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放到六年级上册来学习,真的很难。
如果想要让学生靠自己阅读和思考去真正理解,至少在我任教的班级,没有可能。只能说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感受鲁迅先生的深刻,初识鲁迅,走近鲁迅可以。
这篇文章的编排意图,应该主要是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觉得我们不必追求学生真正能透彻理解课文内容,只要大致了解,我觉得就算达标了。
简单梳理一下这课的学习要点,首先文章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1.现实--梦境--现实。现实和梦境各有什么特点?到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可以得出,现实是昏沉的,梦境是美丽、幽雅、有趣的。2.接下来探究——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表现在哪里?一看梦境中的颜色,澄碧、青天、日光、红……都是明亮而鲜艳的;二看以名词联排的方式出现的事物——乌桕、新禾、野花、鸡、狗……新奇有趣;三看事物在水中的变化,融合、退缩、织……重叠、交融、冲散……有趣。3.最后考虑作者为什么写现实又写梦境?对比,给读者情感冲击,也是自己情感的碰撞。这里面的情感是什么?象征,鲁迅先生最常使用的写作方法,现实(昏沉的夜)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梦境象征着作者向往的美好生活。在现实与梦境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失望、怅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到这里,主要的内容以及主要的写作方法,学生基本都了解了。老师的点拨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留一下自主赏析的时间,让学生再来说一说自己有思考、有感触的句子就可以。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可以提前使用阅读链接,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的内容。
同时,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下面的资料非常好,选自蒋军晶老师的《指向语文要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资料一
1913年6月,鲁迅长住北京后第一次返乡省亲,他和弟弟乘一只鸟篝船游览鉴湖,然后又到兰亭,一路遍赏美景,兴尽而归。在 1919年12月最后一次离乡返京后,他再也没有机会踏上所挚爱的故土。
资料二
1907年,筹备文艺杂志《新生》,因经费不够,稿件不足而作罢
1906年,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1923年,连日高烧,肺病复发,持续一个多月。
1922年,曾起战斗过的《新青年》休刊。
1925年,创作《好的故事》。
1924年,一个月之内接连去医院就诊十三次,治疗肺病。
资料三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新的战友在哪里?写作《野草》时,鲁迅的心境是一种“五四”落潮时期寂寞、孤独、战斗的启蒙者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