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类说明文,如何读明白,说明白和讲明白
——以五上《松鼠》一文为例
有间功能读写教室
今天教布封的《松鼠》,没有按照常规的“教生字词语,理文章结构,学说明方法,写说明片段”这样的方式,而是尝试着从说明文的阅读功能、表达功能和生活功能几个角度进行了新的尝试。
第一个任务:做读者,读明白。
作为读者,阅读说明文,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正确处理。主要做这样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你能从这篇说明文中读到关于松鼠的哪些信息?这件事情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在阅读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件事情,在这么多信息中,请你判断一下哪些信息是正确的,比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与“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总是在高处活动。”;“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与“松鼠的窝总是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等,再比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有人认为蛰伏不动的是松鼠,有人认为蛰伏不动的是山鼠,你是怎么认为的?这件事情要求学生从一些科学用词上对信息有一个正确判断。
第三件事情,梳理一张信息表,发现这些信息是按照“松鼠的外形、活动、打窝和繁殖”这样的顺序介绍的,后面三个侧重的是松鼠的生活习性,这样的介绍符合认识一种动物的一般规律。
第四件事情,读习作例文《鲸》,看看谁能把信息读得多,读得准,读得清。和学生一起探讨“鲸鱼为什么是哺乳动物?”“蓝鲸到底是须鲸还是齿鲸?”等话题,让学生用获取的信息进行辨析。
第二个任务:学作者,说明白。
学生在学习《太阳》的时候,发现作者在介绍太阳特点的时候,用了很多数据,是在用数据说话,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据;在介绍太阳作用的时候,用了很多事例,是在用事实说话,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说明方法是在说明思维下的运用。
学生发现作者布封写《松鼠》的时候,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像”,当然也包括“不像”。
做的第一件事情,让学生发现这些“像”与“不像”的信息。学生发现“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做的第二件事情,让学生看到这些“像”与“不像”背后的思维。其实,这些“像”与“不像”的背后是作为一个动物学家“比”的思维。在动物学家眼中,每一种动物都属于自己独有的分类标准,他们习惯于将这种动物的各种属性与同类相比,与不同类相比,寻找和表达出这种动物的独有属性。“比”背后的说明方法常常是作比较和打比方。
做的第三件事情,是让学生继续发现没有“像”与“不像”表达的“比”的思维,比如搭窝和繁殖等,作者可能在和哪些动物进行比较。
做的第四件事情,是让学生从《鲸》中去看这“比”的思维。
当然,教这篇文章,还会教其他说明方法的运用,还会教语言表达风格,如出示:
⑴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中国大百科全书》
⑵松鼠的前爪非常灵巧而且很长,所以抓力极好。后爪上的脚垫可以保持脚趾温暖。尾巴对保持平衡至关重要,还相当于一把遮阳伞,甚至还是个保暖毯。
——《动物世界》(解说词)
提示学生:同样是介绍松鼠的外形,除了布封介绍的以外,还有两段介绍,猜猜看,这三段介绍分别是写给谁看的?这是从读者意识在教语言表达风格。
第三个任务:做智者,讲明白。
关于松鼠外形的描写,很多老师都会进行仿写,仿写的时候教的知识是抓特点、按顺序、用修辞。其实这些知识是记叙文中描写动物外形的一般知识,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因此,这样教下来,学生的习作就出现和三年级一样的水平,写个小白兔啦,大公鸡啦。
我们不妨让学生做这样一件事情:出示鼯鼠的照片和介绍,提示二年级的小朋友来到动物园,把鼯鼠错当成松鼠,你怎样学着作者的样子向他们说明白。
鼯鼠是啮齿目、鼯鼠科物种的统称,又名飞猫、飞鼠、寒号鸟。全世界共有15属34种,在中国有7属19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身似家猫大小。头似松鼠,头宽吻部较短,眼圆大,耳廓发达,无束色,前后脚背面均呈橙黄色,后肢长于前肢;前后肢之间生长着宽大的肉膜,爪成钩状,极锐利,尾长而粗,与体长几乎相等。
——《百度百科》
此时,学生就会用“比”的思维来梳理松鼠和鼯鼠的信息,就会用“比”的思维来进行表达,就会用“比”的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教《松鼠》,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扫码关注我们~
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工作室
排 版:季 钰
一审一校:葛明珠
二审二校:高 汕
三审三校:蔡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