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的思维,“比”的智慧
——五上第一单元教学琐记
今年教五年级,开学一周多一点的时间,教完了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其间链接了《语文园地一》的《蝉》和《语文园地八》的《观书有感(其一)》。在这段时间里,努力用功能性读写的思想,带着学生们一起去经历言语实践活动,一起去还原作家写作思维。
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喜欢借助一个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抒情,或言志,或说理,这是作家“借”的思维。
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这是借物抒情。
在《落花生》一文中,许地山借花生的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这是借物喻人。
朱熹的《观书有感》借半亩方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这是借物喻理。
学生领会“借”的思维,就能准确地捕捉作者的写作用意。
你看,读李白的《静夜思》,就能感受那轮明月寄托的思想之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就能发现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读《山谷中的谜底》,就能感悟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既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从而更好地生存的道理。
学生领会了“借”的思维,就能借助事物来表达。
一支粉笔,可以借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可以借来歌颂不求索取、不图回报、为社会造福的人……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事物的特点是“比”出来的,抒发的情感、表达的道理也可以“比”出来。
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你看,“美”是比出来的。
在那场落花生的收获节上,智慧的父亲先是“物比物”,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凸显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接着“物比人”,拿花生与人比较,将物拟人化,物就具有了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最后“人比人”,对两种人进行比较,从正反两面来说如何做人。
琦君笔下的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这一“比”,特点就比出来了,喜爱也比出来了。琦君的母亲常常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他乡的桂花与故乡的桂花一比,思乡之情就比出来了。
拥有了“比”的智慧,学生就能看见蜜蜂、路灯、竹子中的人物形象;拥有了“比”的智慧,学生就会感受的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山是老家翠。
学语文,就是与作家对话,看见的不仅是作家的经历,也不止于作家的思维,更重要的是看见自己的言语生活与生命。
扫码关注我们
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工作室
一审一校:葛明珠
二审二校:徐 燕
三审三校:蔡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