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右侧的“历史最长创新高天数”的数值小于左侧第四项的“预期最大创新高天数”;“创新高天数”可以理解为在高点买入被套牢之后,回本所耗费的时间; 策略“5年自由”及“安睡plus”实施5年之后,年化收益率高于10%,期间存在年化收益率大于15%的阶段;
下周行情其实并不算乐观。 有件事情是很有意思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期货的玻璃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甚至在分时图上,两者的涨跌都高度同步。 而玻璃,在周五晚上可是大跌。而且下周美国大选出结果、人大常委也会在4-8号审核财政刺激的规模。 所以下周的行情,很有可能会像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想要做短期博弈,难上加难。 我个人建议就是慎重对待短期波动,利用波动在预期的位置建立长期仓位倒是可行的。 巴兰,公众号:巴兰2024.11.03 秋意浓
实际上本周宽基指数整体上涨,尤其是小市值更是再次迎风起舞:
我本身预期特朗普如果当选,应该会对a股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实际上7号大盘仅仅是低开一下,然后就立马高走,沪深300当天更是大涨3.02%,就挺打脸的。
不过预期和现实存在差距,这是客观且难以避免的事实,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执念。只是很多人会觉得想要在这个市场能够赚到钱,就必须找到预期差,这样才能够实现盈利。所以他们会执着于寻找各种信息、预判,识图做到比市场领先一步。
但真的有必要如此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如我们在周报开头所说的:收益的实现是具有确定性的。
想要实现盈利,不一定需要去寻找预期差,而是扎根于现实,做对的事情,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就可以(相关阅读:低风险高收益?内生增长,源自人性的确定性盈利(一))。
在我个人看来,只要我们能够把底层逻辑梳理清楚,那么长期投资组合的框架就已经确定,能够取得的回报大体上也已经确定。短期的价格变化,很多时候都只是扰动而已。
所以相对于追求预期差而言,我会更加建议大家立足于现实做投资组合。毕竟追逐预期差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首先你需要对未来做出精准的判断,其次则是需要你能够发现市场的定价是否已经包含了该预期。
这其实就很难,因此我自己是不太喜欢去盯着新闻去做投资的。很多时候我得知一些时政大事,都是在和客户、读者聊天的时候被动接收的,我自己基本不太会主动去关注这一些事情。
但这样会让我回报很差吗?并不见得。最起码,相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收益而言,还是很可观的。
话说下周天就是免费分享的基金组合——安睡基金(私信回复“安睡基金”可领取方案),运作一周年的日子。组合截止到今天,累计取得10.19%的总收益率,折算成年化收益率为10.4%,最大回撤仅为1.25%:
对于一个免费、且中间不做任何管理的组合而言,这样的收益和回撤,称得上可观了吧?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其实我还是会更倾向选择躺平——稳稳的赚钱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