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觉得自己讲得已经很清楚了,可实际效果却总与我期望的有很大差距。原因究竟在哪里?
我感觉学生总是不动脑筋,脑子一团迷糊。
可这不动脑筋又如何养成的呢?
首先是对待练习的态度出了问题。六年级作为小学的毕业年级,无论是作业量还是老师的要求,都比以前要多,要高,所以这时候,学生会图快,不管怎样,先把作业做完。做完就是标准。没有做对、做好的自我要求,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好习惯没养成,不仔细审题,不认真思考的坏习惯却是不断巩固了。
作业究竟多少合适?这个不能凭感觉去说,要看数据,所以我要求学生做作业数据统计,每天完成作业用多少时间,各科作业分别用多少时间,同学之间完成作业的时间有多大的差异。面对数据,有时候会发现有些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作业多,是自己做得慢,还有是自己做得晚。当然,也会有作业失衡和作业量过多的发生。
从数据得出问题,找到问题源头,然后解决它,要效率,不能过劳靠时间。
其次,是一些学习习惯。
对文字缺少基本的辨识,尤其是对题干,不会审题,不能把题干揉碎了来看,不能找到关键的踩分点,不能顺着踩分点答题。这一点需要在课堂上示范给他们看,让他们清楚怎样审题。顺着题干看,考虑清楚这个题干中有几个踩分点,我要顺次地怎样答,才能拿到全部的分数。
还有,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去考虑细节,比如,圈画出文中的错字,改错的时候就不按圈画的顺序去改。一个题既有要求写序号的,又有要求写字母的,就生生把写序号的题漏掉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是因为在做练习的时候,没想过做好,只想过做完就算了。对自我要求过低。
归根结底,是在日常练习中没有养成“思考答题”的习惯,做事不是用脑筋,而全凭蛮力,做做做,不找技巧,不找方法,不想对错,做完是真理。
从我个人,作为老师的层面来看,也有问题,就是布置作业的顺次性强不强,有没有梯度,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标准?我通过练习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练习,而应该通过这个练习传递给学生明确的训练点,比如这个练习就是训练多音字读音的,这个练习就是训练地名、人名拼写的,这个练习就是训练分号用法的;我通过练习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练习,而应该通过这个练习传递给学生明确的过关标准,通过这个练习,学生能清晰地知道我对古诗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了,我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到什么程度了,我对人物入迷的描写掌握到什么程度了,学生自己能通过练习清楚自己哪些学习内容达标了,哪些学习内容仍然是不合格的;我通过练习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练习,而应该通过这个练习传递给学生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单字解释合并法或者找近义词法来解释词语,通过先定结尾,再归因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到文中检索、提取信息来解决阅读问题。如果在我选择或设计练习的时候,能考虑清楚以上问题,那么这样的训练也一定能看到学生明显的进步,不至于看到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
以上思考,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练习频频出错,一在做题态度,二在思考习惯,三在老师的练习选择和设计。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一破解了。愿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