要逆市场操作,都没法收到成效呢?
所以这始终是市场博弈的结果。
本周的行情是没什么好说的,倒是逛集思录看到有意思的帖子:
这应该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事情:投资不看收益,那还要看什么?
投资当然是需要看收益,但是要评价一笔投资的好坏,它不仅仅是需要去看收益的高低,也需要去看收益的质量。
一个年化10%的回报,并不见得比年化30%的要差,这中间的差异源自于净值波动率的大小,这本质是看个人愿意承担多少风险而已。
比如说年化30%需要承担50%的回撤,而年化10%只需要承担12%的回撤,那对于10%的年化回报,只需要找到低成本的杠杆,那就可以在回撤更低的情况下,做到30%的回报。
其实有个更好、更实际的例子。
雪球网现在经常都有在推它自家的私募产品:长雪全天候系列,这个系列的私募管理人都是“宏观作手”,应用的框架也都是桥水全天候的那一套,差异点只在于它根据不同的波动划分了三种类别的私募基金,分别是:长雪全天候低波、长雪全天候中波以及长雪全天候高波。
这三者的净值曲线如下:
从曲线的涨跌时间点来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三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觉得不明显,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关系数去分析,这就很直观的可以看到基本就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但三者的收益是明显不一样的,像高波系列已经取得了将近翻倍的收益,而低波才有不到20%的回报。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都是一个妈生的,明明看着都一样,为什么收益会差那么多——因为大家承担的波动(风险)是不一样的:
低波的确有着最低的收益,但同时它所承担的最大回撤也是最小的;而高波尽管收益最高,但是最大回撤也去到了-25%。
为什么同样的逻辑、同样的框架,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是我们所能够承受的代价不同导致的。
有的人,在面对回撤-50%的时候都能够脸不红、心不跳;而有的人即使回撤只有-10%,就已经心神不难,夜不能寐。
所以你能够得到多少,取决于你能承担多少,少一分都不行。
但你承担了很多,也并不见得会有更好的未来,不然最幸福的人应该是最底层辛苦劳作的人。
很多人,其实并不懂自己所需要支付的代价,也不懂自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那就更加不要说权衡付出的代价和收到的回报是否合理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天真的觉得自己能够不付出任何代价,然后还能得到一切。
天底下,没有不需要付出对价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