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自我订正的必要

文化   2024-11-18 22:44   山东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今天,在给学生讲练习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孔子这句话。最近的练习有点多,一边讲新课,一边跟进练习反馈、讲解,时间好像不够用的。为了趁热打铁,又不得不尽快处理练习,这就导致在讲解练习题目的时候会有一点仓促,讲是讲完了,但是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学生还是会出错,而且出错率还很高。原因当然有我讲得快,急于讲完,有些地方可能讲得不够透彻;从学生的角度看,那就是没听明白,但是,讲过这么多练习,讲完之后,也只有高梓淇下课的时候叫住我,单独问我课上没听懂的问题,其他同学,我讲完也就结束了,懂不懂的,也不管了。

所以,我想这样的练习反馈,终究还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他做了,我批了,我讲了,我希望他就会了。其实,我讲了,他或许连听也没听,让抄的就抄了,不让抄的,原样是什么就是什么算了。

那我怎么办?批肯定还是要批的,批有分类,不止是学生的分类,好的、差的,该奖的,该进一步跟进的,要清楚;错题要分类,共性的,个性的,特殊类型的,讲,要讲得少,讲得精,讲得准,而且要讲能“举一隅能以三隅反”的方法。然后,更重要的是改错,我精讲完后,要让他们当堂改错,当堂互查,要保证改对,不会改的要请教。把我的讲,更多变成他们的改,要让他“愤”“悱”,积极主动地去改对。实际操作中当然还要开动脑筋,想更多方法和激励机制。

真是一点点懂得“习课堂”所坚持的基本原理:不讲,让学生自我订正。

这次,要贯彻落实了,是真正理解意义上的落实。


新策略小语
有初心,不忘初心,在兹念兹,常为常行。
 最新文章