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
——由《将相和》的教学谈起
有间功能读写教室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话出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读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编,是一个历史故事。读历史故事可以看到别人的正确与错误,从而使自己面对同样或类似的事件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故事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用上两组关联词把智慧读出来。
一、因为……所以……,读出因果中的智慧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历史,以时间轴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一个又一个故事,聪明的读者能透过这历史长河中的故事,看见王朝兴衰更迭的因果,看见是非成败中的因果。
《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就藏着诸多的因果,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
首先,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你看,蔺相如因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因此常常跟蔺相如作对,蔺相如为了赵国不计前嫌并处处忍让廉颇,蔺相如的行为感动了廉颇,廉颇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两个人协力保卫赵国。
其次,每个故事中都有着因果。比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因为秦王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不会真心诚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所以蔺相如举着和氏璧准备撞墙来威胁秦王,要么用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
这一切因果的起源,是大家常常忽视的故事的开头第一段: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在这一系列的因果之中,有人读到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的利益和大局为重,有人读到了一种大格局的宽容,有人读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天下平”,有人读到了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在这个故事中,你,读到了什么呢?
在其他故事中,你,又读到了什么呢?
二、如果……就……,读出谋略中的思维
课文《将相和》这个改编的历史故事主线人物是蔺相如,他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智慧和勇敢,这智慧和勇敢源于他的谋略。在历史故事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用“如果……就……”这组表示假设的关联词去还原人物的思维和分析事件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对赵王说的话:
“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这句话是蔺相如想了一会对赵王说的,这里面的“如果……就……”其实就是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国和左右为难的赵王,对“和氏璧事件”解决的判断与分析,既大致提出了处理此次事件的设想,又让赵王充分的相信他。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到此情景,心里一定在判断和分析:如果秦王是个守信用的人,在看了和氏璧以后一定会兑现诺言,要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此刻秦王的表现基本证实了大家的看法。结合之后的蔺相如怒发冲冠、将要人璧共碎的举动,此刻的蔺相如一定在谋算:如果我此刻找个合适的理由将璧拿回手上,来个玉石俱焚,那就能逼迫秦王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或许这些“如果……就……”的谋算早在见秦王,甚至在见赵王之前就已经想好。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才能交出来,此刻,蔺相如内心的“如果……就……”是什么呢?这是什么时候就谋算好的呢?
到客舍后,就叫手下人化妆后抄小路将和氏璧先带回赵国,自己等待着典礼的日子。此刻,蔺相如内心的“如果……就……”是什么呢?
在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的内心的“如果……就……”又是什么呢?
你,读到了吗?
在其他故事中,这些“如果……就……”,你也读到了吗?
“如果……就……”,是一种谋划思维和条件思维,它表达了一种基于假设条件的逻辑推理,即当某个条件(如果部分)成立时,将会导致某个结果(就部分)的发生。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工作决策、科学研究以及哲学思考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想想“如果……就……”吧!
扫码关注我们~
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工作室
一审一校:张晓亚
二审二校:王凯磊
三审三校:蔡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