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思维设计育人蓝图
学校有总课表,班级有任课表,这是学校的课程表,也是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常常习惯用“排课”的思维去完成这两张表格,要确保每个年级和班级教师的实力相当,要保证每一节课都有人去上,要体现大家的工作量都能满足要求,要呈现每门课程的时段合理性,等等。但,这仅是学校课程设计的基础。
作为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课程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划图和路线图。让每一位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央,在课程的实践中实现成才与成人是课程表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还需要从“课程育人”的视角去思考这张课程安排表。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发布,课程名称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信息技术”变成“信息科技”,“音乐”“美术”合称“艺术”,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们是否思考过了。部分课程的课时数有所调整,有的增加了,有的减少了,比如现在实施的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们是否也思考过了。当然,还有很多的变化,我们可以一一解读。我们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是否认认真真地去读过这本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如果你此刻还没有读,我建议一定要好好读,要从“课程育人”的视角去理解课程的安排,这样才能建构属于自己学校的课程安排表,才能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
譬如,你再看,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就给我们的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我们是否可以在每一周用两个课时进行跨科教学、合班教学和混龄教学。当然,这里又要考量我们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程度了。
以上这些都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课程设计。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每一个年段、每一个学科,是否也从“课程育人”的视角去规划学生的学习经历。是否可以从素养型目标系统、结构化内容系统和表现性评价系统三个方面,结合各科的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制定每学期的课程纲要。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去建构学生的学习地图。
当然,智慧的学校教学管理者还会以“单元”为“单位”,用“课程育人”的思维去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规划,组织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经历结构化的学习过程,生成结构化的学习经验。
扫码关注我们
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工作室
一审一校:葛明珠
二审二校:徐 燕
三审三校:蔡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